我是做临床的,07年毕业。 06年完成老板的RNA干扰体内体外课题,实验花了7个月,大家都说我神速,我也觉得也是快了些,呵呵,看到其他同学忙得没结果,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自己还得了优秀毕业论文。在感激老天眷顾、高兴之余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做实验的体会: 一、在选题方面要注意:根据自己实验条件,来选择实验内容及检测指标,这一点很重要,好多战友在选题上难度很大,自己操作起来很难,把试剂买来了,做了太难,放 ...
成纤维型细胞:在培养中的细胞凡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类似时,皆可称之为成纤维细胞。本型细胞由形态与体内成纤维细胞的形态相似而得名,细胞在支持物表面呈梭形或不规则三角形生长,细胞中央有卵园形核,胞质向外伸出2-3 厘米个长短不同的突起,除真正的成纤维细胞外,凡由中胚层间质起源的组织细胞常呈本类形态生长。 培养细胞的纯化 【我是小米2】培养细胞的纯化: 1、自然纯化 即利用某一种类细胞的增殖优势,而排挤其他 ...
Julius:我的细胞被污染了,表现为培养液内有浑浊,可见很多白色粉末的东西悬浮,之前发现一瓶有,就丢了,剩下的及时换液,清洗,可在传代后的第二天就又见浑浊,仍有部分细胞是贴壁的,可以看到很多”细胞“首尾相连成一条条的线状,可细胞怎会是线状生长呢?(抱歉没有拍下照片)请问是霉菌还是细菌污染呢?如何区分细菌,霉菌及真菌的污染。现在如何处理呢?污染控制区大家所说的用甲醛熏蒸,碘 ...
概论 污染是细胞培养的大敌。预防和避免污染是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之一。一开始就要十分重视,防止污染,否则会前功尽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一)污染的类型 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不仅仅指微生物,而且还包括所有混入培养环境中的、对细胞生存有害或造成细胞不纯的物质,包括生物和化学物质。 1、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实验室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即使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了抗菌素, ...
1、保存在2-8度干燥环境,避光。 2、称量出比最终容积小5%的蒸馏水,混合的容器尽可能接近最终容积。 3、将干粉加入到室温15到30度的水中,轻柔搅拌,勿用热水。 4、冲洗出包装袋内所有干粉。 5、每升培养基加入2.2g碳酸氢钠。 6、用水稀释至最终的容积,搅拌直至溶解。不要过分混合。 7、调整pH值比最后的培养用的pH值要低0.2到0.3(过滤后pH值一般要升高0.1到0.3):用1N NaO ...
一、原理 在不加任何条件下直接冻存细胞时,细胞内和外环境中的水都会形成冰晶,能导致细胞内发生机械损伤、电解质升高、渗透压改变、脱水、PH改变、蛋白变性等,能引起细胞死亡。如向培养液加入保护剂,可使冰点降低。在缓慢的冻结条件下,能使细胞内水份在冻结前透出细胞。贮存在-130℃以下的低温中能减少冰晶的形成。 细胞复苏时速度要快,使之迅速通过细胞最易受损的-5~0℃,细胞仍能生长,活力受损不大。 目前常 ...
胰酶使用注意: 1、在使用胰酶细胞消化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消化液被细菌污染。 2、胰酶细胞消化液消化细胞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细胞铺板后生长状况会较差。 贴壁细胞的消化: 1、吸去培养液,用无菌的PBS、Hanks液或无血清培养液洗涤细胞一次,以去除残余的血清 2、加入少量胰酶细胞消化液,略盖过细胞即可,根据胰酶效率差异可以增加惑减少胰酶用量。室温放置30秒至2分钟(不同的细胞消化时间有所不同) ...
悬浮细胞培养方法求心得大家谈 丁香园邀请你加入讨论,请点击下面链接进入 ...
小生刚开始做细胞培养不久,对于一个细胞培养的新手来说,最怕的就是细胞受污染。所以本人翻阅了一些园子里的关于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的贴子,结合平时查阅资料以及这些天的细胞培养的一些心得,整理出一些关于细胞污染的东东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对刚踏入细胞培养的同仁们有些帮助,也希望各位达人作出补充,大家共同进步。 概述:凡混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都应视为污染,细胞污染不 ...
一、严格无菌操作 对实验室以及培养过程中所接触的试剂、液体、器皿、仪器的消毒均应严格按照有关细胞培养的参考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无菌观念要贯穿整个实验的始终不可松懈。 二、培养器皿的选择 淋巴细胞培养既可选择培养板(24 、48 、96 孔) 、培养瓶也可选择三角烧瓶、试管等器皿进行培养。有研究表明提取的淋巴细胞用1. 5ml 离心管培养72 小时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细胞数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 李颖健 综述 刘志红 审校 污染是细胞培养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某些污染的发生往往难以察觉检测,而且污染源能长期共存于培养体系中,这类染事实上大部分被人们忽视了。 培养的细胞作为个生物体,会对培养环境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作相应的反应,造成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实验结果造成潜在的威胁,而且随着污染时间的长而增加。 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都可能入培养环 ...
谈谈你在做与细胞相关实验中的体会和收获,或喜或悲,一路从实验中走来,我们一定都感触颇多,细心观察和思考一下,做实验以来,你是否犯了很多的小错误,是否经历了一些实验的失败?是否又摸索了很多成功的经验,那么你是如何调整和思考的呢?这些体会有很多都不是能从书本上得到的,为什么不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呢?每一个细节,每一份体会,都可能会给别人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你也一定会从别人的经验中收获许多。 这些战友实验 ...
最近忙于用邮箱回答网友们关于DC培养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DC数量少或养不出来DC,细细比较他们的培养方法,发现许多网友采用“用不含GM-CSF的1640贴壁3小时”的方法,也有采用筛网过滤细胞的,下面我仅就“用不含GM-CSF的1640贴壁3小时”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望诸位高手指正: 目前DC培养多数利用DC的前体细胞或者说早期DC贴壁 ...
在细胞培养的时候,有时会在400倍显微镜下看到小黑点在动,小黑点有时呈点状,有时呈小的片状,运动形式为在原地振动(类似布朗运动),这种小黑点既不是细菌、霉菌,也不是支原体(我们曾经请周守长用血平板培养过,没有菌落出现),目前业内人士称其为“黑胶虫”。 黑胶虫到底是否为生物?这个一直是业内人士的疑惑。黑胶虫一般是存在血清里的,而血清通常是经过0.1μm滤膜过滤的所以血清 ...
引言 芬兰科学家Ciftcioglu et al 进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时发现细胞内存在一种原核微生物 能通过100 nm的滤菌器Kajander将其命名为纳米细菌 (nanobacteria). 纳米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矿物质中和生物体内 能感染人类、牛、鹿和其它哺乳动物 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致病原. 纳米细菌能感染人体任何组织和细胞 分泌钙化的脂多糖生物膜 具有较大的毒性 能引起受感染细胞发生空泡 ...
丁香园网友freett的问题为: 我是新手,第一次培养细胞,按照师姐的配方配了0.05%EDTA-trypsin但发现消化了十五分钟后,细胞还是基本上全贴在瓶壁上,请问各位高手,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丁香园网友重剑无锋的观点为: 1、最有可能是你的培养液没有去除干净,因为培养液可以中止消化。所以建议用PBS冲洗两次。然后再加EDTA. 2、加大EDTA的浓度 ,可以选择0.1%与trypsin混合使 ...
丁香园网友mmlirx的问题为: 我的细胞消化多度了,当时看到都哗哗的往下掉了。现在养了两天,有些飘起来,也有两三个聚在一起,也有挺多帖璧的,但是感觉状态还不好。由于科室没有此细胞的冻存,所以得养好。大哥大姐,现在有有什么好的办法补救下? 丁香园网友wxgang的观点为: 马上用培养基中和,用吸管吹打细胞,收集全部的细胞到以无菌的离心管中800RPM 3分钟。弃上清,用全培重悬,换新的培养瓶继续培 ...
丁香园网友doctorfri的问题为: 我的细胞消化完后不贴壁请教各位何原因. 目前已基本排除以下原因: 1、培养基和血清 2、培养瓶及装培养基和血清的瓶 3、操作的问题 4、胰酶及消化时间的问题 丁香园网友gkxmj的观点为: 1、消化过度,用酶消化时,见细胞开始变圆时既终止消化,用吸管轻轻吹打即可,消化过度,24小时后可见细胞成簇,形态不规则。 2、培养瓶 新的培养瓶,细胞不易贴壁,建议加多 ...
丁香园网友zyz00的问题为: 我刚买了一瓶MCF-7细胞,用胰酶消化了10分钟,吹打了几百下,细胞还是没分散开,传代后贴壁也不是太好,怎么办那?。 丁香园网友huananhu的观点为: 我没有养过这种细胞,但是我养过鼻咽癌细胞。这种细胞的贴壁能力很强,用0.5%胰酶(含0.1%EDTA)一般要消化12~15min。我的经验是细胞用PBS洗涤时要洗净残余的培养基,加入胰酶后在培养箱中消化(避免细胞 ...
贴壁细胞消化传代的简单方法: 丁香园网友jinliangyang的观点为: 贴壁细胞消化传代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加入胰酶等细胞脱落后,再加培养基中止胰酶作用,离心传代;二、加入胰酶后,镜下观察待细胞始脱落时,弃胰酶,加培养液分瓶。但前者太麻烦,而后者有可能对细胞施加胰酶选择,因为总是贴壁不牢的细胞先脱落,对肿瘤细胞来说,这部分细胞有可能是恶性程度较高的细胞亚群。 本人介绍一种简单的消化传代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