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鸟纲,隼形目,鹰科。为�类中最大、较常见的一种大型飞鸟。成鸟体长约1米。雌雄同为栗褐色。幼时,头、颈部为黄棕色,两翼飞羽除最外侧3枚外,基部均缀有白斑,飞翔时极为明显。其余部分呈暗褐色;尾羽灰白,端部黑色。成鸟翼和尾部均无白色,头顶羽色转为金褐色。性情凶猛,力强。多在高空翱翔搜寻捕食鸠、鹑、雉、野鸭、野兔、甚至小鹿、幼麝等动物。但与同族绝不残杀。多栖山地,于高山悬岩大树上筑巢。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经驯养后能 ...
�形目鸱�科的1属。体长约160毫米,翅长约90毫米;面盘和翎领不显著,耳羽缺如;体羽大都褐色,背羽具横斑,腹部具纵纹;尾较短,约为翅长的三分之二。共有13种。除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外,广布世界。中国有花头鸺�(Glaucidium passerinum)、领鸺�(Glaucidium brodiei) 和斑头鸺�(Glaucidium cuculoides)3种,见于东部和西南地区。斑头鸺�为本属的常见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至印度。在中国华南 ...
�形目的 1科。体长305~534毫米;头骨狭长,宽不及长的 2/3;面盘完整,下方变狭,呈心脏形;中爪具栉缘;有草�属和栗�属2属,共10种。广布全球。中国有仓�、草�和栗�3种,见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及安徽南部。本科的代表种为草�,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见于非洲、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中国见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安徽和台湾。脸盘呈辉棕色。眼的前上方有一黑褐色斑。上体两翅的覆羽和三级飞羽均为鲜亮的黑褐色,各羽近端处大 ...
�形目鸱�科鹰�属的1种。又名青叶�,酱色鹰�,乌猫王。分布于自西伯利亚东部向南,经朝鲜、日本至东南亚各地,西至印度和斯里兰卡。中国分布在自乌苏里江流域起,向西南方向经吉林、辽宁、河北一直至四川,云南,以及此线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福建、广东和台湾。体长约250毫米,翅长约220毫米;上体深褐,下体白而密杂以褐斑。在中国东部地区常见,多在园圃树丛和树林中栖息。常白昼出游,但午夜后才开始鸣叫。飞行力强而迅速,常从栖息处突然飞出,到 ...
�形目鸱�科耳�属的1种。又名小长木兔,田猫王,短耳猫头鹰。除澳大利亚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北方繁殖,秋天南迁。体型、大小均似长耳�,只是耳短。脸盘发达;眼周黑色,颏、眼先和内侧眉部均白色,余部棕黄,杂以黑色狭细的羽干纹;耳羽短,不甚暴露;皱领近白,羽端有些黑褐色细点;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的表面大都棕黄色,满杂以暗褐色宽阔的羽干纹;两翅的覆羽和飞羽转为黑褐色,散布棕色斑点和横斑;腰和尾上覆羽几为纯棕黄色,无羽干纹;尾羽具一系列黑褐 ...
�形目鸱�科的1属。体长约240毫米,翅长约160毫米;耳羽小;体羽大都褐色;背羽具白斑;腹部具纵纹;尾较短,约为翅长的三分之二。有3种,分布于欧洲、东北非和亚洲。中国只有纵纹腹小�1种,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广大地区。纵纹腹小�的眼先、脸和颏白色;耳羽缀褐,上体暗沙褐色,具棕白色羽轴斑或圆形斑;飞羽褐色;翅上覆羽与背同色;尾羽暗沙褐色;颈侧有1褐带,向前至胸部,彼此相连接;下体棕白色,胸和两胁具褐色粗纵纹;跗和趾均被棕白色羽毛。 ...
�形目鸱�科的 1属,翎领不显或缺如,耳羽发达;体形较小,翅长在 250毫米以下。共有36种。除大洋洲、南极洲外,全世界均有分布。中国有黄嘴角�、纵纹角�、红角�和领角�等种,除青藏高原外,全国都可见到。红角�是本属的常见种,体长约 180毫米,翅长约145毫米。全身大都灰褐色,呈黑褐色斑杂状;头上有耳突;两腿被羽到趾基。白天藏在多叶的树枝上,不鸣叫。夜间出动觅食,叫声洪亮,在繁殖期常彻夜鸣叫不休。夜间能发现远处的小动物,并飞往捕食。嗜食昆虫 ...
鹳形目�科朱�属的1种。又名朱鹭、凤头�、朱脸�、红鹤。是东亚地区的特产种。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及苏联远东地区。体型和大小均似白鹭,但嘴下曲,飞行时长颈伸直向前,而有别于鹭类。雄性:体白,上下体的羽干以及翅、尾等均沾粉红,颈项有若干羽毛延伸为矛状,形成羽冠,耸立时鲜艳夺目;头顶、额、眼周和嘴基均裸露而呈朱红色,嘴黑色,端部朱红;跗和下胫裸露部分呈亮红色。雌鸟在繁殖期背部有鲜蓝色粉状渲染,两翅粉红色较淡,第1~5枚初级飞羽端部灰 ...
雀形目�科的1亚科,体长90~220毫米;翅呈尖形或圆形;嘴扁平,基部宽阔;跗前缘被以盾状鳞。全世界有 53属313种,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南部、大洋洲和夏威夷群岛。中国�类可分为3个群:①典型�,是一大群包括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在高树或灌丛中生活。嘴短阔,翅尖长,主要飞行中捕食昆虫。包括林�属、姬�属、仙�属和�属。②王�,包括王�属和寿带鸟属,习性与典型�类不同,在树上搜寻食物,很少飞行捕食。③扇尾�,全世界只有1属,常见于阔叶林、 ...
雀形目雀科�属的1种。又名禾花雀,黄胆。形似麻雀,体长约150毫米。雄鸟的额、头侧及颏等均黑色,上体余部大都栗红色;翅上的中覆羽白色,形成明显的块斑;其余翅羽以及尾羽黑褐色,外侧2对尾羽具楔形白斑;胸前有一栗红色项圈,下体余部鲜黄色。雌鸟上体大都棕褐色,满布黑褐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翅上无白色块斑;下体淡黄,胸无栗带。典型的河谷草甸的鸟类,也见于柳、榆的疏林中。叫声嘈杂。食物以植物为主。夏季繁殖期间,以昆虫喂雏。巢由草 ...
鸟纲,树栖的攀禽。喙强直呈锥状,适于啄木。舌长能伸缩自如,舌尖具倒钩,啄食隐于树皮下或木质中的蛀虫。脚短而强,足呈对趾型足(第二、三趾向前,一、四趾向后),趾端具锐爪,善于攀登树干。尾羽的羽轴坚硬,有弹性,在啄木时,尾羽起着弹性支撑的作用。如黑枕绿啄木(Picuscanus),通体绿色,雄鸟头顶有明显的红斑,雌鸟头顶无红斑。营巢于树洞中,专喜以树木中的蛀虫为食,为著名的森林益鸟。大斑啄木(Dendrocopos major),背羽黑 ...
鸟纲。中小型涉禽。一般具有长足、短尾、尖翼的特点,喙长短不一。四趾中以中趾为最长,后趾形小或缺。羽色多为沙土色,不易被发现。善飞不能走。多栖于水边或沼泽地区。如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脚、趾、爪细长,能在莲叶或其他浮漂植物上行走,营巢在浮于水面的水草上。燕�(Glareola maldivarum),俗名土燕子,其飞行姿态似燕子,而产卵于土地上。食物主要为昆虫,尤其嗜食蝗虫,是消灭蝗虫的能手。 上一篇:海 ...
��目的1科,有4属25余种,通称��。体长一般为200~300毫米,大的可达500毫米,个别达1.5米。体平扁,躯干部粗短。头大,圆盘状。吻宽阔。眼位于头背面。口宽大,上位。下颌突出。上下颌、犁骨与腭骨均具大小不等的犬牙政尖牙,可向内倒伏。体裸露无鳞,头的周缘及体侧具许多发达的皮质突起。第一背鳍具5~6鳍棘,第一鳍棘在吻上形成吻触手,端部长圆形具皮瓣,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称;胸鳍宽大,侧位,边缘具小皮瓣,2鳍条基骨在鳍基形成假臂; ...
鲇形目猫�科猫�属的1种。一般体重不足2千克,最大个体可重15千克左右;体修长,后部侧扁;头颇长而略宽,头顶裸出,枕突接于背鳍前骨板;口短而宽,亚下位;齿细小,似心脏形,颌齿排列呈短带,腭齿缺如;眼小,眶缘游离;鼻孔远离;须4寸,鼻须细短,上颌须可伸过鳃孔;鳃膜不连鳃峡;体无鳞;背鳍前位,具光滑硬刺;脂背鳍短小,后端游离;胸鳍硬刺后缘有锯齿;臀鳍长;腹鳍有8鳍条;尾鳍深叉状;体橄榄绿至灰青色,两侧淡或银白,分布有黑色小圆点,较大个 ...
硬骨鱼纲的1目,包括3亚目16科约64属265种。因胸鳍形成假臂,在旧的分类系统中被称为柄鳍类。第一背鳍棘游离呈引诱食饵之钓具。体平扁或侧扁,粗短或延长。头大,平扁或侧扁。眼中大或较小,位于头的背面或头侧。口宽大或小,通常上位。上颌由前颌骨组成,常可伸缩;下颌一般突出。假鳃有或无。鳃盖骨细小。体无鳞,皮肤裸露或具硬棘,或被细小棘刺。背鳍由鳍棘部和鳍条部组成,鳍棘部常具1~3独立鳍棘,位于头的背侧,第一鳍棘常形成瓣膜状或球 ...
鲤形目鲤科的1亚科。本亚科鱼类通称�。 体近纺锤形,腹圆无棱。臀鳍无硬刺,分枝鳍条5(长臀�属有8~10);口端位或亚下位;须大多2对,极少1对,甚至缺如;吻皮止于上唇基部,下向腹部扩张。唇后沟中断或连续;下咽齿3行。侧线完全。属于暖水性鱼类,一般栖息于底层多乱石而水流较湍急的江河的中、下层,尤喜在清澈的水域中生活。以水生昆虫和其幼虫为主要食物,也取食小型鱼类、虾、高等植物碎片和少量丝状藻类。 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到东南亚及非洲,外 ...
哺乳纲的一目。在分类地位上界于原始食虫类与原始灵长类之间,体形似松鼠。树�的分类地位迄今尚有不同意见。有的学者将它归入食虫目,也有的学者把它归入灵长目,认为是灵长类主干上最原始的一支。近年来新的见解,将树�类独立列为树�目。其结构上既有食虫类的特点(具爪而不是指甲,臼齿也很原始),又有灵长类的特点(脑较大、嗅区较小,有完整的围眼骨环,拇指和其余四指稍能对持)。树�(Tupaia glis),体形似松鼠,但吻较尖长;尾毛蓬松,两侧 ...
Green lab protocol for vacuum infiltration transformation of Arabidopsis Step by step picture demonstration This protocol is adapted from protocols by Nicole Bechtold (Bechtold et al. 1993), Andrew Bent (Bent et al. 1994) and Takashi Araki. No claims are made that any of the steps are necessary or ...
AcNPV,Autographa califori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tt,attachmet site,接受位点Apr,Ampicillin replication sequence,氨卞青霉素抗性基因ARS,Autonomors replication sequence,自主复制序列Adv,Adenovirus,腺病毒atRNA,Antisense RNA,反义RNAB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