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怀期 母兔给子兔断奶后到再配种,这段时期称为休情期,也叫空怀期。 在此期间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使母兔恢复体力,补偿哺乳期间养分的大量消耗,为接受新的配种繁殖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此期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母兔养得过肥,一旦卵巢沉积脂肪,就必将阻碍卵细胞的发育而影响母兔正常的繁殖机能,造成不孕。反之,若母兔过瘦,也会影响控制卵细胞生长的脑垂体的正常分泌机能,从而导致母兔不孕。由此可见,控制空怀母兔体况是很 ...
一、防治仔兔黄尿病 在母兔临产前3天,对其注射大黄藤素针剂1支(含量20毫克),一次性臀部注射;也可在母兔产仔前3天对母兔皮下注射庆大霉素,每次1支(8万单位),每天2次,连续注射3天。 二、防止母兔吃仔兔 在母兔怀孕后,适当增加饲料中的矿物质含量;分娩后给足饮水;选择安静的分娩环境,并保持产仔箱卫生;在母兔产仔前喂给25克肥猪肉,如母兔不吃肥肉,可改喂鲜猪肝。这样,母兔就不会再吃仔兔了。 三、促 ...
配种 繁殖家兔可从以下两种配种方法中选用一种。 (1)正常交配 正常交配是利用母兔的发情周期,使公、母兔自然交配繁殖。发情周期是指母兔性成熟后,出现发情,然后消失,经过一定时期又发情的周期性变化过程。母兔发情周期为8~15天,其中发情持续时间为3~4天。发情主要表现为:外阴唇红肿、湿润,举止不安,食欲减退,有的还衔草拔毛作窝。当外阴唇红肿稍紫时,正是发情旺期,容易交配,是配种最好时机。这时将母兔放 ...
环境因素 一切作用于家兔机体的外界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气流、太阳辐射、噪声、有害气体。致病微生物等。环境温度对家兔的繁殖性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超过30℃,即引起家兔食欲下降、性欲减低。如果持续高温,可使公兔睾丸产生精子减少,甚至不产生精子。高温可影响公兔性欲,高温过后能很快恢复,但精液品质的恢复则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因为精子的产生到精子的成熟排出需要一个半月时间。这就是家兔特别是 ...
家兔繁殖率低是农村养殖户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养兔的经济效益。双城的养殖户王洪兵来电询问如何提高家兔繁殖率,编辑请专家提出几点解决办法,供养殖户参考。 一、选择最佳的配种时机 性成熟的家兔在环境和营养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卵泡是连续不断地成熟,但成熟的卵子在发情期间并不主动排出,存在着发情不一定排卵,排卵不一定发情的现象,只有在公兔交配刺激或用性激素处理后的8~12小时期间才排卵。因此,家兔必须采用间 ...
家兔的繁殖力较强,一只母兔一年可以繁殖数十只仔兔,一只公兔通过配种生产的后代更多。要保持和提高兔群的品质,关键是种兔的选择和正确的配种。 (一)选种 选种的一般原则是:公兔的雄性要强,如在配种时能紧抱母兔,甚至嘶咬母兔背部的皮毛;母兔的母性要好,如产仔前能衔草做窝,产仔后能定时给仔兔喂奶。无论公母兔一律要求体质健壮,发育正常,行动活泼,繁殖力、抗病力和遗传力都强的个体,才能留作种用。 (二)配种 ...
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变得寒冷,对家兔的繁殖很不利,但只要管理得当,家兔的受胎产仔率、仔兔成活率都还会很高。搞好冬繁家兔,须注意以下几点: 防寒保暖 室内养兔应把兔舍的后窗和风洞加以严封堵塞,兔舍的门窗在夜间或风雪天气要关闭,防止贼风或暴雪的侵袭,同时还应注意通风换气,舍温尽量保持在10℃以上,并保持相对稳定,为保持舍内干燥,地面可撒些石灰、煤渣等吸湿物质;室外养兔,兔门也应挂好草帘,防止寒风或暴雪的 ...
出生至断奶这一阶段的兔称仔兔。提高仔兔成活率,是提高养兔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要养好仔兔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饲养好带仔母兔,保持旺盛奶水,是养好仔兔的关键,俗话说:“养 好仔兔要有奶”。首先,分娩结束后,马上下班用人工拔光母兔腹部毛,使其奶头全部暴露出来,促使乳腺 通畅,分泌乳汁。根据理力争母兔体质,年龄,季节,泌乳等情况的好坏,调剂好只数,一般带仔4~ ...
一、睡眠期仔兔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方面 从仔兔出生到12日龄左右为睡眠期。睡眠期的仔兔,生长发育很快,初生体重仅50~60克,1周龄体重可增加1倍左右,10日龄体重可达初生重的3倍以上。因此,仔兔出生后应尽量让其吃上奶、吃足奶。特别是母兔产后1~2天内分泌的初乳,营养丰富而又具轻泻作用,有利于促进仔兔生长,排尽胎粪,养殖户应设法使仔兔尽早吃上。 (二)管理方面 睡眠期仔兔的管理要非常细致。实践表 ...
仔兔的死亡率较高,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因此,加强仔兔的科学饲养管理,对提高养兔经济效益十分重要。具体有五点关键措施。 1、早喂初乳,定时喂奶,喂足奶 仔兔出生后6~10小时内一定要吃到初乳,遇到不愿喂奶的母兔,应人工强制喂奶。做法是:将母兔固定在产箱或专门的哺乳箱内,由饲养员一手抓住母兔颈部,另一手抚摸母兔背部,使其保持安静,并将仔兔放到母兔乳头旁,让仔兔吸吮母兔乳头。连续几次后,母 ...
仔兔出生后,其生活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而此时仔兔的器官发育则尚不完全调节能力差,适应能力弱,很容易死亡。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以提高仔兔的成活率。根据仔兔的生理特点,仔兔阶段可分为睡眠期和开眼期,这是仔兔生长发育阶段中非常重要而又很难饲养的时期。为提高仔兔的成活率,现将仔兔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睡眠期仔兔的饲养管理 从仔兔出生到12日龄左右为睡眠期。刚出生的仔兔,体 ...
一、温水急救法 将40℃左右的温水倒入盆内,把受冻的仔兔全身浸泡在水中,仅露出鼻孔用来呼吸。然后用手轻轻地托起仔兔的头部,在温水中慢慢地晃动,经过10~20分钟,当仔兔开始蠕动时,将仔兔提出水面,把全身的水轻轻地擦干,用柔软的棉絮把仔兔包裹起来,放回到原来的产仔箱内。 二、毛巾包裹取暖法 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将受冻的仔兔包裹好,只露出头部,然后把包裹好的仔兔放在炉火旁或装有温水的热水袋上,不断地翻动 ...
(一)波氏杆菌病 波氏杆菌病是家兔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该菌常存在于家兔上呼吸道粘膜上,在气候骤变的秋冬之交极易诱发此病。 1、流行特点本病传播广泛,常呈地方性流行,一般慢性多见,急性败血性死亡较少。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简称波氏杆菌。该菌常存在于家兔上呼吸道粘膜上,在气候骤变的秋冬之交极易诱发此病。这主要是由于家兔受到体内、外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导致抵抗力下降,波氏杆菌得以侵入机体内引起发 ...
(1)流行状况毛兔、肉兔、獭兔均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幼兔、哺乳母兔比成年兔易感。一般情况下该病不引起兔直接死亡,但会导致兔生长速度减慢、抗病力下降,可继发其他疾病,引起兔死亡率大幅上升。 (2)传播途径当兔场内有病原存在时,非繁殖期母兔一般不表现病症,只是在繁殖期间,母兔乳腺发育,利于真菌繁殖,从而在母兔乳房周围形成病灶。 仔兔在哺乳时与母兔接触,易被感染,几天后表现出临床症状。 (3)临床 ...
家兔的沙门氏杆菌病主要表现 腹泻和流产,并因败血症而迅速死亡。 病原菌侵入家兔后,便在消化道和肠系膜淋巴结内迅速繁殖,然后向血液循环扩散。由于血液中病原菌不断崩解并释放内毒素,使家兔出现败血症,造成家兔体温升高发烧,白血球增多仍至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糖和休克怀孕母兔发生流产,呈化脓性子宫炎。 如何防治家兔沙门氏杆菌病 沙门氏杆菌是动物肠道寄生菌的常在菌,所以,平时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灭菌制度非常 ...
一、蛲虫病 兔栓尾线虫寄生于兔的盲肠、结肠和直肠等引起的消化道线虫病。该病分布较广,感染普遍,是家兔常见病,严重者引起死亡。 (一)临床症状 少量感染时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由于幼虫在盲肠粘膜隐窝内发育,并以粘膜为食物,可引起肠粘膜损伤,有时发生溃疡和大肠炎症,表现为食欲降低,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消瘦,下痢,严重者死亡。患兔肛门疼痒,常将头弯回肛门部,拟以口啃咬肛门解痒。大量感染后可在患 ...
家兔出血性败血症,又叫巴氏杆菌病,流行于冬春季,特别是春季。 病兔症状急性表现为精神极差,不吃,呼吸急促,体温在41℃以上,鼻孔流涕,有时腹泻,临死前体温下降,有发抖、痉挛、瘫痪等现象,12~48小时内死亡。 慢性病初鼻孔内有水样分泌物,偶或打喷嚏,以后分泌物变稠,逐渐在鼻孔周围形成硬壳。这时病兔呼吸困难,有时并发脓性眼结膜炎、皮下脓肿、中耳炎或乳腺炎等,最后消瘦而死。 防治:注意饲管,发现病兔及 ...
腹泻病是家兔常见多性发病,特点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养兔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家兔常见腹泻病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球虫病腹泻 该病不同品种和月龄的家兔都易感染球虫病,断奶后至3月龄的幼兔感染最为严重,死亡率高。主要有两种类型: 肠型和混合型:以顽固性下痢、污染肛门、死亡快为临床特点。 肝型:可使黏膜黄染,腹围增大,解剖肝部肿大,肝面有大量灰白点,俗称“花肝”。 预防措施 ...
目的:建立家兔饲养规程,确保家兔按国家科委条例饲养使用。 应用范围:所有的家兔。 内 容: 1、工作人员更换衣、帽、鞋,戴上口罩后,进入饲养间。 2、记录饲养室温度、湿度。 3、饲养方法 可采用两种。一是自由采食,将全价饲料、饮水全部备人饲槽中,任兔采食,料草水槽中保持不断。二是定时供给,将各种饲料按时按次序供给,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成年兔 ...
眼下,正是家兔生长繁育的好时机。但是炎热天气,各种病菌和寄生虫也易滋生,家兔容易中毒及发生各类胃肠疾病。尤其是对仔幼兔的威胁更大,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会使死亡率增高。 因此,为保证养好家兔,必须加强日常管理,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草要洁青饲料要洁净,拣除线绳、塑料薄膜等异物,洗净沥水,晾干后再喂。割青草喂兔时,要禁喂一切不认识或怀疑有毒的植物。做到不喂带泥土的草,不喂腐烂变质草,不喂雨水草、露水草,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