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卫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根据每人的活动,每天消耗多少就补充多少,使营养达到平衡。青少年阶段是长身体阶段,要使摄取量大于消耗量,因此,要保证每日正常的食量。(2)食物多样化,不偏食。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体所需营养素的全部质和量。将多种在营养素上有不同特色的食物搭配起来吃,就可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3)合理安排一日三餐。青少年学生,学习负担重,每天上午学习量大,因此,早餐要优质。 ...
营养要素之一。人体氮的唯一来源。蛋白质不仅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结构物质,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所必需。而且具有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多方面特殊功能。催化体内化学反应的酶、调节代谢过程的激素、传递与感受各种信息的受体、保护机体的免疫球蛋白、起运输作用的血浆蛋白等,都是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先分解为氨基酸,其中一部分重新合成人体组织蛋白,以进行必要的组织蛋白更新,另一部分进一步分解 ...
正常人体维持体液的酸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的调节功能,以保持正常生理活动和代谢的需要。正常情况下,血浆略偏碱,pH值为7.35~7.45。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较多的酸性产物及一些碱性物质,但血浆pH值却能维持在较稳定的范围内,这主要靠三个方面的调节作用。首先是血液中的缓冲系统(由血浆和红细胞中的弱酸及其相应的碱组成)缓冲调节体内过多的酸或碱;其次为肺的呼吸作用,通过呼出二氧化碳调节;第3是肾 ...
又称“克汀病”。是一种先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造成幼儿发育障碍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过程明显受到阻滞,特别是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如:(1)身体矮小,上身长,下身短,并常伴有四肢骨畸形等。因为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一样是长骨生长和骨骼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因素。(2)表情淡漠,精神呆滞,动作迟缓,智力低下,并常可有耳聋。这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树突与轴突的形成,髓鞘与胶质细胞的生长,神经系统机 ...
一类由病毒感染的皮肤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而分为:(1)寻常疣:为米粒大或豆大的角质增生的半球形隆起,表面粗糙灰黄色,多发生在面部、手指、手背等处。治疗可外用鸦胆子或电烙、冷冻等。(2)扁平疣:青少年多见,好发于面部、手背等处,为半粒米大小的扁平丘疹,淡褐色或正常皮色,表面平滑、境界清楚、稍硬,皮疹可散发或密集。可服薏仁米、乌洛托品、维生素B2等进行治疗。(3)跖疣:为生在跖部的米粒大、豆大 ...
通常由霉菌感染皮肤造成的疾病。包括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等。(1)头癣为头部的浅部霉菌病,在儿童中传染性强,可通过理发工具与接触物等接触传播,猫狗也可成为传染源。头癣分为黄癣与白癣,黄癣形成粘着性痂,有臭味,毛囊破坏可形成萎缩性疤痕;白癣在毛发根部有白鞘包围及皮屑。患头癣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注意帽子、衣物消毒,以免传播。(2)体癣:发生在人体平滑皮肤的浅部霉菌病,好发面、躯干 ...
化脓菌所致的毛囊与毛囊周围炎。初起为红色丘疹或结节,中心贯穿毛发,自觉疼痛,数日后形成脓点,发展为脓栓,脓栓排出后流出脓血,逐渐愈合消肿。炎症明显时可出现附近淋巴结肿大。好发于面、臀等处。疖肿不宜任意挤压,挤压鼻唇部疖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疖的治疗主要用抗菌素,复方新诺明或中药小败毒膏、连翘败毒丸等,外用碘酊或鱼石脂软膏。脓肿形成可切开排脓。
许多骨借骨连结连在一起形成坚硬的骨架叫做骨骼。位于体内称“内骨骼”,如人和脊椎动物的骨骼。与位于体外称“外骨骼”(如虾、蟹、昆虫体表的几丁质硬壳)不同。人体骨骼分为头骨(又叫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构成身体的支架,共由206块形状不同的骨组成,能维持体形,支撑体重和保护内部器官。根据形状不同,一般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骨的形态可因生活条件、习惯、劳动性质及是否发生某些疾病 ...
通过性生活接触感染的疾病。旧的性病概念是指梅毒、淋病、软性下疳及第四性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性病不仅包括上述四种病,还概括由于性生活传染的一些疾病,如非淋菌性尿道炎、念珠菌病、滴虫病、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Ⅱ型单纯疱诊、阴虱、疥疱、股癣、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
前胸正中1块长而扁平的纵行骨。胸骨从上向下,可依次分成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的地方,形成一个向前突出的钝角,叫“胸骨角”,在体表可以摸到。胸骨角的两侧正对第2肋,是心脏听诊计数肋骨的标志。胸骨两侧分别与肋的前端相连接,这样胸骨、肋骨和胸椎共同围成胸廓。如果胸骨向前凸起,称为鸡胸;胸骨凹陷叫做漏斗胸,这两种畸形一般都是由于缺傥?/FONTD和钙而引起的。临床上有时用穿 ...
肋骨呈弓形,可分体和前后两端。属于扁骨。肋骨体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肋面神经和血管在此通过。肋骨后端有肋骨小头,与相应胸椎的肋凹构成关节。肋骨的前端接肋软骨。肋骨和肋软骨合起来,叫做肋,左右共有12对。第1至7对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第8至10对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而形成肋弓。肋弓是摸测肝、脾的骨性标志。第11、12对肋软骨的前端游离于肌肉中,称为浮肋。 ...
又称头骨,人和脊椎动物头部的骨架。人的颅骨由23块骨组成,能支持和保护脑等重要器官。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各骨之间都借缝或软骨相连,属不活动的连结。颅骨可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前者围成颅腔,后者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脑颅骨共有8块;包括前部1块额骨,后方1块枕骨,上方2块顶骨,两侧各有1块颞骨,颅底前部中央的1块筛骨和颅底中部的1块蝶骨。面颅由15块骨组成:口腔上方,左右各有1块上颌骨,上 ...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中断或破坏。由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骨折;发生在原有骨病(肿瘤、炎症等)部位者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为开放性骨折,如与外界不通则为闭合性骨折。此外,还可根据骨折的程度、稳定性和骨折后的时间作出其他分类。骨折发生后常在局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瘀血、畸形、活动受限及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等。一般多可据此作出诊断。当然,如果骨折损伤了血管、神经等,则会出现相应的表现,故应注意 ...
骨膜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覆盖在骨的表面(关节面除外),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骨膜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儿童时期,骨膜内的成骨细胞能不断地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的表面增厚,使骨长粗,骨折后的愈合——骨的再生,也靠骨膜的成骨细胞。如果手术时骨膜剥离过多,骨的营养和再生会发生障碍,影响骨折端的愈合,甚至引起骨的坏死。
参与骨组织形成的细胞,由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骨膜形成后由骨膜的一些细胞分化而成。成骨细胞短柱状,有突起,核圆形,细胞质强嗜碱性。在将要形成骨组织的地方,排列成单层,彼此由突起相连。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生成骨组织的纤维和有机基质。在生成有机的细胞间质以后,本身被埋于其中,变为成骨细胞。这时尚无骨盐,称类骨质。随后,有大量骨盐沉积在有机的细胞间质中,即成为骨组织。
肩胛骨位于胸廓后面的上方,是肩带组成骨。肩胛骨平第2至第7助之间,前面凹陷,后面有横行高起的骨嵴称肩胛岗,肩胛岗外侧端扁平突出,叫肩峰。肩胛岗上下方的凹陷分别称岗上窝和岗下窝。肩胛骨外侧角粗大,有卵圆形的关节面,称关节盂,与上臂的肱骨构成肩关节。 ...
肩带组成骨之一。连接肩胛骨与胸骨,连接上肢与躯干。其功能是维持肩关节的位置,增大上肢活动范围和劳动效能。它的内侧端粗大,外侧端扁平。儿童时期锁骨易发生骨折,骨折部位常肿胀,可以摸到皮下的骨折端,患者不能抬肩。应先矫正骨折移位,后用绷带或石膏绷带在两肩及腋下缠绕成“∞”字形,固定3~4周。 ...
上臂骨即肱骨。是上肢最长大的管状骨。上连肩胛骨,下连前臂骨。肱骨可分一体两端: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肩关节。肱骨体中部的外侧有一粗糙骨面,叫三角肌粗隆。肱骨下端前后稍扁,有两个关节面,内侧叫肱骨滑车,外侧叫肱骨小头。
前臂骨包括尺骨和桡骨。尺骨位于前臂内侧,上端大、下端小。上端有两个突起,较小的叫冠突,较大的叫鹰嘴。下端叫尺骨小头,小头伸出的突起叫尺骨茎突。桡骨位于前臂外侧,上端小,下端大。上端叫桡骨小头,下端外侧向下的突起叫桡骨茎突。
手骨可分成腕骨、掌骨和指骨三部分。腕骨共8块,排成两列,每列4块。近侧从外向内依次为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从外向内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掌骨有5块,从外向内依次为第1、2、3、4、5掌骨。每一掌骨都分成底、体、小头三部分、底接腕骨、小头接指骨。指骨除拇指为两节外,其余各指均有3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