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三、近交系小鼠和大鼠的选择与应用 (一)近交系小鼠 常选用CFW小鼠建立鼠麻风足垫感染模型。过去在筛选抗麻风药物、验证耐药菌珠、判断细菌活力、开展实验化疗等方面常被应用。在正常小鼠足垫中的麻风杆菌繁殖有限,到一定数量后即不再增加,这和正常小鼠在足垫感染后期出现对麻风杆菌的细胞免疫有关。如用胸腺摘除并经X线照射的免疫抑制鼠进行足垫接种 ...
网络 二、�狳的选择与应用 1971年Kirehheimer报告,给九带犰狳接种麻风杆菌获得成功,这是麻风病研究继1960年Shepard建立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后的又一成就。接种麻风杆菌14个月后,60%以上的�狳出现播散性瘤型麻风损害,几乎遍及全身,而且组织中含菌量极高。每克病变组织中可含麻风杆菌108~1010个。因此,犰狳麻风感染模型对于麻风 ...
网络 第九节 皮肤病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一、无胸腺裸鼠的选择与应用 (一)麻风病研究 裸鼠对麻风杆菌具有高度易感性,1975年发现麻风杆菌接种于裸鼠足垫后能大量繁殖,并扩散至全身,引起瘤型麻风。以往麻风杆菌只有在背上长够九条纹的犰狳身上才能生长,而这种产于南美等地的动物难于寻找,也不易饲养和操作。现在可以在裸鼠身上接种麻风 ...
网络 五、几种简便常用的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复制方法 (一)高分子右旋糖酐(HMWD)法 选择2~3公斤的健康家兔,雌雄不限。复制模型当天禁食、禁水。实验前观察眼球结膜微循环,采用微血管光滑、血流正常的动物,于清醒状态下复制模型。HMWD是一种多聚化合物,它能在红细胞间形成较多的稳定的间桥,表面桥力大于原来的电荷排斥力,从而造成红细胞聚集; ...
网络 四、可进行微循环观察的动物器官及方法 (一)头部器官 动物的眼球结膜、虹膜、眼底、鼻粘膜、口唇、牙龈、舌、鼓膜、耳壳等都可以普通显微镜在放大40倍到100倍的条件下进行微循环观察。这些部位的动物观察方法与人的相似。以家兔眼球结膜观察方法为例:要选用白色家兔,因其球结膜色白,微血管精晰可见。不可采用灰色或黑色的家兔,因其球结膜色深,不 ...
网络 三、观察动物微循环障碍时的主要指标 (一)管径 用目镜测微器测量微细动脉与静脉的管径大小。如有摄影设备,在每次观测中摄片,然后用量规在照片上量取管径;或将微血管放大若干倍投影于示教屏上,再用量规在示教屏上量取管径。示教屏上的长度则事先通过物镜测微顺标定好。 微血管的管径还可采用较先进的仪器来测量,如可用微电脑控制的多功能显 ...
网络 二、进行微循环动物实验的几个原则 (一)动物的麻醉 远在1944年曾有人在微循环的研究中发现:给小动物进行戊巴比妥钠注入时,剂量若超过3mg/100g体重,则不能得到预期的血管动物。也有人报导,快速注入乌拉坦能诱发血栓形成。因此,动物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以及麻醉药的配伍都是实验中的重要环节。 微循环实验研究中几种常用动物 ...
网络 第四节 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动物饲养环境和营养因素 一、温度 温度变动缓慢,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以本能地进行调节与之适应。但变化过大或过急,机体将产生行为和生理等不良影响,影响实验结果。 一般当哺乳类实验动物,当温度过低时,常致性周期的推迟,而温度超过30℃时,则雄性动物则出现睾丸萎缩,产生精子的能力下降;雌性动物出现性周期的紊 ...
网络 六、健康情况 一般情况下健康动物对药物的耐受量比有病的动物要大,所以有病动物比较易于中毒死亡。动物发炎组织对肾上腺激素的血管收缩作用极不敏感。有病或营养条件差的家兔不易复制成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狗食量不足,体重减轻10~20%后,麻醉时间显著延长。有些狗因饥饿、创伤等原因尚未正式做休克实验时,即已进入休克。动物发热可使代谢增加,体温升高一度 ...
网络 五、生理状态 动物的生理状态如怀孕、授乳时,其对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反应性常较不怀孕、不授乳的动物有较大差异。因此,在一般实验研究中不宜采用这种动物。但当为了某种特定的实验目的,如为了阐明药物对妊娠及后裔在胎内、产后的影响时,就必须选用这类动物(为了这种实验目的,大白鼠及小白鼠是最合用的实验动物)。又如动物所处的功能状态不同也常影响对药物的反应 ...
网络 四、性别 许多实验证明,不同性别动物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也不尽一致,雌性动物性周期不同阶段和怀孕、授乳时的机体反应性有较大的改变,因此,科研工作中一般优先选雌性动物或雌雄各半做实验。动物性别对动物实验结果不受影响的实验或一定要选用雌性动物的实验例外。 药物反应中性别差异的例子很多,如激肽释放酶能增加雄性大白鼠 ...
网络 三、年龄和体重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生物量,动物的解剖生理特征和反应性随年龄而有明显的变化。一般情况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为敏感。如用断奶鼠或仔鼠作实验其敏感性比成年鼠要高。这可能与抗体发育不健全,解毒排泄的酶系尚未完善有关。然而,有时因于敏感而与成年动物的试验结果不一,所以一般认为不能完全取代成年动物的试验。老年动物的代谢。功能低下,反应不灵敏,不 ...
网络 二、种系 实验动物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作用,即使同一种属动物,也有不同品系,经过采用不同遗传育种方法,可使不同个体之间在基因型上千差万别,表现型上同样参差不齐。因此,同一种属不同种系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有很大差异。不同品系的小鼠对同一刺激具有不同反应,而且各个品系均有其独特的品系特征。例如DBA/2小鼠100%的可发生听源性癫痫发作;而C ...
网络 第三节 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动物因素 动物实验是现代医学的常用方法,是进行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因此已成为科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要想获得正确可靠的动物实验结果,就必须了解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各种因素,排除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这里着重讨论与实验动物有关的各种影响因素。 一、种属 ...
网络 十二、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一)蛙类 常用金属探针插入枕骨大孔,破坏脑脊椎的方法处死。将蛙用温布包住,露出头部,左手执蛙,并且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前俯;右手持金属探针由头前端沿线向尾方刺触,触及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所在。将探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刺破皮肤即入枕骨大孔。这时将探针尖端转向头方,向前探入颅腔,然后向各方搅动 ...
网络 十一、实验动物的急救措施 当实验进行中因麻醉过量、大失血、过强的创伤、窒息等各种原因,而使动物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测不到。呼吸极慢而夫规则甚至呼吸停止、角膜反射消失等临床死亡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急救。急救的方法可根据动物情况而定。对狗、兔、猫常用的急救措施有下面几种。 (一)针刺 针刺人中穴对挽救家兔效果较好。对狗用每分钟几百次 ...
网络 十、急性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手术方法 急性动物实验中常以血压、呼吸等为指标,以静脉注射、放血等为实验方法。需要曝露气管、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股动脉,股静脉,并做相应的插管,以及分离迷走神经,减压神经及股神经等。因此手术主要颈部及股部进行,现分述如下: (一)兔、狗颈部手术 颈部手术的目的在于暴露气管、颈部血管并作相应的插管以及 ...
网络 九、实验动物采血方法 实验研究中,经常要采集实验动物的血液进行常规检查或某些生物化学分析,故必须掌握血液的正确采集、分离和保存的操作技术。 采血方法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实验的目的所需血量以及动物种类。凡用血量较少的检验如红、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测定,血液涂片以及酶活性微量分析法等,可刺破组织取毛细血管的血。当需血量较多时可作静脉采血 ...
网络 八、实验动物的麻醉 在一些动物实验,特别是手术等实验,为减少动物的挣扎和保持其安静,并便于操作,常对动物采用必要的麻醉。由于动物种属间的差异等情况,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和选用的麻醉剂亦有不同。 (一)常用的麻醉剂 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剂分为三类,即挥发性麻醉剂、非挥发性麻醉剂和中药麻醉剂。 1.挥发性麻醉剂 这类麻药 ...
网络 七、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 (一)动物给药量的确定 在观察一个药物的作用时,应该给动物多在的剂量是实验开始时应确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 1.先用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为应用剂量,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