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道细胞学检查:自阴道后穹窿部吸取标本涂片检查,准确率仅为50%左右。从子宫颈管取得的标本作涂片检查,准确率可达75%。 2)宫腔细胞学检查:可以采用Lsacs细胞收集器以负压抽吸宫腔标本涂片检查,或以宫腔洗液法抽吸冲选液涂片检查,准确率可达84%~93%。 3)其他:如子宫内膜细胞刮取法、宫腔加压液洗法等,目的在于增加阳性发现率。 ...
宫体癌的病因和其他器官的癌一样,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临床发现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与下列因素有关。 (1)未孕、未产、不孕 受孕次数低、未产妇比有5个孩子的妇女易感性高3倍。 (2)肥胖 宫体癌患者肥胖居多。 (3)内源性雌激素过剩 多囊卵巢病变患者典型的表现为肥胖、不育无排卵、血浆雄烯二酮值升高,其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较高,可占19%~25%。由于肝硬化引起的肝功能 ...
子宫颈癌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40岁以后好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约90%~95%为鳞状上皮细胞癌,腺癌仅占5%~10%。鳞癌与腺癌外观无特殊差异两者均可发生于宫颈阴道部或颈管。 1、病史 早年性交,早婚、性生活紊乱;多育;慢性宫颈炎久治不愈。 2、症状 (1)阴道出血 早期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性交或双合诊检查),以后则断续有不规则出血。晚期癌肿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量出 ...
子宫癌正确的名称是子宫体癌或子宫内膜癌,主要是生在子宫内里,和子宫颈癌并不相同的病症。 子宫体癌患者大部份是五十岁以上的妇女,其中有大多数病患者的身体肥胖,或长久已有卵巢功能失调,以往亦有部份妇女,因为更年期之后,就长期服食女性荷尔蒙药,而有可能增加患子宫癌的机会。 直到现在医学界还未可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致子宫癌,一般认为可能是多项因素的交叉协同作用所引起的,其危险因子有:子宫颈糜烂、性行 ...
在生育期妇女,子宫内膜每个月都增厚,准备接受一个受精卵,如果卵子未受精,子宫内膜的外层组织和血管剥脱,通过月经排出,良恶性肿瘤都能影响子宫,子宫壁肌瘤是良性瘤,非癌前病变,有肌瘤的妇女不增加子宫癌的发病风险。子宫内膜增殖是最严重的良性病,在一些妇女,它可以发展为子宫癌。 大多数子宫癌在子宫内膜出现,叫子宫内膜癌。恶性度更高的子宫肉瘤发生在子宫壁肌层,发病总数在所有病例(仅为子宫内膜癌)中不足 ...
子宫体癌又称为于宫内膜癌,发生在于宫内膜部分,是妇女常见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一. 有以下情况的妇女,更应特别警惕于宫体癌的发生: 一、子宫体癌80%以上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发病年龄比子宫颈癌大约晚10年. 二、未婚或已婚但未生育的妇女发病率高,其中未育者约占25%一50%,未婚者占25%. 三、子宫体癌的病人常伴有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四,体内雌激素分泌过多的 ...
1、良性卵巢肿瘤 年轻患者行患侧附件切除或肿瘤剥除术。如双侧卵巢均有肿瘤 ,应争保留部分正常卵巢组织。关腹前应剖视标本,疑有恶变,送冰冻切片检查。绝经期前后患者宜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订,以绝后患。 2、恶性卵巢肿瘤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 (1)手术治疗 一般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晚期患者应尽量切除转移癌灶,即行肿瘤细胞缩减术。至于清除腹膜后淋巴结的治疗 ...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肿瘤,约占女性生殖器肿瘤的1/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生育期妇女多见。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虽居妇女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由于不易早期诊断,往往发现时已属晚期,其死亡率却为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 1、症状 (1)腹部不适 中等大小的良性肿瘤或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常引起腹胀和不适感。 (2)腹部肿块 良性肿生长慢,不易被发现,患者往往在无意中触及。恶性肿瘤生长快,易被察 ...
基本症状: 早期卵巢癌通常无明显不适症状即使出现症状也是非特异性的,如月经紊乱,轻度胃肠不适。随着肿瘤的增长可出现下腹胀、不适,有时可因压迫或累及膀胱或直肠而出现尿频、腹泻、便秘等。晚期症状多由腹水、网膜或胃肠道转移引起如腹胀、气短、上腹不适以及肠道不完全梗阻甚至完全梗阻的症状。部分肿瘤有间质黄素化或肿瘤侵及子宫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如果肿瘤出现远处转移可有不同脏器受累的相应表现。 主要体 ...
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er)占首位,其它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因后者均属少见,故本章主要讨论原发性胆囊癌。女性较男性多2~4倍。多见于50~70岁。 【诊断】 由于早期胆囊癌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且常与胆石症并存,半数以上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以往术前诊断率仅8.6%,自应用B超、CT后术前诊断率提高到19%~ ...
如果怀疑患有卵巢癌应进行数项检查。医生诊断卵巢癌往往依赖于以下三种方法:医师一般是先对可疑患者进行盆腔检查以及抽血查cA-1 25。通过每年正常体检发现卵巢癌的情况并非罕见。CA-125是癌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当患有卵巢癌时往往有血液中CA-125升高的现象。但早期卵巢癌患者中仅有50%的患者出现CA-125阳性。而在类纤维瘤、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症等情况下也可发生CA-125水平的升高。 进 ...
一、预防 1.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辛辣,少食厚腻食品,不要饮烈性酒。 2.对于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妇女,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更应追踪检查,发现病情有变化应及早进行治疗。 3.积极治疗癌病变前,迟早社除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如积极治疗胆囊炎,对于有症状的胆结石或较大的结石要尽早行胆囊切除术。二、护理 1.注意饮食的调节 胆囊癌病人因胆 ...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0.01%~0.46%,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0.3%~1.8%。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诊断】 除注意以上临床表现外,应做下列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梗阻 ...
胆囊癌病人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数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这类病人在出现右上腹痛、右上腹包块或贫血等症状时病情常常已属晚期。近年来诊断水平提高主要依靠现代影像学的进展和对本病认识的加深。 1.超声检查: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使用,其诊断准确率达75%~82.1%,应为首选检查方法。但B超(US)易受腹壁肥厚、肠管积气的影响,并且不易判定结石充满型及萎缩型胆囊壁情况。近年来,人们采用EU ...
(1)隐匿性胆囊癌的根治性手术原则,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在因“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切片确诊为胆囊癌者。由于是在术后确诊,所以面临的问题为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术。若术后病理切片发现癌肿仅侵犯至粘膜层或肌层者,单纯行完整胆囊切除术已达根治目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性手术。胆囊癌的淋巴转移首先累及胆囊三角及沿胆总管分布之淋巴结。而位于胆囊颈,尤其是胆囊管的癌肿,由于位 ...
胆囊癌早期没有特异、典型的症状,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晚期胆囊癌的主要症状是右上腹痛、黄疸、右上腹部有硬块、体重下降。出现黄疸,说明已有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胆管受阻,肿瘤已无法手术切除;合并结石梗阻,也可出现黄疸。胆囊癌直接扩散胃及十二指肠,可引起胃幽门梗阻。胆囊癌的转移早而广泛,最常见的是肝脏转移。胆管癌指原发于肝外胆管的癌瘤,不包括肝内的胆管细胞癌、胆囊癌和壶腹部癌,又分为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 ...
并非所有的慢性胆囊炎都会癌变,但确有一些慢性胆囊炎有较高癌变的可能。认识了解这些特殊情况,就是预防这种隐患的第一步。以下情况就是值得警惕的隐患苗头:1、老年患者。50岁以上胆囊炎病人癌变率急剧增加,占总病例的70%~85%,平均年龄为62~65岁。 2、女性患者。慢性胆囊炎患者男女之比约13,我们自己的统计,胆石症的发病率,不论何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进入老年组后差别尤甚。 ...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消化道肿瘤中居第五位,其发生率约占全部癌肿的0.75-1.2%,近年来有增加趋势。胆囊癌的病因尚不清楚,推测病因与胆石症的长期刺激有关,有70-96.9%的患者合并存在胆囊结石。发病与饮食、细菌感染、寄生虫、胆囊乳头状瘤有一定关系。其机制是结石或异物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可能导致粘膜上皮细胞突变而恶变。胆囊结石往往伴有慢性胆囊炎,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癌变。 ...
胆囊癌是一种不为人所熟知的癌症。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胆囊癌的相关知识认识不深,宣传不够。然而事实上,胆囊癌正如同其他凶险的肿瘤病一样,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据调查,80%以上的胆囊癌患者生存不足一年,五年生存率还不到两位数。近年来,该病又正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上发病较年轻者高出10倍,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3,所以胆囊癌在整个消化系统肿瘤中占到了一定的比例。然而胆囊癌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据推 ...
1、彻底治疗胆囊炎与胆石症。改变饮食习惯,减低食物中脂肪含量及总热量,及时控制胆道系统感染,积极治疗易发生结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等,彻底治疗急性胆囊炎,避免其转为慢性。 2、认识各种高危因素,并应较积极地采取手术治疗。 3、研究表明,吃烧烤肉食较多者易患胆囊癌,宜加控制。纤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B6和维生素E能减少胆囊癌发病的危险。 4、肥胖指数高者胆囊癌发生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