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1 终板电位的测定 【目的要求】 1.学习测定骨骼肌终板电位的实验方法。 2.观察终板电位和微终板电位的波形。 【基本原理】 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过程中,既有化学因素也有电学因素参与。当神经冲动(动作电位)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细胞膜去极化,通透性发生变化,细胞外液中的Ca2 进入神经末梢,促使大量突触小泡同时向突触间隙释放乙酰胆碱,与终膜外表 ...
实验10 骨骼肌纤维动作电位的测定 【目的要求】 1.学习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测定单肌纤维动作电位的方法。 2.观察单个骨骼肌纤维跨膜动作电位的基本特征。 【基本原理】 神经和肌肉纤维的电活动包括安静时的静息电位和兴奋时的动作电位。在静息状态下,肌细胞膜表面的任何两点都是等电位的,但细胞膜内、外却存在明显的电位差,此即为静息电位。当肌细胞受到刺 ...
实验13 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目的要求】 学习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方法。 【基本原理】 血液加抗凝剂后,吸入一血沉降管内,静置一小时后,观察红细胞下沉的mm数,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它是以血浆层的高度来决定,血浆层越高,表示沉降率越快。红细胞沉降率的正常标准,随测定方法而异。如成年人血液的正常沉降率,韦(Westergren)氏法:男0—15mm/h、女0—20mm/ ...
实验12 红细胞比容的测定 【目的要求】 学习测定红细胞比容的方法。 【基本原理】 从血管中抽出血液,放入加有抗凝剂的玻璃管中混匀,经离心沉淀后,管中的血液分为两层:上层是淡黄色的透明液体——血浆;下层是挤压得很紧的呈暗红色的红细胞。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比容约为40—50%。严重贫血时可下降至15%,红细胞增多 ...
实验14 红细胞的溶解——溶血作用 【目的要求】 1.学习引起红细胞溶解的各种实验方法。 2.观察红细胞的溶血现象。 【基本原理】 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中,会失去水分发生皱缩;在低渗NaCl溶液中,会因过多水分进入红细胞而膨胀,甚至破裂,使血红蛋白释出,称为红细胞溶解。红细胞对低渗溶液具有不同的抵抗力,即红细胞具有不同的脆性,对低渗溶液抵抗力小, ...
实验15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 【基本原理】 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很多,实验常用比色法。其原理是在一定量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经少量盐酸的作用,使亚铁血红素变成高铁血红素,呈现较稳定的棕色。用水稀释后与标准色比较,求出每100ml血液中所含的血红蛋白克数。正常成年男子每100ml血液平均含14.4g,女子 ...
实验17 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的测定 【目的要求】 学习测定出血、凝血时间的方法。 【基本原理】 出血时间是指从出血时起至血液在创口停止流出时止所需的时间,用以检查凝血过程是否正常。凝血时间是指从血液流出体外时起至凝固时止所需的时间,用以检查血凝过程的快慢。 【实验器材】 刺血针、秒表、小滤纸条、酒精棉球、碘酒、毛细玻璃管(长约10cm,内径0.8 ...
实验18 ABO血型鉴定 【目的要求】 1.学习辨别血型的方法。 2.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 【基本原理】 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外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原(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来确定的,这种抗原或凝集原是由遗传决定的。抗体或凝集素存在于血清中,它与红细胞的不同抗原起反应,产生凝集,最后溶解,由于这种现象 ...
实验16 血细胞的计数 【目的要求】 学习红细胞、白细胞计数的方法。 【基本原理】 血液中血细胞数的计算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而且要用适当的溶液将血液稀释后,放入计数板的计数室内,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血液稀释液中的血细胞个数,再将所得结果换算为1mm3血液中的血细胞个数。 【动物与器材】 兔、血细胞计数板 ...
实验19 蛙类心搏过程的观察与描记 【目的要求】 1.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熟悉心脏的结构。 2.观察心脏各部分自动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 3.学习在体蛙类心脏活动的描记方法。 【基本原理】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 ...
实验20 蛙类心脏机械活动与电活动的关系 【目的要求】 了解心脏的电活动与机械收缩活动的关系。 【基本原理】 心脏的收缩活动与心肌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是不同的两个生理过程。心脏的收缩活动可以通过心搏曲线记录下来,而心肌的生物电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表现出来。同时记录心脏的机械活动与电活动,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两个生理过程之间的联系。 ...
实验23 蛙类心脏的神经支配 【目的要求】 1.了解蛙或蟾蜍心脏的神经支配。 2.观察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基本原理】 蛙和蟾蜍的心脏受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它们的迷走神经和颈交感神经混合成一个神经干,称迷走交感神经干(图4-12)。在正常情况下,迷走神经兴奋时,心脏搏动减弱减慢,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搏动增强加快。由于迷 ...
实验21 蛙类心室的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目的要求】 1.观察心室在收缩活动的不同时期对额外刺激的反应。 2.了解心肌兴奋性的变化及代偿间歇的发生机理。 【基本原理】 心肌的机能特征之一是具有较长的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几乎占整个收缩期。在心室收缩期给以任何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在心室舒张期给以单个阈上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称为 ...
实验25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人体间接测压法的原理和方法。 2.观察在正常情况下,某些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基本原理】 测定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接测压法,是使用血压计在动脉外加压,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动脉血压的。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并没有声音,但如给血管以压力而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 ...
实验27 颈动脉窦减压反射 【目的要求】 1.学习游离颈动脉窦的方法。 2.观察窦内压升高所引起的减压反射。 【基本原理】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是减压反射的感受器,如果将颈动脉窦游离出来,不参与血液循环,仅保留神经的联系,则可通过人工灌流的方法以改变窦内压力作为刺激,观察减压反射。 【动物与器材】 家兔、常用手术器械、止血 ...
实验22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目的要求】 1.学习斯氏或八木氏离体蛙心灌流法。 2.观察Na 、K 、Ca2 及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基本原理】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活动的特性,可用人工灌流的方法研究心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特点,还可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成分或加入某些药物来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
实验24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目的要求】 1.学习直接测定和记录家兔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 2.观察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基本原理】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相对稳定性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减压反射尤为重要。此反射既可在血压升高时降压,又可 ...
实验29 蛙类后肢血管灌流 【目的要求】 1.学习后肢血管灌流的方法。 2.观察某些药物对血管紧张度的影响。 【基本原理】 器官灌流法是重要的分析性实验方法之一,可用于研究某些体液因素或药物对器官组织的直接作用。蟾蜍后肢灌流是将任氏液灌入离体后肢的动脉,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使灌流液流经组织毛细血管,再从静脉流出。如果在灌流 ...
实验26 鸟类动脉血压的测定 【目的要求】 学习鸟类的直接测压法及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对血压的影响。 【基本原理】 采用“液导系统”直接测定鸟类的动脉血压,其原理与实验24相同。 【动物与器材】 1.动物可选用鸭、鸡、鹅等。 2.动脉套管用于鸟类的动脉套管可分为单口颈套管和双口颈套管。套管为圆柱型,长约1.9—2cm。连通水 ...
实验30 家兔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目的要求】 1.学习家兔中心静脉压测定的方法。 2.了解测定中心静脉压的意义。 【基本原理】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近右心房的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取决于心脏和血管两方面的功能状态。当心脏的射血功能增强时,中心静脉压下降;反之,则上升;当静脉回流量增加时,中心静脉压上升;反之,则下降。用静脉导管由颈外静脉或股静脉插至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