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鼠可由外单位引入,也可由本单位自己保种。引种小鼠必须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有完整的资料,包括种群名称、来源、遗传基因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等。 进入生产的种鼠要经过挑选,即选种。选种在小鼠离乳时进行初选,种鼠应符合该品系的遗传学特征,无变异。双亲体质健康无疾病,活力强。初选时按健康标准一般选留2~5胎的仔鼠,适当延长哺乳期到23天,然后雌雄分开。同时做好记录。在育成期中出现异常者应立即淘汰 ...
1. 长期同居法:又称频密繁殖法,此法在管理上较简单, 可减少疾病传染机会。采用将1只雄鼠与1只雌鼠同居。在雌鼠分娩后几小时内可再行交配受孕。一般情况下每只雌鼠每月可产1胎。这样可充分利用小鼠的繁殖能力(特别是利用雌鼠产后发情)。由于雌鼠边怀孕边哺乳负担过重,应注意加强营养。 2. 定期同居法:又称非频密繁殖法。将1只雄鼠与6只雌鼠编为一繁殖单元。 每周向雄鼠笼放入1只雌鼠,即依周次使雄鼠与 ...
繁殖用原种小鼠必须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有完整的谱系资料包括品系名称、近交代数、遗传基因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征等。引种小鼠应来自近交系的基础群, 以2~5对同窝个体为宜。 小鼠近交系一旦育成,应按保种的有关规定,维持其特定的生物学特征的稳定,保持其基因性同一和基因纯合性。近交系小鼠的维持和生产包括4个群。生产过程一般是从基础群移出种子,经扩大群扩增后,建立生产群,由生产群繁殖仔鼠进入供应群。 ...
nude小鼠:即裸小鼠。1962年,英国在非近交系小鼠中偶然发现个别无毛小鼠。两年后,Flanagan证实是不同与一般无毛小鼠的突变种,取名为nude小鼠。该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其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是由于一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该基因位于第11对染色体上,常用“nu”表示裸基因符号。将裸基因“nu”导入其他品系小鼠中可获得不同的突变系。常用的裸小鼠突变系有BALB/c–nu、NC-nu、C3H-nu ...
生长发育:小鼠在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小,新生仔鼠1.5g左右,45天体重达18g以上。小鼠体重的增长与品系的来源、饲养营养水平、健康状况、环境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几个不同品系小鼠的正常生长发育曲线见图活动规律: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喜居光线暗淡的环境。习惯于昼伏夜动,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一昼夜活动高峰有两次,一次在傍晚后1~2小时内,另一次为黎明前。采食特性:小鼠 ...
1、日本大耳白 日本大耳白兔是日本以中国白兔为基础选育而成的皮肉兼用良种兔。毛雪白、眼睛红、体型中等。成年体重达4一8千克,四肢壮实,两耳长大高举。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产仔多,每胎约8只。由于耳大、血管清晰,易于采血和注射,是较理崐想的实验用兔。 2、新西兰白兔 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培育成的品种。毛纯白,皮肤光泽,体格健状,耳较厚竖立、繁殖力强,每胎7一8只,生长发育快,成年体重可达4一5千克,性 ...
KM小鼠:即昆明小鼠,一直是我国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远交群小鼠,被广泛应用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与检定。1926年美国Rockfeller研究所从瑞士引入白化小鼠培育成Swiss小鼠。1944年3月17日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从印度Hoffkine研究所引进Swiss小鼠,饲养在中国昆明中央防疫处。由于该小鼠起初引入地是昆明,故称之为昆明小鼠,这就是昆明小鼠品 ...
气候因素。包括有温度、湿度、气流和风速等。在普通级动物的开放式环境中,主要是自然因素在起作用,仅可通过动物房舍的建筑座向和结构、动物放置的位置和空间密度等方面来作有限的调控。在隔离系统或屏障、亚屏障系统中的动物,主要是通过各种设备,对上述的因素予以人工控制。在国家制定的实验动物标准中,对各质量等级动物的环境气候因素控制,都有明确的要求。 理化因素。包括有光照、噪音、粉尘、有害气体、杀虫剂和消毒剂等 ...
实验动物环境可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是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以外的周边环境。如气候或其他自然因素、邻近的民居或厂矿单位、交通和水电资源等。内环境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内部的环境。内环境又细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前者是指实验动物的饲养间或实验间的整体环境状况;后者是指在动物笼具内,包围着每个动物个体的环境状况,如,温、湿度,气流速度,氨及其他气体的浓度,光照,噪音等等。 实验 ...
1 利用DNA芯片研究疾病状态基因的差异表达模式 CpG岛的过度甲基化是肿瘤中的常见后发事件(epigeneticevent)最近Yan等发展了一种基于微阵列的方法,称为差异性甲基化杂交(differential methylation hybridizationDMH)他们制备了含1104个CpG岛标签的微阵例,用于筛查28位配对的原发乳腺癌和正常样本,结果显示,其中将近9%的标签在大部乳 ...
模式生物的特点有:1)生理特征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2)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繁殖;3)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 常见的模式生物有:海胆sea urchin是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主要用于早期发育生物学(受精早期胚胎发育).1891年Hans Driesh在显微镜下把刚刚完成第一次卵裂的海胆胚胎一分为二发现分开后的两个细胞各自形成了一个完整幼虫证明了胚胎具有调整发育的能力.为现 ...
一、复制方法和应用 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是用人为的方法,使动物在一定的致病因素(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下,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或各种疾病,通过这种手段来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包括新药物试用)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 ...
1 抽取腹水 选择接种后7-10d健康较好的动物,颈椎脱臼,固定于蜡板上,腹部皮肤消毒后,剪开并剥去腹部皮肤,用空针穿过腹部肌肉,抽吸腹水,放入无菌容器内,置冰块保存。若用几只动物供瘤时,应将腹水混合。另取小量腹水,置于加有肝素的干试管内,作为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计数用。将空针中剩余的腹水,滴一滴于载玻片上,推片,瑞氏染色,镜下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其中瘤细胞数应≥95%。 抽出之腹水应为乳白色之浓 ...
1.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LA)指由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动物追溯其祖先,可来源于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警卫动物和观赏动物等,但却有别于这类动物。实验动物一般具有以下三大特点:(1)遗传学要求。必须是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 ...
第一部分 动物模型的分类一、按产生原因分类(一)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疾病。包括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和近交系的肿瘤疾病模型。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种蛋白质合成异常性疾病。如无胸腺裸鼠、肌肉萎缩症小鼠、肥胖症小鼠、癫痫大鼠、高血压大鼠、无脾小鼠和青光眼兔等。它们为生物医学 ...
一、主要品种 1.小猎兔犬(Beagle) 原产于英国,是猎犬中较小的一种。后引入美国,开始大量繁殖。其体型小,短毛、形态和体质均一,禀性温和,易于驯服和抓捕,亲人,对环境的适应力、抗病力较强、性成熟期(约8-12个月)早,产仔数多,因有这些优点,被公认为是较理想的实验用犬,已成为目前实验研究用标准动物,此种犬多用于长期的慢性实验。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毒学、药理 ...
一、行为和习性 1. 小鼠胆小,易于受惊,对外界环境的改变反应敏感。受惊时尾巴挺直并猛力甩动,如强光或噪声刺激可导致哺乳母鼠神经紊乱,发生食仔现象。 2. 小鼠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情温顺易于捕捉,一旦逃出笼外过夜则恢复野性,行动敏捷难以捕捉。 3. 小鼠喜欢阴暗,固定一处睡眠营巢。傍晚活动加强,夜间更加活跃, 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 4. 小鼠是典型的啮齿动物,门齿 ...
目的名称 动物名称 单孔目Monotrerrmta 鸭嘴兽、针鼹 有袋目Marsupialia 大袋鼠 贫齿目Edentata 仇狳 食虫目Insectivora 刺猥、鼹鼠 翼手目Chiroptera 蝙蝠 灵长目Primates 猕猴、狨猴 兔形目Lagomor pha 兔、鼠兔 啮齿目R ...
一、意义 遗传检测主要指实验小鼠的遗传检测。自从实验小鼠作为一种研究工具,人们已创造了许多实验品系,这些品系现已分布在世界各地。封闭群、近交系、同类系、重组近交系和突变系的总数估计在500种以上,由于这些品系的世界性分布,其中又产生了许多亚系,而在同品系的亚系之间,往往又存在许多潜在性的遗传差异,某些亚系可以携带或多或少已经改变了的基因组,而又保留着原来的命名。因此,当人们利用同一个品系进行 ...
一、选择与人体结构、机能、代谢及疾病特征相似的动物 利用实验动物某些与人类相近似的特性,通过动物实验对人类的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推断和探索。例如,在结构与功能方面,哺乳动物之间存在许多相似点,从解剖学上看,除在体型的大小比例存在差异外,身体各系统的构成基本相似,因此,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基本功能过程也是相似的。 从进化的角度看,猩猩和猴与人类最接近。在解剖学、组织器官功能、白细胞抗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