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数据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

  现在我们通用的“基因”一词,是由“GENE”音译而来的。基因原称遗传因子,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例如斯宾塞的“生理单位”,达尔文的“微芽”,魏斯曼的“定子”等都是为了企图说明世代之间性状遗传机理的早期遗传因子的假说。   1865年,奥地利原天主教神父、遗传学家约翰·格雷戈尔·孟德尔(1822―1884年)根据豌豆七对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遗传因子的概念以及在生殖细胞成熟中同对因子分离、异对因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Biometrics(生物统计学)

u Biometrics: Biometrics refers to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a person based on his/her physiological or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is preferred over traditio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绣眼鸟属

绣眼鸟属   绣眼鸟属(Zosterops;white-eyes) 雀形目绣眼鸟科的1属。体形小,体长90~122毫米;嘴小,为头长的一半,嘴峰稍向下弯,嘴缘平滑;鼻孔为薄膜所掩盖;舌能伸缩,先端具有角质硬性的纤维簇;眼周有白圈;翅圆长;尾短;跗蹠长而健。雌雄相似(见图)。世界共有57种,分布自亚洲南部至大洋洲和非洲。中国仅有3种。   暗绿绣眼鸟为本属常见种类。头顶和尾上覆羽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锈菌目

锈菌目  锈菌目(Uredinales) 冬孢菌纲的1目。本目真菌菌丝有隔膜,初生菌丝单核,随后双核化,生长在寄主的细胞间隙,以吸器侵入细胞。吸器一般围绕着细胞核与细胞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锈菌的细胞质中含有核微粒、线粒体、肉质网、糖元颗粒和类脂体。菌丝隔膜的结构与高等担子菌不同,而与子囊菌近似,向心生长,上下各有1层电子密集层,中间为1层电子稀薄层,从四周向中心逐渐变薄。中央有被填充物填塞的孔,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须脚目

须脚目   须脚目(Palpigradi) 蛛形纲中1小目。体小型,不超过3毫米。前体的背甲分成3部分:最前一片大,叫前背甲,卵圆形,覆盖从螯肢到第2对足的4个体节;后面两个自由体节分别着生第3、4对足;在第1个自由体节的两侧各有一块小的中背甲,在第2自由体节的背方有一大块较大的后背甲。腹部的最末3节变细,后面有一根细长而分节的鞭(见图)。已知1科4属约5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中国尚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许家窑人

许家窑人  许家窑人(Xujiayao man) 中国北方发现的早期智人(尼人)化石之一。1974年在和河北交界的山西阳高县古城公社许家窑村东南1公里的梨益沟西岸的断崖上,发现了很丰富的古人类古文化遗址。迄今为止获得人类化石共17件,包括顶骨11块,其中两块是较完整的左、右侧顶骨,枕骨2块,小孩左上颌一件,右侧下颌枝一块,牙齿两枚。还有大约2万块的石片和石器以及大量的骨器,另外还有丰富的哺乳动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须腕动物门

须腕动物门  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 动物界的1门,是唯一没有口和消化管的非寄生三胚层无脊椎动物。细长的触手是须腕动物门的主要鉴别特征。须腕动物与其他动物类群的触手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微小的羽枝,这些羽枝系由单一的表皮细胞延长而成,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营底埋生活,分布于世界各大洋。  须腕动物栖居在几丁质-硬蛋白构成的栖管内。栖管外表细如玉米须或较粗;大多数属的栖管具褐色或黄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亚目

亚目  亚目(Hyperiidea) 囊虾总目的1目。体多侧扁。头部与第1或前2胸节愈合,无头胸甲。腹部通常有6节,但末端2或3节有时愈合,尾节明显,有时裂开。有的类群(麦秆虫亚目)腹部退化,仅留痕迹。主要为海生,淡水中有少数种。全世界已知6000多种。  端足类复眼无柄。有些种构造简单,角膜为简单的小透镜,共有2对(如双眼钩虾科)。第1触角单枝或双枝。外鞭较长,内鞭称为副鞭,有时仅1节或数节。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锈病菌类

锈病菌类   锈病菌类(rust disease fungi) 引起植物发生锈病的真菌。属锈菌目。已发现130多属,5000余种,分别是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的专性寄生菌。在自然条件下只能在活的寄主植物体上生长,寄主植物被锈病菌类侵染后,在叶片、叶鞘或茎上长出铁锈状的孢子堆,俗称黄疸。   锈病菌的发育既具阶段性又呈多形态,生活史中产生多种类型的孢子。小麦秆锈病菌是典型代表,一生中产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萱藻目

萱藻目  萱藻目(Scytosiphonales) 褐藻门的1目。藻体是由薄壁细胞组成的膜状体。较大,直立,不分枝,圆柱形,叶状或球形。生长方式为居间生长或混合生长。每个营养细胞都具有1个大的片状色素体,每个色素体含有1个蛋白核。毛普遍存在。异型世代交替。生殖器官只有单列的多室囊,数量很多,但不形成子囊堆。单室囊只存在于某些属中的小的皮壳体阶段。仅萱藻科1科8属16种,都是海产,广泛分布于世界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须虾纲

须虾纲   须虾纲(Mystacocarida) 甲壳动物亚门较原始的一个小纲。体小(仅1毫米上下),细长,略呈圆筒形。后体部稍宽。头部与第一胸节愈合,无头胸甲。胸部5自由节,腹部6节。头部略呈长方形,额部向前突出,中央有一窄缺刻,前侧角又各有一窄缺刻,将额部分成2叶,称为额板,也称前中叶。背面有一横沟,两侧缘缢缩,将头部分为前后两部,后部显著较长。1943年彭南克和济恩发现于美洲(美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萱藻属

萱藻属   萱藻属(Scytosiphon) 萱藻目的1属。藻体圆柱形或扁平,单条,丛生,幼时中实,其后中空,通常缢缩成节或不缢缩。基部尖细,具有小盘状固着器附着在基质上。生长方式初为毛基生长,后为居间生长。髓部是由大而无色的薄壁细胞组成的,内皮层也由无色薄壁细胞组成,但比髓部细胞小;表皮细胞小,排列较整齐,每个细胞含有1个色素体和蛋白核。无色毛单生或丛生。多室囊单列,由表皮细胞发育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悬铃木科

悬铃木科  悬铃木科(Platanaceae) 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1科。高大的落叶乔木,具大型而掌状裂的叶片,有长叶柄,果体藏在膨大的叶柄基部,托叶大,上部平展而张开,下部鞘状。花雌雄同株,头状花序。萼片3~8;花瓣与萼片同数;雄蕊3~8;子房有离生心皮3~8个。果实由多数小坚果集合成球形的聚合果,小坚果基部围有长绒毛。1属7种,分布于北美、东欧及亚洲西部。中国引种3种,以杂交种二球悬铃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悬钩子属

悬钩子属  悬钩子属(Rubus) 蔷薇科蔷薇亚科的1个大属,又名树莓属。落叶、常绿灌木,亚灌木或稀为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直立,攀缘、平铺或匍匐,常具皮刺或针刺、刺毛或腺毛,稀无刺。叶互生,单叶、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边缘常有锯齿或分裂,有叶柄;托叶与叶柄合生,不分裂,宿存或着生在叶柄基部及茎上,离生、常分裂,早落或宿存。花两性,稀单性而雌雄异株,成圆锥花序、总状花序、伞房花序或数朵簇生及单生;花萼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玄参科

玄参科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1科。大多为草本,少数灌木或乔木。单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萼4~5裂,常宿存;花冠合瓣,2唇形,少辐射对称,裂片(3) 4~5;雄蕊多为4,2强,少为2或5枚,其第5枚常退化;子房上位,2室。果多为葫果,少有浆果状。约200属3000余种,广布于全球各地,多数在温带地区。中国产56属约6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旋花科

旋花科  旋花科(Convolvul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1科,草本、亚灌木或灌木,稀乔木,在干旱地区有些种类变成多刺矮灌丛;通常自养,少有寄生;常有乳汁;具双韧维管束。有些种类地下有肉质块根。茎攀缘或缠绕,偶有直立。叶互生,单叶,全缘或掌状、羽状分裂,寄生种类叶退化成小鳞片。花通常美丽,单生或通常组成各式花序;花整齐,两性,5数;花萼分离或基部连合,宿存,飞鹅藤属的萼片于果期极增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旋角羚

旋角羚  旋角羚(Addax nasomaculatus;addax) 偶蹄目牛科旋角羚属的唯一种,因角呈扭旋状而得名。体型较大,体长1.5~1.7米,肩高0.9~1.1米,体重约120千克;颈短,肩比臀部略高;四肢较粗,蹄宽大,适于在沙漠中行走;尾圆而细,长25~35厘米,末端具长毛;冬毛长而粗糙,灰褐色,夏毛沙黄色;头部前额有较大片的黑色簇毛;眼小;雌雄均具角,长76.2~89厘米,角较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旋毛虫

旋毛虫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 线虫动物门无尾感器纲毛形目毛形科毛形属的1种。旋毛虫病的病原。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美国,其次是黎巴嫩、泰国和智利。1964年中国首次报告此虫。   形态 虫体细小,前端较细,后端稍粗。食道由单行细胞组成,约占体长的1/3~1/2,其后端接肠。肛门在虫体的末端。雄虫长1.4~1.6毫米,宽0.04~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旋木雀科

旋木雀科   旋木雀科(Certhiidae;tree-creepers) 雀形目的1科。嘴形直或下曲,无嘴须;鼻孔裸出;尾羽坚挺。共2属6种,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个别种可见于北美和非洲。中国境内只有1属4种,即普通旋木雀(见图)、高山旋木雀、褐喉旋木雀、锈红腹旋木雀。   普通旋木雀又名爬树鸟,是中国常见种。上体棕褐色,有棕白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棕红;尾羽内翈黑褐色,外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