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言语障碍与失语症的检查方法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它是以语言符号(听觉和视觉语言符号)为对象的人脑独有的复杂认知心理活动。从现代系统理论和控制理论的观点来看,大脑是一个特大复杂系统,也可以说是一部非常高级、非常精巧的信息处理机。它每天加工处理着大量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最大量的是语言符号信息。语言信息的脑加工过程,从最初的语言符号的感知、辨识、理解接收直至言语表达,都和其他一些重要心理过程如思维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第一节 神经心理的研究方法 揭示脑与心理(行为)关系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十种: 一、比较解剖法 1.从种族发生和进化的各个阶段来比较脑和心理的发展,从低等脊椎动物到灵长类和人类的各个阶段脑的相对重量比较、外周感觉神经纤维与皮层神经元联系的数量、两半球皮层各区比例的变化,以及皮层各区组织结构的变化来看它们心理(行为)的发展。也可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即从南方古猿(人猿)、原始人(直立猿人、北京猿人),古人到新人, ...
第四节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的理论是鲁利亚通过他长期的临床观察,特别是对大量脑损伤病人的深入分析而创立的,认为人们心理过程是个复杂的功能系统,它是由三个基本的(或脑器官)联合区构成。每一个基本联合区都有着分层次的结构,至少是由彼此重叠的三种类型的皮层区组成: 一级皮层区(又称投射区):从外周来的冲动达到这里,或是冲动由这里走向外周。 二经皮层区(又称投射-联络区):在这里,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加工,或者准备相 ...
第三节 有关心理(行为)与脑关系的理论 古代有关心理(行为)与脑关系的学说已在第一节中作了介绍,至十八世纪以后,以加尔的支持者为一方和弗卢龙的支持者为另一方的两种对立的心脑关系思想进行了长期的论战。到十九世纪中叶Broca证实一例表达性失语症病人,其左脑额下回后三分之一遭到破坏,被认为是第一个用科学事实把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言语表达定位于左脑额叶。本节重点讨论从他开始至今的有关心理与脑的理论。 Broca的贡献是证明了心理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第二十五章 概述 第一节 神经心理学的概念和分类 在医学和心理学的领域内,神经心理学是最近三十年来逐渐成熟起来的一门分支学科。神经心理学不象神经生理学那样单纯地解释脑本身的生理活动,也不象心理学那样单纯地分析行为或心理活动本身。它是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的问题。人们需要了解人脑是如何反映外界环境中的事物,如何反映社会现象,如何产生心理活动以及心理活动与大脑的生理活动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神经心理学则正是把脑 ...
第二节 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思想萌芽阶段(公元前3,000年~19世纪) 在古代书籍和医学书中(包括我国和黄帝内经)很早就记载了有关一些高级心理机能和脑的关系或在脑中定位的论述。西方一些学者如希波克拉底、阿里斯多德和盖伦(Galen)都把人的心理机能与大脑的某一部位(脑的小室,后来形成了脑室学说)联系起来。直到十六世纪中叶,韦萨留斯(A.Vasalius,1514~1564)于1543年发 ...
第四节 性变态 性变态(sexual deviation),指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即寻求性欲满足的对象与性行为的方式与常人不同,违反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欲满足的行为。本节讨论原发性性变态。性变态行为继发于其他精神病者(如精神分裂症又有露阴癖),应视为其他精神病的一种症状,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目前性变态的概念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第一,其行为不符合社会认可的正常标准。但不同的社会和历史的不同时期这种标准并不相同。例如,同性恋在我国认 ...
第三节 人格障碍的类型 由于人格结构的复杂性,缺乏明确划分人格的标准,所以,人格障碍的分类众说纷纭,迄今没有一致的见解。但为了指明人们行为模式的特征,人格障碍类型的概念仍有重要价值。 根据最常见和最明显的行为表现中几种人格特征的丛集,可以把人格障碍区分为一些亚型。如前所说,这些亚型已被普遍认为是人格的明显偏离。如果程度较轻,没有或很少有社会功能障碍,则仅称为人格特征突出。虽然同人格障碍比较,其行为方面的某些特征十分相似,但是 ...
第二节 形成人格障碍的有关因素 由于我们对人格的正常变异原因所知甚少,所以,对形成人格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关人格障碍形成因素的研究很少,这可能是因为这类研究特别困难的缘故。与人格障碍形成有关的事件发生于童年早期,而人格障碍为人注意时已是成年,其间的关系很难辨明。不过,人们通常认为,和其他心理障碍往往有复合的原因一样,形成人格障碍的因素也不会是单一的。人格障碍可能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诸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一、生物学因素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第一节 人格与人格障碍的概念 人格(personality)或称个性,是用来描述个体心理差异的,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人格差异,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模式。或者说,人格给个体的行为打上了独特的烙印。人格包含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成分。其中性格为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征,主要由于后天学习和生活锻炼而形成的,是人格重要组成部分。气质俗称“脾气”, ...
第七节 智能障碍 智能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积累经验、运用以往经验解决当前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概括能力、抽象思维和适应新环境能力的综合。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和概括等表现出来。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这是因为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教育环境与社会实践不同的结果。遗传赋予个体智能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实际发展和有效地发 ...
第六节 意识障碍 意识一词,在哲学、心理学、医学等不同范畴内,具有不同的含义。医学上,意识不是单一的心理过程和反应,而是一种全脑的功能状态,使人能正确而清晰地认识自身状态和周围环境,并作出适当反应。它是各种心理过程或活动的背景,涉及觉醒水平、注意、感知、思维、记忆、定向、行为等许多心理过程,是人们智慧活动、随意动作、意志行为的基础。意识发生障碍,会累及许多心理过程,因此,在研究病理心理的时候,也需要研究意识障碍。如果意识不受损害, ...
第五节 意志和行为障碍 一、意志障碍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行动的目的并支配自己行动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从人的行为中得到表现,受到人的思维、情感的支持并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受到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意志障碍有:意志增强,表现为病态的自信和固执的行动,多见于有妄想的精神病人。意志减弱,表现为缺乏主动性、进取性,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瘾癖。意志缺乏,表现为缺乏要求或打算、生活被动、处处均要别人督促,见于晚期精神分裂症与痴呆。犹豫不决,表现为 ...
第四节 情感障碍 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对事物采取各种不同的态度,产生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如喜悦.悲伤.惊恐.愤怒.不满.欣赏.同情.失望等。称为情感(affect)。情感的性质与个体的生理需要能否获得满足有关。在沙漠中没有水喝所产生的紧张不安的感觉,就是因为人体对水的需要未能满足的缘故。满足了就会产生愉快舒适的体验。同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或本能活动(如饥、渴、性活动)有关的内心体验,多伴有比较明显的躯体方面的变化,称为 ...
第三节 思维障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这就是说,思维过程是利用已知的知识为媒介,不依靠实际物体来进行。同时,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思维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通过联想和逻辑过程来实现。分析指把事物的各个特征加以区分;综合指将事物的各个特性联系成一个整体;比较指将一事物与他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概括指抽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摒弃其个别特点。思维是借助词 ...
第二节 注意和记忆障碍 一、注意障碍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选择性地指向某种目标。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注意障碍表现在强度.范围和持久性方面的改变。个体感到威胁,如疑有重病或认为别人要迫害他时,常表现警觉提高,注意增强。困倦、疲乏、抑郁、往往注意力涣散,难于集中。儿童多动症(MBD)由于脑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障碍,皮层觉醒不足,对皮层下行运动中枢的控制减弱,导致注意短暂、好动不停,虽智能在正常范围,但学习成绩不佳。其基本心理障碍在于注意缺陷。使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第一节 感知障碍 感觉和知觉(两者合称为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人最基心理过程。一个目闭耳塞、不能感受外部刺激的人,是谈不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所谓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则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其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经过综合,借助于以往经验所形成的一种整体印象。 感知受许多因素影响。个体感知的性质和强度,不但与客观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有关,也与个体的生理、心理状态有关 ...
第二节 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变态心理学既然要研究心理变态,那么,首要的问题是怎样判别心理的正常和异常。 我们承认心理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两者有着实质性的差异不能不加区分。我们不能认为坚信自己行动受到“最先进电子仪器控制”,断言“思想被窃听”的人仍处于心理正常范围。因此在正常和异常之间必然存一种界限,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心理正常却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到处适用的绝对标准,心理政党和异常的界限有时随时代的变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第二十二章 概论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概念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它不仅要对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说明其本质和发生机理,以便更好地理解、预测和有效地控制人的行为。 变态心理学是医 ...
第四节 性心理咨询 我国长期以来比较性问题,多年来,鉴于传统习俗的影响,许多有性问题的人常常忍受着自己的痛苦,羞于启齿,也无处倾诉,求治无门,还往往被庸医戕害。在心理咨询逐渐开展的今天,性心理咨询已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一、性心理咨询的方式 大致可分为四类: 1.书信咨询 这可以克服“羞于启齿”的弊端,但也同样存在不能面谈的诸多不便,难以深入探讨问题和给以具体指导。 2.门诊咨询 这是在综合医院门诊中所见到的病例,咨询内容主要为性功能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