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实验基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质粒的分类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修饰酶产生的质粒携带有编码合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修饰酶的基因。 大肠杆菌素质粒(Col plasmid,或称Col因子)携带有产生大肠杆菌素(colicin)酶系基因的质粒,赋予大肠杆菌产生大肠杆菌素的能力。大肠杆菌素(colicin)是一种由E.coli 的某些菌株所分泌的细菌素,具有通过抑制复制、转录、转译或能量代谢等而专一地杀死其他肠道细菌的功能,其分子量约4×104 ~8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菌种保藏方法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菌计数

 1、计数器测定法:  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  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菌保存

1。细菌保存于穿刺培养物中:一般细菌保存于穿刺培养物可以维持两年。具体方法如下:用灭菌接种针挑取分散良好的单菌落,针缓慢穿过琼脂到达瓶底,连续几次,盖上瓶盖拧紧,做好标记。室温下存放于暗处。(最好一点可以将瓶盖放松,在适当温度下培养过夜,再拧紧瓶盖并加封Parafilm膜,室温或最好在4度避光保存)。2。细菌保存于含有甘油的培养物中:(1)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培养物:取0.85ml细菌培养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噬菌体λ载体的构建

  野生型噬菌体λDNA全长约50kb,上有65种限制酶酶切点,除ApaⅠ、NaeⅠ、NarⅠ、NheⅠ、Sna BⅠ、XbaⅠ和XhoⅠ等7种限制酶各有一个切点外,其余都多于2个。有些酶切点在λ增殖所必需的基因区域内。因此,噬菌体λ必须经过改造才能用作载体。现在用的λ载体大都除去了某种限制酶的酶切点。因此,作为载体的噬菌体λ都短于野生型。  噬菌体λ载体有两种类型:①插入型。由于改建后的噬菌体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病毒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病毒学研究中常选用的实验动物有金黄地鼠、小白鼠、豚鼠、家兔、绵羊、禽类、猴等。分离病毒广泛使用的是乳鼠,它对柯萨基病毒、呼吸道病毒和虫媒病毒感染有很高的易感性。 选用实验动物不仅考虑它的易感性,还考虑接种途径,例单纯疱疹病毒的易感动物为家兔、豚鼠,接种途径分别是角膜、脑内和肉趾。 常见病毒敏感动物的选择:病毒易感动物的研究一直是病毒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动物在人类病毒学发展史上起重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凝剂、分血浆袋及采血器的热原质检查

  采用家兔法。亦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异议时用家兔法仲裁。  1 家兔法  按《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进行,判定标准按该规程4.2项要求进行,其抽样方法与注射剂量如下:  1.1 抗凝剂  按家兔体重2ml/kg注射。  1.2 采血器及分血浆器  采血器及分血浆器应有批号,每批抽一定数量进行检查,方法为用100ml氯化钠注射液通过,检查流过液,应无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1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噬菌体效价测定法

一. 点滴法1. 将指定之寄主细菌以液体培养法于适当温度下培养,一般培养16~24小时。2. 取300 μl 寄主细菌悬浮液加入5 ml 冷却至45℃的0.7﹪琼脂培养基中,均匀混合后立即平铺于已凝固的1.8﹪琼脂培养基上,并静置30分钟以上使其凝固。3. 以1% peptone为稀释液,将噬菌体原液做10倍序列稀释,一般稀释至107倍即可。4. 将平板划分为八个区域,以pipetman取不同稀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菌cellulase活性的检测方法

cellulase活性的检测方法很多,包括: 1.棉线切断法;采用Monod 恒温振荡器将缝纫机线(15 支纱) 的一端浸入含有5 ml 酶液的试管中pH 5. 0 40 ℃72 r·min - 1振荡测定纱线切断所需时间以此来得到酶活力。2.滤纸崩溃法采用Monod 恒温振荡器将两片滤纸(1 ×1 cm) 加入装有5 ml 酶液试管中40 ℃72r·min - 1 pH 4. 0 。计算滤纸完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无菌试验培养基处方

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胰酪蛋白胨(或酪素胰酶消化液,以总氮计2000mg)15g酵母浸出粉(或酵母透析液200ml)5g葡萄糖5g氯化钠2.5gL-胱氨酸(或半胱氨酸盐酸盐)0.5g硫乙醇酸钠(或硫乙醇酸0.6ml)0.5g琼脂0.65~0.75g新鲜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或0.2%美蓝溶液0.5ml)1.0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加至1000ml最后pH7.1±0.2 2 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不含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需-厌氧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

  1 菌种  1.1 需氧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2210株),短芽胞杆菌(7316株)。  1.2厌氧菌  生孢子梭状芽胞杆菌(64941株)。  以上菌株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  2 培养基  凡应用于无菌试验的培养基(增菌和试验用)都应进行灵敏度试验。  3 操作  3.1 不应在同一无菌操作室内同时操作2个菌株。  3.2 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经30~35℃培育一定时间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霉菌无菌试验培养基灵敏度试验法

  1 菌种  白色念珠菌、腊叶芽枝霉,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  2 培养基  凡应用于霉菌无菌试验用的培养基都应进行灵敏度试验。  3 操作  3.1 操作霉菌的无菌室应与其他无菌室隔离,有2个以上菌株试验时,不应在同一无菌操作室内同时进行。  3.2 将菌接种在土豆培养基上,20~25℃培养5~7天后用灭菌生理盐水洗下菌苔,移入装有玻璃珠的大管中将孢子打散,经装有脱脂棉注射器过滤。将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Ⅴ.培养基的制备

Ⅴ.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是人工地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的需要配制而成的一种混合营养基质,用以培养或分离各种微生物。因此,营养基质应当有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   一、按成分的不同分   1.天然培养基   主要成分是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十六 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二、基本原理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是:(a)细胞不变形;(b)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   霉菌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

实验十五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酵母菌子囊孢子(ascospore)的观察方法。  二、基本原理  酵母菌的子囊孢子生成与否及其形状,是酵母分类上的重要依据。一部分酵母菌只有当它在最适条件下,才能观察到形成的子囊孢子,不同种属的酵母菌,形成子囊孢子的条件不同。葡萄糖-醋酸盐培养基特别有利于酿酒酵母子囊孢子的形成。本实验用生长在此培养基上的酿酒酵母为材料,进行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实验十四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一、目的要求  1.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2.学习掌握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染色方法。  二、基本原理  酵母菌是多形的、不运动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已有明显的分化,菌体比细菌大。繁殖方式也较复杂,无性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仅裂殖酵母属是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通过用美蓝染色制成水浸片,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放线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十三 放线菌形态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二、基本原理   和细菌的单染色一样,放线菌也可用石炭酸复红或吕氏碱性美蓝等染料着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玻璃纸具有半透膜特性,其透光性与载玻片基本相同,使放线菌生长在玻璃纸琼脂平皿上,然后将长菌的玻璃纸剪取一小片,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即可观察到放线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菌细胞壁的染色法和细胞质膜的观察

实验十二 细菌细胞壁的染色法和细胞质膜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学习掌握细菌细胞壁的染色法。   2.利用质壁分离法观察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质膜。   二、基本原理   细菌细胞壁很薄,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为20—30nm,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为10—13nm。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肽聚糖,它与染料结合的能力差,不易着色,在细菌的染色过程中,一般情况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富尔根氏核染色法

实验十一 富尔根氏核染色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富尔根氏(Feulgen)核染色的原理及方法。   二、基本原理   富尔根氏核染色法是根据席夫氏(Schiff)试剂进行的反应而建立的。席夫氏试剂含有碱性复红和亚硫酸,碱性复红与亚硫酸结合后,失去醌式结构而变为无色,当DNA经酸作用后生成的醛化合物与席夫氏试剂结合后,使醌式结构恢复,合成一种带紫红色的碱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鞭毛染色法及活细菌运动性的观察

实验十 鞭毛染色法及活细菌运动性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细菌鞭毛染色的基本方法及观察细菌鞭毛的着生情况。   2.学习用压滴法和悬滴法观察细菌的运动性。   二、基本原理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一般细菌的鞭毛都非常纤细,其直径为0.01—0.02μm,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限度以外,故需要用特殊的鞭毛染色法,才能看到。鞭毛染色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