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受 perception

  所谓感受,就是指对现时环境中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变化有所知觉。环境刺激经感觉器官被生物体所感受,但这种感受并不是对环境刺激的被动的反应,感觉是具有对具体感进行综合的意思,是具有独特的时、空结构的多维机能。也就是由于较局部感觉具有更为广泛的刺激分布状态,特有的神经系统的性质,个体的生理和情绪状态,先验效应等条件所给予的影响,所以作为整体统一所感受的事物现象,即使是同一的,而因生物体的种类、个体和场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染infection

  微生物侵入生物体内,作为其进行繁殖的一种途径,一般称为感染。病理学上,则是指病原微生物而言,但能否因此而引起病症,是取决于寄主生物体的抵抗力和菌的毒力的复杂的相互关系。由于感染而寄主多发生生理障碍,但不一定发生明显的症状,其不带来病变者时,称为不显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缩写MOI或moi。即吸附于细菌上的噬菌体数与培养中的细菌数之比。假如平均感染复数为m时,而随机地产生对噬菌体的吸附,则为mr·e-m/r!由此可得r个噬菌体的吸附菌的比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染性核酸infectious nucleic acid

由病毒质粒(或者感染细胞)中所分离出的具有感染性的核酸。通常,它的感染率远比完整病毒质粒为低,但感染后的最终产物则是完整的病毒质粒。吉尔(A.Gierer)、施拉姆(G.Schrarmm)和弗伦克尔-康拉德(H·Fraenkel-Conrat,1956)是最早得到具有感染性的烟草花叶病毒RNA,其后又成功地从各种RNA病毒、DNA病毒中进行了提取。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决定病毒的自我增殖和遗传性状的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染中心infective center,infections center

  形成一个噬菌斑的实体。一个噬菌体粒子和感染菌的一个细胞,都各自形成一个噬菌斑,因此都可以成为感染中心。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受器 receptor

  这一术语虽相当于古典生理学的感觉器(senseorgan),但排除了“自觉”的涵义,是一个新创造的名词。它是作为动物体接收外界刺激信息的门户的特殊构造的总称,可以有细胞器(如眼虫的眼点)、单细胞(如网膜细胞)和器官(如脊椎动物的眼)等几个水平,但最近多被用于对单一细胞的场合。在前两种情况下有时虽也使用“感受体”一词,但一旦涉及到有关化学感受细胞表膜上的感受体蛋白(rece-ptor prote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受器电位 receptor potential

感受器由感觉刺激引起的渐变的非传导性的电位变化。如果由于这一电位变化而在神经纤维产生向中的冲动,则特称为发生器电位。据有的研究者认为,感受器电位指的是感受细胞群的群体反应(mass re- sponse),例如由光照射视网膜而产生的ERG,当声音刺激时于耳蜗看到的微音器电位等,而发生器电位则指的是以单个感受细胞记录的非传导性、渐变的(模拟性)电位。相反,有的研究者把ERG和微音器电位这样的感受细胞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受野 receptive field

  在感觉的接受面,特别是眼的网膜面,局部的感觉刺激(在网膜上是光)能使给定的单一感觉神经纤维发生反应,即神经冲动的区域。由哈特兰(H.K.Hartline,1940)在蛙视网膜上用小光点照射法进行研究而命名的,其大小依赖于刺激光的强度,在阈剌激时,仅限于最敏感的中央的一小部分,强度为102—104倍时,面积扩大2倍(直径约1毫米)。在感受野内部,就缩短神经冲动的潜伏期或增加频率而言,照射面积和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温期tempetature sensitive period

  生物的性状,在发生中的一定时期,以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温度的接触为条件才能出现,此期间称为感温期。感温相、感温阶段(thermostage)等词也有大致具有相同的意义。植物的春化阶段就是这样。动物感温期的例子有蚕的黑蛹性,这种黑蛹性在吐丝终了以后一直到化蛹数小时前的期间,如果不遇低温就不能出现。另外,蚕的化性显著受催青中的温度和光线的影响,但此影响仅出现在胚胎出现胸肢以后,在此以前而不受任何影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温性thermonasty

  亦称感热性。系指生物对温度变化的感应性。郁金香和番红花的花被开闭运动对温度很敏感,升高或降低摄氏1度都会引起花被的开闭运动。运动区位于花被基部,长度约为花被全长的1/4—1/6,温度的上升或下降可分别引起花被内侧和外侧生长速度的增加,大约在30分钟内因生长速度的提高(温度系数Q10值,前者为20—30,后者为0.1—0.2),而引起花的开闭。然后再在新的温度下作均衡生长(Q10=2—5)。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性 nasty

  在植物器官的弯曲运动中,与向性不同,其运动方向是决定于器官的构造和生理的非对称性,而特别是决定于植物的背腹性,这种性质称为感性。因而对刺激因素的空间变化没有反应,而对其强度的变化则可进行反应。如叶的上下运动和花的启闭运动等的生长运动(感性生长运动)和膨压运动(感性膨压运动)都明显地是属于感性。根据刺激种类的不同,可分为感温性、感光性、感触性、感振性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药性 chemonasty

  感性的一种。亦称感化性。是基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发生的生长运动。例如在毛氈苔捕虫叶的分泌毛顶部(感受部位)滴上一小滴蒸馏水,分泌毛并不发生卷曲,但滴上一小滴蛋白质或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的溶液时,则能发生卷曲。在作为刺激物的无机盐中,以磷酸铵的效果最为显著,含4微克的小滴就足以引起反应。捕虫叶中心部分的分泌毛,在受到化学刺激时,其周围的分泌毛也表现有感药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夜运动 nyctinasty,nyctinastic movement

  呈有日周期的叶片的上下运动和花的开闭运动,称为感夜运动。由于白天和夜间叶片和花被的弯曲不同,亦称为昼夜运动。由感光性和感温性,特别是前者引起的生长运动和膨压运动,在很大范围内可能是由于体内的内在节律(endogenous rhythm)引起的,而光和温度的变化只不过是控制着这种节律而已。因此,即使把植物转移到持续不变的环境下,一日的周期运动,在数日内仍有所表现。例如,豆科、酢浆草科植物叶的膨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应器inductorium

  在刺激主理学中,为获得电刺激,最近多使用电子学的刺激装置。而很早以来所用的一种装置,是感应线圈的一种,但近来已不大使用,大多为真空管和半导体的刺激装置所代替。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应运动 paratonic movement,stimulusmovement

  在植物运动现象中,除了纯机械引起的干湿运动和弹力运动外,感应运动可以理解为细胞对刺激的反应。从受刺激到运动的出现,其机理的详情尚不清楚,但作为反应运动,是与生长运动、膨压运动和移动运动有所区别的。另外,感应运动的方向是由刺激源方向决定的定向运动(向性和趋性),而不同于与刺激方向无关只决定于器官构造的感性。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震性 seismonasty

  植物体因振动的刺激而引起的感性运动而言。非常轻微的接触或液体、气体对局部的压迫以及温度急剧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刺激,这种现象亦称为感震运动,具有这种性质的植物称为敏感植物(sensitive plant)。在自然状态下,由运动器官直接接受刺激,可能是运动器官的运动细胞,由于刺激而引起变形的关系。还有,象捕虫草(Dionaeamuscipula)和貉藻,分化着的感受细胞,因刺激而产生的变形是属于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干stem,trunk

  管水母类中连接构成群体各个员的管状部分、相当于水螅芽体群体的共肉,也相当于由受精卵最初发生的个员的柱状部。内腔是胃水管系的一部分,成为各个员间营养、排出物和水的通道。泳钟、生殖体、营养体、感觉体、保护层、触手等组成的个员群,以一定的间隔附着于此干上,称为干群。还有,干群之间其没有个员的干部称为节间群(inter- nodium)。僧帽水母属(Physalia)和帆水母属(Velella)等的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干体 stem body,pushing body

  K.Bělar(1929)将有丝分裂后期的纺锤体的中间区(interzonal region),即子染色体群之间的部分称为干体。他曾提倡一种干体学说,即由于干体的伸长,可使染色体向两极移动。但现在已弄清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是由于着丝粒丝牵引所致。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Okazaki piece

  在DNA双链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在复制点附近新合成的与亲代DNA链互补的DNA片段。是冈崎令治等(1966)首先发现的。在大肠杆菌约为1千- 2千核苷酸的长度。DNA聚合酶只使脱氧核苷酸在5′→3′的方向重合。而半保留复制在5′→3′方向重合的同时,在3′→5′方向的重合也是不可缺少的。此矛盾由冈崎片段的发现,以及在其基础上的不连续复制模式而解释了。在复制点,如图所示,首先由DNA聚合酶的作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冈瓦纳大陆Gondwana land

  由E.Suess命名的古大陆。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包括南美、中南部非洲、印度半岛、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达斯马尼亚等地,有从石炭纪到侏罗纪形成的约八千米厚很相似的陆相层,其中含有同样的植物区系(如Glossopteris),而且被认为是一块连续的大陆,定名为冈瓦纳大陆。从南极和其他地方发现Lystosaurus(水龙兽)的分布等也可作为证据。二叠纪时这个大陆上广泛地发展着冰川,各地都有冰沉积层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