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参类的呼吸树附着点附近,突出于体腔内的多数细管。感受刺激则反转而经肛门向外界射出。富于粘液性,可认为是一种防御器官。
指同一个体各器官间的相关变化现象。这种现象也称为相关或结合(association)的原则,是顾维尔氏在研究化石动物时提出的,因此特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但是化石奇蹄类爪蹄兽科(Chalicotheriid-ae)也具有有蹄类的齿和钩爪,所以不好说这个原则可成为研究的指导原理。 ...
H2NCONHCH2CH2CH2CH(NH2)COOH。是大获了·右贺太郎等(1914),从西瓜榨汁中分离到的物质。以后由和田光德认出它是氨基酸的一种,以游离态存在于葫芦科植物的种子中,并不是蛋白质的成分。与精氨酸、鸟氨酸等一起,作为尿素循环的中间体而起着重要作用。 ...
1954年根据苏必利尔湖岸沉积岩中部分布的Gunflint chart(约19亿年前)发现的。从其具有隔壁的薄藻丝来看,很象现在的丝状细菌和蓝藻;有的象细菌、单胞蓝藻、蓝藻的繁殖孢子,还有的不象任何现在的生物,包括多种起源的球状体,以及类缘生物不明的星状体和伞形、降落伞形的形体。在所检出的8个属12个种的化石中最普通的有4个属、5个种的细丝状结构的藻类。Gunflint植物群与南非的Fig T ...
亦称亚氨基脲或氨甲酰胺。易溶于水和醇,水溶液而作为一元碱而起作用。少量存在于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的苗和甜菜的汁液中。在人尿中也能找到少量,但在尿毒症时可增加数倍。据认为是尿毒症症状的原因之一,投予时可呈现尿毒症样中毒。系一种肌肉毒,可使神经末梢兴奋,另外可作为钙的颉颃剂而起作用。其盐酸盐是类似尿素作用的蛋白变性剂。 ...
具有磷酸结合于胍基结构的化合物之总称。已知天然的物质有磷酸肌酸与磷酸精氨酸,可作为磷酸原而起作用。在生物体内作为高能磷酸键起贮存能量的作用。
肌酸合成的中间物质。在生物体内由精氨酸的眯基与甘氨酸合成,进一步接受甲基转移生成肌酸。如果与稀盐酸长时间煮沸,或与浓硫酸温育,能定量地生成胍茎乙内酰胺。
亦称低(聚)核苷酸。是少数的核苷酸以磷酸二酯键聚合的化合物,在核酸的酶解的过程中作为中间物质而形成的。根据其在酸或乙醇中难于沉淀的性质与多聚核苷酸相区别,但这并不是很严密的区别。
系环节动物门之一纲,为蚯蚓类。体长,横切面呈圆形,少数种类背腹扁平。身体具体节,内外均很明显,体腔被隔膜间隔。无疣足。刚毛远比多毛类少,构造亦简单,按一定的排列形式,直接着生于各体节的体壁上。无触手、触须和鳃(尾鳃蚓和蛭形蚓等例外)。几乎全为同律体节,头部和尾部分化不明显。口开于体前端腹面,无颚。肛门位于身体后端,少数具吸盘。雌雄同体。生殖腺1—2对,位于体前方的一定体节内,精巢位于卵巢之前方 ...
(1)相乘定律:独立事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影响的事件。独立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分别出现的概率乘积。以公式表示如下:P(A·B)=P(A)×P(B)例如掷硬币,第一次出现正面的机会是1/2,第二次掷出现正面的机会也是1/2,现在要问两次都出现正面的机会是多少?那么就可用相乘定律:P(A·B)=P(A)×P(B)=(1/2)×(1/2)=1/4 (2)相加定律:相加定律适合于互斥事件( ...
为氧化磷酸化能量转移的抑制剂之一,与质子泵(H ATP)的Fo部分(膜内H 透过的部分)结合,可特异地抑制H 的运输,所以也抑制ATP的合成和分解。为醇溶性的结晶,淀粉酶产色链霉菌为(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s)所产生的抗生素。寡霉素A、B的分子式分别为C45H74O11和C45H72O12。对细菌的氧化磷酸化无抑制作用。 ...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既有独立事件又有互斥事件,则称为组合事件。如掷两次硬币,问出现同样图案的机会是多少?这两个事件既是独立的,两次掷互不影响,又是互斥的,因同样的图案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只要求相同,这样就存在着同是正面或同是反面的问题。P=1/2×1/2 1/2×1/2=1/2:也就是说得到同是正面或同是反面的机会为1/2。 ...
又称低聚糖。是由2个以上、约10个以内的单糖以葡糖苷键连结而构成的糖之总称。根据单糖的数目分成二糖、三糖、四糖、五糖、六糖等。目前只知道,其中以游离状态存在而起着独特机能的糖,有乳糖,海藻糖,蔗糖等有限种类的二糖和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棉子糖、水苏糖等寡糖。天然的寡糖大部分为存在于高等植物的糖苷、动物的血浆糖蛋白和糖脂类等中,作为具有比较复杂构造的生物体成分的构成因子而起作用。参与这些生物体成分 ...
以特定的几个属(通常属于一个科的)的生物为食物的动物。例如以十字花科的几个属为食饵的粉蝶的幼虫等,都属于寡食性动物。
I.M.Kerr等(1978)在干扰素处理过的细胞提取液中发现的酶,在双链RNA和ATP的存在下,催化合成普通核酸中见不到的具有2'-5'磷酸二酯键的寡核苷酸(P)PPA2'(P5'A)n,即2'-5'- 寡腺苷酸合成酶(2-5A)。在各种细胞和组织中均可发现此酶的活性,在经过干扰素处理后活性显著上升,2-5A可以活化RNA分解酶,从而分解mRNA,据此可以抑制非细胞系的寄主和病毒的蛋白合成。 ...
又称为寡肢期。在贝尔莱赛的学说中,指昆虫胚胎发育的一个时期。是继续原足期、多足期之后的一个时期,在此以前的时期,已经明显地区分了头部的6节完全愈合为一体,而腹部的附肢,除尾须外均已退化。所以步行足仅保留胸部的3对。翅、触角、口器等构造也接近完善,复眼尚未生出。 ...
贝尔莱赛学说认为是昆虫的幼虫类型之一,有3对胸足及尾须。表皮坚硬,口器也发达,运动活泼。多见于鞘翅目和脉翅目,亦称型幼虫。毛翅目幼虫也有属于此型的,但形体肥大。可看做是胚胎发育已超过多足期而向腹部附肢大部分退化的寡足期孵化的幼虫。从三爪型幼虫那种特化的活动性幼虫起,到附肢相当退化的近似蠕型幼虫,可以看到随着生活方式而有一系列的连续发育过程。 ...
从广义来讲,是骨间完全连结之意,但从狭义来讲,只是指其中的可动连结的部分。脊椎动物在骨化的同时,形成正式的可动性关节。在成为关节的两骨的相对面上,有薄的透明软骨层,称为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关节的周围,被作为骨膜的延续的结缔组织膜所包围,这称为关节囊。其内腔称关节腔。关节囊的内面有所谓滑膜的薄膜,不断地分泌出少量的滑液(synovia)于关节腔内,使关节的运动润 ...
由于组成关节的骨、软骨、关节囊和辅助韧带等的病变而引起的关节运动障碍。例如由炎症引起的关节囊肥厚、萎缩和骨折等都可成为关节强直的原因。
亦称胸鳃。即在十足类的鳃室中,位于胸肢与胸部接合处的鳃。它在肢鳃的上方,侧鳃的下方。在一条肢上也有前关节鳃和关节鳃2个并列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