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铁蛋白 ferritin

  是一种含铁的复合蛋白质,存在于脾脏,小肠粘膜,肝脏和红骨髓中。可从这些脏器分离到其红褐色的结晶,含有20-24%的Fe和1.2-2%的磷。并认为Fe是以(FeO·OH)8(FeO·OPO3H2)的组成形态存在的。用连次亚硫酸钠处理,能够把不含Fe的无色蛋白质部分(缺铁铁蛋白)和亚铁分开,得到脱铁的铁蛋白(apo-ferritin)结晶,分子量约48万(由20个分子量为2万4千个亚基组成)。并认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铁特孟氏体 Tiedemann′s body,racemosevesicle

  海星类环管上之间辐部各有1对深红色或褐色的葡萄状小囊,称为铁特孟氏体,它与波里氏囊交错排列。为具复杂褶襞之囊状物,其功能为贮藏体液,并与波里氏囊一样能产生白细胞。也有人认为它与波里氏囊和史蒂威氏器一起属内鳃的一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铁氧还蛋白 ferredoxin

  为含有铁原子和无机硫化物,具有电子传递体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质。褐色,缩写Fd,是L.E.Mort-enson等在1962年从巴氏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分离到的,同年四川邦夫和D.I.Arnon指出,它与光合作用有关系。广泛分布于细菌、藻类、高等植物中。细菌Fd的分子量约6千,植物的约1万3千。铁原子和半胱氨酸侧链的SH基和无机硫结合。使成酸性,就游离出铁离子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铁细菌 iron bacteria

  铁细菌是一种利用分子态氧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利用其能量固定二氧化碳的化能自养细菌。很早已知道加氏铁柄杆菌属(Gallionella)、纤毛菌属(Leptothrix)、鞘铁细菌属(Sideroc-apsa)等细菌的菌体周围积聚着大量的氢氧化铁而受到注意,但认为有固定二氧化碳能力的仅加氏铁柄杆菌属。同时这些菌在中性至偏碱性条件下生长时,对二价铁离子无生物氧化能力,因而未进行代谢理论的研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听斑 auditory macula

  第八脑神经分成两支,其中的一支形成前庭神经(nervus vestibularis)在内耳迷路中进入前庭,更分别进入卵圆囊和球状囊的上皮。此神经末端分布处,有由碳酸钙形成的平衡石在由感觉细胞生出的纤毛之上,呈白色,这部分称为听斑。由球状囊分离出来的壶形结构上的听斑称为壶斑(macula lagenae)。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听(感觉)棍 cordylus,auditory club

  为硬水母类及刚水母类的平衡胞,即所谓触手胞,呈棒状,称为听(感觉)棍。部分软体动物的所谓平衡棍(static club)也是与此相类似的结构,只内皮腔没有平衡石的分泌这一点不同,但有时也同样称为听(感觉)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听侧线系 acoustico-lateralis system

  与高等动物的运动、姿势、平衡有关的内耳前庭半规管和司听觉的耳蜗及低等水生脊椎动物体表常见的侧线,从系统发生上看,可以认为是属于同一系统的机械刺激感受器,把这些总括起来称为听侧线系。同样着眼于迷路时,则称为侧线迷路系。在组织学上,它们的感觉细胞都是有毛细胞(细胞上面有数十根毛),在多数情况下具有多数不动毛和1根运动毛,运动毛显极性。这个毛的运动方向与支配这些细胞的神经纤维的放电反应之间有一定关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听嵴 auditory crest

  亦称听峰、听稜。在内耳半规管膨大部的内部,在与管轴成直角的方向有一堤状构造,称为听嵴。其顶部为有毛细胞所占据,而且由那些细胞所生出的毛集合形成薄膜,这个膜称为壶腹帽。动物体作旋转运动时,由于其加速度的作用,产生半规管内淋巴液流动使壶腹帽变位。由于水平和垂直半规管使兴奋方向不同,在水平半规管向与此相连的前庭卵圆囊的流动对神经起兴奋作用,反方向的流动对神经起抑制作用(Ewald法则)。已由电子显微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听神经 acoustic.nerve

  第八对脑神经。是由内耳向脑传达听觉和平衡觉的感觉神经。这个神经干中含有少数离心性纤维,对上行性神经信息进行控制。到内耳分为二,其中蜗神经(nervus cochleae)起于听器,前庭神经(nervusvestibuli)起于前庭及半规管,二者均各自经由以原始的双极性神经纤维形成的蜗神经节以及前庭神经节而到达菱脑的终止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听觉 sense of hearing,auditory sense

  以在介质(水、空气)中传播的声波为适宜刺激的机械感觉。在系统发生上远比视觉出现得晚,在动物界中的分布也有局限性,但在脊椎动物和昆虫类作为感受外界的感觉,对定位运动和空间辨认占有与视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过对听觉与简单振动觉的区别,仅停留在从感觉器官的结构,特别是从共鸣机制来进行推测。耳(迷路)和鼓膜器官本身也具有发声能力的动物仅限于上述两类,这一事实是很有意思的。哺乳类和鸟类,空气振动以通常的传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听力 auditory acuity,hearing auditory

  指听觉对音强的感受性,用刺激阈(通常用dB表示)的倒数来表示。对纯音的听力和对语音的听力是有区别的。听力可因振动数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在中音附近(人是2千赫兹)听力值最大。听力小的情况称听力衰减,中耳听力衰减以低音部的听力减弱为主,迷路听力衰减则以高音部的听力减弱为主。老年人的听力衰减称为老年性听力衰减(presbyac-usis),是高音部的听力显著减退。完全没有听力的属于聋。此外还有仅对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听小骨 auditory ossicle

  亦称鼓室小骨。是将声音从外耳传递到内耳的小形骨,见于两栖类以上的高级脊椎动物。在两栖类、爬行类、鸟类,鼓膜和内耳相结合的柱状的小骨,称为耳小柱(columella)。哺乳类听小骨由3块骨组成,附在鼓膜上的骨称为锤骨,附在内耳前庭窗的称为镫骨,介于两者之间的是砧骨,横切鼓室,其中镫骨认为与听小柱相同,骨骼间呈可动连接。在听小骨内有鼓膜张肌(下颔神经支配)和镫骨肌(颜面神经支配)分别附着于锤骨和镫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听野 auditory sense area

  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声音频率和强度(均为对数标尺),以上下两条曲线所画出的可听范围称为听野(如图)。下边的曲线表示听阈,在中频区(人的听野在为1000—3000赫兹附近)有极小值。上面的曲线为从音感向痛觉(痛阈)过渡的界线,最高痛阈与最低听阈间差值可约达1014倍。听阈虽有个体差异,但痛阈几乎是相同的。人的语言声占听野近中心的部分(语言范围)。发声与听觉有密切的关系,蝙蝠除一般的鸣声外,在飞翔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停进飞翔 hovering

  指停止在空中一处上的飞翔方式,也称停空飞翔。当在水平方向鼓翼时,翼只在产生升力的角度上搏动,所以无推进力。在鸟类来说将身体以接近垂直的姿势立起,翅膀在对地表面呈水平方向用力搏动。红隼(Cerchneis tinunculus japonicus)、鹗(Pand-ion haliaetus haliaetus)、小鲹刺(Sternula albfronssinensis)、普通翠鸟(Alcedo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停滞期 lag phase

  指细胞自移植于新培养基时起,至开始出现活跃繁殖的这一期间。一般被移植的细胞越是培养后期的,其停滞期越长。其原因是培养后期的细胞群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同步化,而G1期的细胞比例高,进入分裂期需要时间;另外来自原培养期间所受的退行性变化的恢复也是重要的原因。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挺水植物 emerged plant

  生于浅水,其根长于水底土壤中,茎和叶的一部分或大部分长出水面。芦苇、菰沼生藨草(Scirpuslacustris)、香蒲、日本萍莲草(Nuphar japonicu-m)莲等均属于挺水植物。根部伸展是各种各样的,因为对蒸腾的保护作用少,所以耐旱性不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挺水群落 emerging plant,emersed plant

  为河川和湖沼浅水中常见的草本群落之一,由挺水植物所构成。分布水深界限为1.0—1.2米。下游比上游、老龄期湖沼比幼龄期湖沼,在富营养化的地方则形成较密集的群落。组成种与邻近湿地群落相比是非常少的。虽然代表种是芦苇,但是在特别富营养化的水中、比上述情况更深处则形成菰的密集带。群落内部光量甚弱(往往在1/50以下)。几乎没有日本狸藻类的沉水植物,可以看到底栖动物和附生藻类。可因这种群落的发育和植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通堡管 Thunberg tube

  为在没有空气状态下进行酶反应,由T.Thunberg设计的密闭玻璃试管。例如进行脱氢酶的试验时,在主室中放入酶样品与缓冲液,在侧室中放入底物和次甲基蓝(美蓝),在接合处涂上脂膏后把侧室装上,用真空泵把管内抽成真空,然后旋转侧室关闭排气孔,把试管倒置,使室内物质混合开始反应。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通道细胞 passage cell

  指内皮层中即使其组成细胞大多数达到形成厚次生壁时期,但仍然保留着薄细胞壁的细胞。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通量 flux

  在生物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膜的质量称为通量,单位是mol/cm2/sec。物质从细胞膜外流向细胞内的数量称为内向通量(influx),反之称外向通量(efflax),两个通量之差称为净通量(netflux)。通量是由化学能或电化学能、主动输送乃至按照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原则产生的溶液中各种元素流动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所决定的。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