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花由花柄(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一朵花中所有的雄蕊)和雌蕊群(一朵花中所有的雌蕊)6部分组成。从这6部分的形态发生和解剖构造看,可以认为花是一个适应繁殖功能的变态的短枝。因为花柄(梗)是茎的一部分,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在花托上着生的部位是茎的节,各节间距离特别缩短,所以说花是适应繁殖的变态的短枝。上述6部分俱全的花叫完全花,如桃花。上述6部分不全的花叫不完全花 ...
花柄(梗)的顶端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按一定方式着生于其上。通常花托是膨大缩短的枝端,形状多种多样,随植物种类而异(图9)。如木兰花托呈圆柱状,草莓的花托膨大成圆锥状,莲的花托为倒圆锥状,桃的花托(实为花筒)为杯状等。
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总称,位于花萼之内。花瓣数目常与同一花的萼片数目相同或是它的倍数,为一轮或多轮。花瓣的形态和结构与叶片相似,是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质中可含有色体,使花瓣呈黄、橙、橙红或红色。细胞液中多含花色素苷(花青素),使花瓣呈红、蓝或紫色。如果细胞中有色体和花色素苷两者都有,花瓣就呈现各种色彩;若两者全无则呈白色;有的花瓣表皮细胞具乳头状突起,使花瓣表面凹凸不平,经光线折射后花瓣具丝绒般的光 ...
离瓣花冠的一种类型。豆科、蝶形花亚科(如大豆、槐等)特有的花冠,呈蝶形,由大小、形状不等的5片花瓣组成,其中较大而不成对的一瓣,称为旗瓣;旗瓣下面两侧各有一瓣成翼状,称为翼瓣,翼瓣内侧另有一对花瓣,连合作舟状,包在雌蕊和雄蕊群外面,称为龙骨瓣。
一朵花中的花萼与花冠的合称。多数植物花的花萼与花冠俱全,叫双被花,如油菜、蚕豆、蕃茄等植物的花。有的植物只有花萼或花冠一轮的,叫单被花。有的单被花像花萼那样呈绿色,如轮叶王孙。有的植物既无花萼,也无花冠,叫无被花,如杨、柳、胡桃等;有些植物花的花萼与花冠无区别,就统称花被(或花被片),如百合、丝兰等。
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通常是花的最外层。一朵花萼片数目往往因科、属不同而异。萼片多为绿色,呈叶片状,其结构是由含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所以萼片是一变态叶。有的植物花萼大而具彩色,有利于昆虫传粉,如铁线莲;有的植物花萼之外还有一轮绿色瓣片,叫副萼,如棉。一朵花的萼片各自分离,称离萼,如白菜花;彼此联合的称合萼,如丁香花。通常在花开放后萼片脱落,但有些植物花开过后萼片不脱落,直存到果实成熟,叫宿存萼 ...
一朵花的雄性生殖器官,着生在花托上雌蕊的外围,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少数原始被子植物的雄蕊为叶片状,如木兰属;在睡莲花中可看到雄蕊的瓣化过程,说明雄蕊是由叶变态而成。一朵花中雄蕊的数目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原始种类雄蕊为不定的多数,较高等的种类雄蕊数目减少并常有定数。一朵花中雄蕊有分离与联合的变化,多数植物雄蕊分离。有的植物所有雄蕊的花药分离而花丝联合成1束,叫单体雄蕊,如棉;有的花丝联合成2束叫 ...
花序基部苞片的总称。即围住花序基部的一圈或多圈的苞片,紧托着花序。而苞片则是位于花序或花之下一种变形的叶。
一朵花内有雄蕊多枚,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彼此连结成筒状,包围在雌蕊外面。这样的雄蕊称为单体雄蕊。如棉属、锦葵属植物的雄蕊就是单体雄蕊。
每朵花有雄蕊10枚,其中9枚的花丝连合,1枚分离,成二组,如大豆;或每5枚的花丝连合而成二组,如紫穗槐。 ...
每朵花内有雄蕊6枚,其中2个较短,4个较长,如油菜、白菜、萝卜等的雄蕊。 ...
又名:长叶世界爷、红杉、红木杉。形态:本种为树木中之最高者,高达110m,胸径达8m。常绿巨乔木,树皮厚15-25cm,赤褐色,枝平展,树冠圆锥还。叶二型,主枝之叶卵状长圆形,长约6mm;侧枝之叶条形,长8-20mm,基部扭成2列状,无柄,上面深绿色或亮绿色,下面有粉白色气孔带2条,中脉明显,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枝顶叶腋,有短梗;雌球花生短枝顶端,球果卵状椭圆或卵形,长2。0-2。5cm,淡红褐色 ...
形态:落叶乔木,高8-16m,罕达25cm,径可达1。2m;树冠圆锥形。树皮叶扭状长条浅裂,干基部膨大,有膝状呼吸根。枝条稀疏,大枝平伸或斜展,小枝绿色。叶互生,有三种类型:鳞形叶长约2mm,宿存,螺旋头着生主枝上;在1年生短枝及荫生枝上;有条状钻形叶及条形叶,长0。4-3。0cm,常排成2-3列之假羽状,冬季均与小枝同落;雌雄同株,单性花单生枝顶;雄球花圆球形;雌球花卵圆形。球果倒卵形,长2。0 ...
系松科,落羽杉属,又名落羽松。形态:落叶乔木,高达50m,胸径达3m以上,树冠在幼年期呈圆锥形,老树则开展成伞形,树干尖削度大,基部常膨大而有屈膝状之呼吸根;树皮呈长条状剥落;枝条平展,大树的小枝略下垂;1年生小枝褐色,生叶的侧生小枝排成2列。叶条形,长1。0-1。5cm,扁平,先端尖,排成羽状2列,上面中凹脉下,淡绿色,秋季凋落前变暗红褐色。球果圆球形或卵圆形,径约2。5cm,熟时淡褐黄色;种子 ...
形态:落叶乔木,在原产地高大25m;树干基部膨大,常有屈膝状的吐吸根,在低湿地生长者“膝根”尤为显著。树皮褐色,纵裂,成长条片脱落,枝向上展,树冠常较窄,呈尖塔形;当年生小枝绿色,细长,常略向下弯垂,2年生小枝褐红色。叶多钻形,略内曲,常在枝上螺旋状伸展,下部多贴近小枝,基部下延,长4~10mm,先端渐尖,上面中脉略隆起,下面有棱脊,每边有气孔线2~4。球果圆球形或长圆状球形,有短梗,向下斜垂,熟 ...
系柏科,罗汉柏属。又名:美蜈蚣柏。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5m,胸径2m;树冠广圆锥形;大枝平展,不整齐状轮生,枝端常下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对生,在侧方的叶略开展,卵状披针形,略弯曲,叶端尖;在中央的叶卵状长圆形,叶端钝;叶表绿色,叶背有较宽而明显的粉白色气孔带,叶长4~7mm。球果近圆形,径1.2~1.5cm种鳞6~8木质扁平每种鳞有种子3~5粒;种子椭圆形灰黄色两边有翅子叶2。分布:原产日本 ...
系柏科,崖柏属。又名:美国侧柏、美国金种柏。形态:乔木,高20m,胸径2m;树冠圆锥形,老树有板根。鳞叶有芳香,主枝上的叶有腺体,侧小枝上者无腺体或很小。分布:原产北美,品种很多;如‘柱形’香柏cv.Columna:树冠柱形,高4~5m;‘卵圆’香柏cv.Hoveyi:卵圆树冠,高1.5m。习性:阳性树,有一定耐荫力,耐寒,不择土壤,能生长于潮湿的碱性土壤上。生长较慢。用种子繁殖。在美洲广泛用于园 ...
形态:常绿乔木,在原产地高达50m,胸径1m;树冠圆锥形。叶表暗绿色,下面有白色线纹,鳞叶端锐尖,略开展,侧面之前较中间之叶稍长。球果圆球形,径约6mm。种子三角状卵形,两侧有宽翅。分布:原产日本。中国东部、中部及西南地区城市园林中有栽培。习性:对阳光的要求属中性而略耐荫;喜温凉湿润气候;喜湿润土壤,不喜干燥土地。生长速度比日本扁柏快。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在园林中可行独植、丛植或作绿篱用。枝叶纤细 ...
形态:常绿乔木,高达40m,干径1.5m;树冠尖塔形;干皮赤褐色。鳞叶尖端较钝。球果球形,径0.8-1cm;种鳞常为4对;子叶2枚。花期4月;球果10-11月成熟。分布:原产日本。我国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河南鸡公山、江西庐山、台湾省、浙江省、云南省等地均有栽培。习性:对阳光要求中等而略耐荫;喜凉爽而温暖湿润气候;在北京只能生于小气候良好地点,在青岛则生长良好;喜生于排水良好的较干山地,在原产地 ...
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2m,胸径2.5m;树冠狭圆锥形,小枝下垂,树皮灰褐色,叶全刺形,长2-3cm,表面略凹,有2条白色气孔带或在尖端处合二为一,白色带比绿色部分宽,下面有钝纵脊,叶基不下延。球果球形或卵状球形,径6-10mm,果顶有3条辐状纵纹或略开裂;每果有种子3,2年成熟,熟时淡红褐色;种子三角状椭圆形。分布:产于台湾、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