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草质藤本、茎匍匐或攀援,常具分枝或不分枝的卷须。叶互生,通常为单叶,有时为鸟足状复叶,花单性,雌雄同株,少数为异株;花序各式;花托漏斗状、钟状或筒状;花萼5裂、花冠合瓣,5裂;雄蕊3或5,分离或各式合生,花药在3枚雄蕊中常为1枚1药室、2枚2药室,在5枚雄蕊中即全为1室,药室通直、弓曲或S形折曲或多回折曲;子房下位,心皮3,合生,1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瓠果, ...
休眠的种子,得到特定的条件而发生的任何打破休眠的变化过程。有些种子可在干贮中通过,如粳稻种子收获后需经日晒,以促后熟;另一些种子需要在低温(或先暖温再低温或低温与暖温间隔)湿润状态下完成,这种处理称为层积处理(stratification),如苹果、梨、樱桃和山楂等的种子,不同植物的种子,所需时间不同,一般1~3个月。 ...
植物细胞内由膜所包被的一种主要贮藏蛋白质的构造。来源于液泡。多见于种子植物的胚乳和子叶的细胞里。所贮存的蛋白质与构成原生质的蛋白质不同。为细胞代谢的产物,是稳定的、无活性的蛋白质,有的呈一定形态的结晶,称拟晶体,有的呈无定形或圆球形。除蛋白质外,糊粉粒中还含有磷酸盐(肌醇六磷酸钙镁)、水解酶类等。在种子萌发时,贮存的蛋白质又被植物消化利用。谷类作物种于的糊粉粒集中在胚乳的最外面的一层或几层细胞 ...
热带海岸盐沼、泥滩上的常绿灌木和乔木。以红树科植物为主,包括海桑科、棕榈科和马鞭草科的一些植物。都有支柱根,多数种类有呼吸根。支柱根在树干或枝条上形成,向下生长而固定于泥滩中,能加强植株抵抗风浪冲击的能力。呼吸根具有多而大的皮孔和通气的气道。种子在果实未脱离母株前就萌出胚根,其胚根一旦插入泥中,就发育成新植株,这种习性称“胎萌”。我国的福建、台湾和海南岛的部分沿海有红树林,海南岛清澜港还有保护 ...
藻类植物中进化水平较高的一门。 形态构造 藻体都为多细胞。分化复杂,有的呈分枝丝状,有的成薄壁组织状,有的有固着器、茎、叶和枝的分化。细胞具明显的细胞壁,壁由2层组成,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褐藻特有的褐藻胶。细胞中央通常具1个中央大液泡和1个细胞核。色素体1至多个,盘状或不规则形,无蛋白核。除有叶绿素a、c及β-胡萝卜素外,含有大量的叶黄素,其中黄黄质(flavoxan-thin,又称叶黄氧茂 ...
藻类植物中高度进化的一门。 形态构造 藻体一般较小,除少数种类为单细胞和群体外,大多为多细胞。构造复杂,形态多样,有的为简单丝状体,有的形成片状的假薄壁组织体,有的为枝状体。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构成。色素体1至多个,较低等的种类为星状,较高等的类型为盘状或不规则带状。色素体中除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外,尚含有藻红素,部分种类有藻蓝素。因藻红素含量较高,故藻体呈紫红、红、褐等色。藻红素能吸收透 ...
植物体经燃烧后,剩下不能燃烧的灰白色物质。将植物体或器官在105℃下烘干,再在600℃下燃烧,体内有机物即分解,其中的碳形成二氧化碳,氮形成氧化氮,部分硫形成硫化氢及二氧化硫,它们以气体状态丢失,不能燃烧的其它元素则以各种金属的氧化物、磷酸盐、硫酸盐及氯化物等形式存在灰分中。其含量在中生植物一般只占干重的5~10%。不同器官的含量也不同,如草本植物茎和根为4~5%,叶则为10~15%。 ...
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槐叶蘋科,小型浮游植物。生于池塘、水田、缓流的沟渠及静水中,茎细长,被毛,横卧于水中。易断裂成新株。每节3叶轮生,其中上方的2叶绿色,长圆形,漂浮水面,称浮水叶,另1叶细裂如须,变态为根状,悬垂水中,称沉水叶。无根。孢子果簇生在沉水叶基部的短柄上,有大、小孢子果之分。大孢子果略小,内生少数有短柄的大孢子囊。小孢子果较大,内生多数小孢子囊。分布于欧亚各国。我国各地均有生长。 ...
指植物利用或贮藏同化物的器官或部位。例如分生组织、幼嫩的叶子、正在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的胚乳或子叶、块根及块茎等。它们将运来的同化物转变为构成自身的结构物质或转变为贮藏物质。有的器官可由汇变为源,如幼叶在生长过程需要从成长叶片中获得同化物,当其逐渐长大时,就可转变为输出同化物的源。 ...
亦称环剥。将植物茎或枝条的形成层以外部分(包括形成层)剥去一圈的技术。环剥后,切口上下两部分韧皮部中断,但木质部未受损伤。过一段时间后,在切口上方边缘膨大形成树瘤。如果环剥手术在树干进行,根由于得不到有机营养物质,生长发育受到阻碍,最后使地上部分得不到水分、无机营养及必要的活性物质,而导致整株植物的死亡。早在1675年,意大利的马尔皮基(M.Malpighi)就用环割试验证明了叶制造的有机物是 ...
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机械作用的组织。其细胞壁的局部或全部加厚,常木质化,且细胞多排列紧密,因而有很强的抗压、抗张和抗曲挠的能力。植物体能有一定的强度,枝干能挺立,树叶能平展,并能经受风雨或其他外力的侵袭,都与机械组织的存在分不开。因细胞壁的加厚情况及细胞形状等的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两种类型。 ...
也称假膜体。褐藻植物体的一种类型,由许多藻丝粘连在一起形成。是一种比异丝体类型进化水平高的类型。如毛头藻和酸藻。 ...
苔藓植物孢子体及某些蕨类植物幼胚伸入母体(配子体)组织的部分。有吸取养料和固着的功能。 ...
由细胞壁显著增厚、且具不同程度木质化的细胞组成的机械组织。细胞成熟后往往无活的原生质体,成为只保留厚壁的单纯适应机械支持功能的死细胞。根据细胞的形态,可分为:(1)石细胞,多为等径或略为伸长的厚壁细胞,有的具不规则的分枝或呈星芒状。具强烈木质化的次生壁,壁上有许多圆形的单纹孔。单个散生或聚集成簇包埋于薄壁组织中。广泛分布在植物的茎、叶、果实和种子中。有增加器官硬度和支持的作用。梨果肉中坚硬的 ...
由纵向延长、细胞壁不均匀加厚的活细胞组成的机械组织。因其细胞壁的加厚部分多在几个细胞邻接处的角隅部分,故名。细胞常具叶绿体,并有分裂的潜力。细胞壁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的初生壁,具有可塑性,故细胞能随周围组织细胞延伸而扩展,不影响器官的生长。细胞多相互重叠排列成束状、板条状或筒状。是幼嫩器官和草本植物的主要支持组织。多见于草质茎、叶柄及花柄等处近表皮的周缘部分。在叶片中,多 ...
较低等的植物所特有的具有吸收和固着功能的丝状结构。由植物体表面的细胞或基部细胞延伸而成。其外形似根,但结构简单,无真根那样的维管组织和根冠的分化,仅由伸长的单细胞或单列细胞构成,分枝或不分枝。藻类、真菌、苔藓、地衣等具假根。蕨类植物的原叶体也具有假根。 ...
藻类的一门。除少数裸型种类外,大多数具有较厚的由纤维素构成的壁。藻体绝大多数为单细胞,呈圆形、三角形、针状等,目前端和后端常有突出的角。甲藻的细胞壁又称壳。少数种类的壁仅由左右两片组成。大多数种类壳壁具1条横沟(又称腰带)和1条纵沟,横沟位于细胞中央,将壳分成上下两半,纵沟位于下壳腹面,将下壳分为左右两半。上壳及下壳均由若干小甲片组成。小甲片的数目、排列式样因种类不同而异,可作为分类的依据。 ...
植物子房中,胚珠受精后,由珠柄或胎座发育的一种包裹在种皮外面的结构。如荔枝、龙眼果实中肥厚的可食部分;卫矛科植物种子外具有的一种颜色十分鲜艳的、类似于种皮的结构。由于它们都不是由珠被发育来的,故称假种皮。 ...
孢子植物和真菌产生精子(雄配子)的结构。在藻类和真菌多由单细胞构成。在苔藓和蕨类植物由多细胞构成。又称雄器,精子囊。 ...
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卷须分枝。叶互生,鸟足状,小叶3~7,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成圆锥花序,花萼5裂;花冠辐状,淡绿色或白色,5深裂;雄蕊5,花丝合生成柱状,花药不盘曲,2室;雌花子房下位,球形,2~3室,每室2胚珠。浆果球形,径5~6毫米,熟时黑色,内含2枚种子。产陕西南部及长江以南各省区。据近年研究,该植物含有50多种皂甙,其中绞股蓝皂甙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