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裸藻门

裸藻门裸藻门(Euglenophyta)是较低等的一个类群,裸藻门、绿藻门、金藻门及甲藻门中的一些种类,在营养时期具鞭毛,因而有人将它们合称为鞭毛藻类,鞭毛藻的构造和习性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因而人们把鞭毛藻类作为动、植物的共同祖先。1.分类与分布 裸藻门约有40属800余种,大多数分布在淡水中很少有生活在海水中,常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可作为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在夏季,大量繁殖后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蓝藻门

蓝藻门1.分类与分布 蓝藻门(Cyanophyta)植物为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一植物类群。约有150属,1500种,分布很广,从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海洋,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大多生于淡水中或湿地上。2.主要特征 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细胞内原生质体不分化为细胞质和细胞核,而分化成中心质(centroplasm)和周质(periplasm)两部分。中心质相当于细胞核的位置,无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被子植物的起源

被子植物的起源 1.起源时间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白垩纪或晚侏罗纪。根据斯科特(Scott)、马朗(Ba-rghoon)和利奥波德(Leopold)(1960)对以前记述过的化石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发现白垩纪之前未曾保存具确实证据的被子植物化石。此外从孢粉证据来看,同样表现在白垩纪以前的地层中,未能找到被子植物花粉。多伊尔(Doyle 1969)和马勒(Muller 1970)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植物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每个物种又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每一个体都有发生、生长、发育,以至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便称为个体发育(ontogeny)。在植物发育过程中,除外部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外,其内部结构也随之出现组织分化,直到这一分化过程完全结束,才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 所谓系统发育(phylogeny)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物种生物学

物种生物学研究 物种生物学(biosystematics)是Camp 和Gilly 1943 年提出来的。目的是确定自然界分类单元的界限,探讨这些单元的进化关系、变异和进化动力。这里的自然的分类单元即居群(population)。居群感念是物种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其研究主要涉及居群遗传学和繁育生物学的工作,直接相关的领域是细胞遗传学和生态学。在这里,人们感兴趣的不是分类本身,而是进化的机制和过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变异、自然选择和进化

变异、自然选择和进化 1.遗传变异(基因型)有二种来源:突变是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流(gene flue)和重组也是变异的直接来源。Stebbins(1971)认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或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基因流表示居群间的基因交换(杂交产生),而重组带来了新的基因和等位基因,形成新的基因型,由不同个体带来,增加了居群的基因型。 染色体突变包括:多倍体、异倍体和结构变化(含片断丢失、增加、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多数学者认为,古代裸子植物的本内苏铁类(Bennettitales)的两性孢子叶球,最接近于被子植物的花,它的大孢子叶在中间,小孢子叶在下方,二者皆为多数,分离、排列于一个突出的轴上,其外侧包被着不育性的孢子叶。因此认为早期被子植物也具有类似的性状。也就是说,这些性状是原始性的表现。同时,根据被子植物化石,最早出现的多为常绿、木本植物,以后随气体和地质条件的变化,产生了落叶的和草本的类群,由此可确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花程式与花图式

花程式与花图式 1. 花程式:用符号和数字列成公式 表示花的对称性、性别、各部分的数量、组成、连合情况以及位置等性状,这种公式叫花程式(flower formula)。 花的各部分以英文(或拉丁文)的字母来表示。如以∞表示花的某部分组成数目多于10枚或不定数,1234表示组成的数量;0表示某部缺少或不存在(或不写该部分的字母和数字); +表示同一花部多于一轮或一组;( )表示花的某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胚珠的类型

胚珠的类型 常见的有下列数种: 1. 直生胚珠 (atropous ovule或orthotropus ovule):胚珠各部分均匀生长,整个胚珠直立地着生在株柄上,即珠孔、珠心、合点和珠柄处于同一直线上,如荞麦、胡桃胚珠。 2. 倒生胚珠(anatropous ovule):胚珠一侧生长快,另一侧生长慢,胚珠向生长慢的一侧倒转约1800,珠心并不弯曲,珠孔在珠柄基部的一侧,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胎座的类型

胎座的类型 胎珠在子房内着生的位置称胎座。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方式称胎座式(placentation),常见的有6种类型: 1. 边缘胎座(marginal placentation):雌蕊由单心皮构成,子房1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如蚕豆、豌豆等豆类植物的胎座式。 2. 中轴胎座 (axial placentation):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互相连合,在子房中形成中轴和隔膜,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子房的位置和类型

子房的位置和类型 有3种类型 1.上位子房(superior ovary) 子房仅以底部与花托相连合,花的其它部分不与子房相贴生。它又可分2种类型: (1) 下位花(hypogynous flower):子房着生在凸起或平坦的花托上,花萼、花冠和雄蕊群着生的位置低于子房(或在子房的下方),如油菜、稻、玉米等的花。 (2) 周位花(perigynous flower):花托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花瓣和萼片

花瓣和萼片在花芽内排列的方式(花被卷叠式),主要的有: 1. 镊合状 (valvate) 指花瓣或萼片各自的边缘彼此接触,但不彼此覆盖,如茄、番茄等的花。 2. 旋转状 (contorted) 指花瓣或萼片每一片的一边覆盖相邻一片的边缘,而另一边又被另一相邻一片的一边所覆盖,如棉、牵牛的花。 3. 覆瓦状 (imbricate) 和旋转状相似,只是花瓣或萼片的各片中有一片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体细胞杂交

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用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法。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一步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的常用方法是酶解法,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第二步是将两个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放在一起,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人工诱导实现原生质体的融合。常用的诱导方法有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是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3植物

C3植物是指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一个CO2被一个五碳化合物(1,5-二磷酸核酮糖,简称RuBP)固定后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3-碳酸甘油酸),即 CO2被固定后最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三个碳原子,所以称为C3植物。C3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是:叶绿体只存在于叶肉细胞中,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整个光合作用过程都是在叶肉细胞里进行,光合产物变只积累在叶肉细胞中。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光合色素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均不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叶绿素a的分子式为C55H72O5N4Mg,呈蓝绿色;叶绿素b的分子式为C55H70O6N4Mg,呈黄绿色。叶绿素吸收光的能力极强,如果把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可以看到光谱中有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因此,在光谱上就出现了黑线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的矿质代谢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交换吸附后主动运输。交换吸附是在细胞外进行的,主动运输使离子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呼吸作用与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有着密切的联系,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 和HCO3-,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长期水淹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二是无氧呼吸提供的能量少,导致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数量减少而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叶形、叶尖和叶基

1. 叶形(leaf shape) 叶片的形状常以长阔的比例、最阔部分的位置和叶的象形来进行描述。叶形常常有下列几种: (1) 针形(acicular或acerose):叶十分细长,先端尖,如松叶。 (2) 条形(线形或带形linear):叶片狭长,全部的宽度略相等,两侧叶缘几平行,如稻、麦、韭菜和水仙的叶。 (3) 披针形(lanceolate):叶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如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脉序

脉序(leaf venation) 指叶片中叶脉分布的类型。它可分为: 1. 网状脉序(reticular venation) 叶片上有1条或几条主脉,主脉向两侧分出许多侧脉,侧脉再分出许多细脉,相互连接成网状。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大多数属此类型(。 网状脉序又因主脉数和侧枝分支的不同,再分为羽状(网)脉(pinnate venation)和掌状(网)脉(palmate venation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单叶与复叶

单叶与复叶 1. 单叶(simple leaf) 一个叶柄上只生1张叶片的,如棉、油菜、桃等的叶。 2. 复叶(compound leaf) 一个叶柄上着生2~多数分离的叶片,如大豆、蚕豆、紫云英、七叶树等的叶。复叶的叶柄叫总叶柄(common petiole),其延伸的部分称叶轴(rachis);其上着生的叶片称小叶(leaflet),小叶的柄称为小叶柄(petiolu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叶缘

叶缘(leaf margin) 叶缘的变化,常见的有: 1.全缘(entire):叶片边缘平整无缺,如女贞、紫荆、甘薯和稻、麦等的叶缘。 2.锯齿(状)(serrate):叶缘裂成齿状,齿下边长,上边短,如大麻的叶缘。锯齿较细小的,称细锯齿(serrulate),如梨、桃等的叶缘;据齿之上又有小据齿的,称重据齿(double serrate),如樱桃的叶缘。 3.牙齿(状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