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神经节包括尾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尾核、壳核和苍白球统称为纹状体。纹状体具有控制肌肉运动的功能,并与丘脑、下丘脑联合成为本能反射的调节中枢,例如完成行走等本能反射活动。在清醒猴,记录苍白球单个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时观察到,当肢体进行随意运动时神经元的放电发生明确的变化,说明基底神经节与随意运动活动有关。电刺激纹状体的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单纯刺激纹状体并不能引起运动效应;但如在刺激大 ...
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必须通过反射弧的中枢部分。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的传布,不同于神经纤维上的冲动传导,其基本原因在于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布必须经过一次以上的突触接替,而突触传递比冲动传导要复杂得多。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如将微电极插入突触后神经元(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内,可测得静息电位约-70mV。当突触前神经元发生兴奋时,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发生去极化。这种去极化电 ...
箭毒类药物(如丁-南美防己碱、三碘季铵酚等)能与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胆碱能受体。当此类药物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时,乙酰胆碱则不能与受体结合,导致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受到阻滞。此类箭毒类药物称为肌肉松弛剂。琥珀酰胆碱(司可林),能与接头后膜的胆碱能受体结合而导致终板膜去极化,但由于琥珀酰胆碱不易被胆碱酯酶水解失活,因此形成终板膜发生持久的去极化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到轴突末梢並释放乙 ...
化学性兴奋传递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要依靠释放化学物质(乙酰胆碱)来进行的,它与同一细胞上依靠局部电流的作用进行的传导是不同的。单向传递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只能从接头前膜传向终板膜,不能反向传递。因为只有接头前膜处能释放乙酰胆碱,而终板膜只能接受乙酰胆碱的作用。时间延搁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要历时0.5~1.0ms,因此传递过程比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要慢。虽然接头前、后膜相距仅20nm,但传递时需要 ...
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是兴奋传递的化学物质。乙酰胆碱是在轴浆中合成的,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在小泡内,在一定情况下小泡内的乙酰胆碱可以释放入接头间隙,释放时小泡内的物质全部进入间隙,称为量子式释放。在神经纤维处于安静状态时,仅有少数小泡随机地与接头前膜接触融合,通过出胞作用将小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入间隙;由于释放的乙酰胆碱量很少,对接头后膜只引起微弱的去极化作用,不会产生肌细胞的兴奋。但当神经纤维有冲 ...
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来自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接近肌肉时,失去髓鞘并分出若干末梢分支,一般情况下每一分支支配一根肌纤维。因此,一个运动神经元可支配若干根肌纤维。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支配的肌纤维一起构成一个运动单位。在电镜下观察到,神经纤维末梢与所支配的肌纤维之间并无原生质的联系,二者之间有20nm的间隙。神经纤维末梢膜仅与肌膜相接触,称为神经肌接头,它与神经元间的化学突触极 ...
完整性 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下发生功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双向性 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不难理解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绝缘性 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 ...
神经纤维的分类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传导速度和后电位的差异来分类,可将神经纤维分为A、/B、/C三类:A类:包括有髓鞘的躯体传入和传出纤维,直径为1~22μm,传导速度为12~120m/s。根据其平均传导速度的快慢,又可将A类纤维分为α、β、γ、δ四类。B类:是有髓鞘的植物性神经的节前纤维,直径1~3μm,传导速度<15m/s,其后电位的特点是没有负后电位而正后电位较明显。C类:包括无髓鞘的躯体传入 ...
神经干细胞是一种终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其子细胞能分化产生神经系统的各类细胞,干细胞经过不对称分裂产生一个祖细胞和另一个干细胞,祖细胞具有有限的自我更新能力,并自发分化产生成神经元细胞和成胶质细胞等,从而生成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 以往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再生于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就停止了。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的脑组织仍然可不断产生新的神经元,并且证实在人脑组织中同样存在神经干细胞 ...
Temporal summation 时间总和 随着时间连续的突触后电位总和。 Spatial summation 空间总和 突触后电位在神经元表面不同点的总和。 Weighting 加权 Volley 群 指一批快速的输入动作电位 ...
Cable equation 电缆公式 描绘了沿电缆随时间距离的电流扩增 Cable properties 电缆属性 Equivalent circuit 平衡电流 神经元的每一个柱状部分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电流环路模型叫平衡电流。 Axial resistance 轴电阻 Membrane resistance 膜电阻 ...
Guillain-Barre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周围神经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本文就其病因和机制的几种主要学说及其发展作一阐述。一、概述GBS的概念在几十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GBS最早由Guilliain、Barre及Strohl在1961作出具体明确的临床和生物学的特征描述,主要表现为至少一个肢体的 ...
Autoreceptors 自受体 它们定位的神经元有递质释放 Heteroceptors 异受体 它们定位的神经元无此种递质释放 Presynaptic receptor 突触前膜受体 ...
Excitation-secretion coupling 兴奋分泌耦联 神经末端兴奋与递质释放的耦联 Endocytosis 胞吞 Quanta 量子 Neuromuscular junction 神经肌肉节点 Miniature endplate potentials(mepps) 微终板电位 Endplate potentials 终板电位 Quantal size 量子大小 ...
Nicotinic 烟碱的 Senven transmembrane segments(TMⅠ-TMⅦ) 七次跨膜结构 Hetero-oligomers 异聚体 Allostery 变构效应 一个分子结合到一个受体使得另一个分子的结合更容易。 Benzodiazepines 苯二氮 Barbiturates 巴比妥 ...
Cyclic adenosine-3’5’-monophosphate(cAMP) 单磷酸环化腺苷酸 Protein kinase A 蛋白激酶A Phosphodiesterase 磷酸二酯酶 Desensitize 不敏感化 Arrestin 捕获子 Phosphatidyl inositol-45-bisphosphate 磷酯酰二磷酸肌醇 Diacylglycerol(DAG) ...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在突触体记录的的去极化,通过几个突触的激活引起。 γ-Aminobutyrate(GABA) 伽马氨基丁酸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Microiontophoresis 微离子电泳 这种技术允许将精确的离子化分子通过微管传送入神经元表面。 ...
Va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s 压力依靠的钙离子通道 Superfamilies 超家族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receptors 配体离子通道受体 Ionotropic receptors 亲离子受体 G protein-linked receptors G蛋白耦联受体 Metabotropic receptors 亲 ...
神经细胞无论是在记忆感觉以前和以后,都是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也就是说神经细胞内在没有接收到刺激信号时,是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起码不能发生影响记忆的化学反应,否则就必然丢失已经记忆的感觉。然而神经细胞记忆的感觉之间进行比较,又只能通过化学反应的途径。从人类大脑中只要存在少量於血,就会严重妨碍大脑功能的脑溢血病例,就可以证明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之间是紧密的接触在一起的,根本不可能存在相对运动,也就是说如果 ...
动物在愿望指挥下进行的活动,对目标物体产生作用的同时也通过进行作用的方式方法,表达出了对目标物体的感情,例如父母喂养子女的同时就表达出了对子女的亲情;成年子女帮助自己的父母就表达出了对父母的亲情;对异性同伴的关心和爱抚就表达了爱情;对物资财富的寻找和占有就表达了对物资财富的喜欢之情;对对自己伤害者的憎恨和打击就表达了敌情;对灾难的恐惧就表达出了厌恶之情等。所以作用的方式方法和感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