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半身不遂。由于大脑皮质、皮质下、内囊、脑干及上部颈髓等部位的损害所造成的一侧上下肢运动障碍。偏瘫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突然发生的偏瘫多由脑血管疾患、脑肿瘤出血、颅内血肿及癔病等引起。逐渐进展的偏瘫多见于脑肿瘤、脑脓肿、硬膜下血肿等。伴有脊髓症状的偏瘫多见于脊髓肿瘤、颈椎病等。主要表现为偏瘫的几种常见病如下:(1)脑血管疾病: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 ...
第七对脑神经,属于混合神经。在脑桥和延髓之间出脑,穿过颅底的骨管出颅后转向前,穿过腮腺交织成丛,再发出数支放射分布于面部表情肌。面神经由粗大的运动根和细小的中间神经(感觉根)组成。包含3种主要纤维成分:躯体传出纤维起于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中下部,其轴突支配表情肌的运动;内脏传出纤维起于脑桥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网状结构内,属副交感节前纤维,节后纤维布于泪腺、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腭粘膜腺,为控制腺体分 ...
第一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人的嗅神经始于鼻腔的嗅粘膜。嗅细胞的中枢突先在粘膜内合并交织成丛,再由丛合成15~20条嗅丝。嗅丝离开嗅粘膜,向上穿经筛骨板的小孔进入颅前窝,终止于嗅球。嗅细胞既是嗅觉的一级传入神经元,又是嗅感受器的接受细胞。嗅神经元髓鞘,其表面包着由硬膜和蛛网膜形成的双层“套鞘”。颅内蛛网膜下腔可循此鞘下的间隙延至嗅粘膜。因而有些颅压增高的病人,也可能出现自鼻腔外漏脑脊液的情况。颅前 ...
第10对脑神经。在人体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的神经。自延髓发出,在颈部走行于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之后,在胸腔走行于肺根之后,然后随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腹部。迷走神经在颈、胸、腹部都发出许多分支,分布于呼吸道、心、肺、脾、肾、胰、肝及胃肠道等处。这些分支中有副交感神经成分,控制内脏活动;也有感觉纤维控制内脏的感觉。还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分布于喉粘膜及喉肌,控 ...
又称自主神经或内脏运动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的支配内脏、心血管及腺体的传出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其结构区别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特点是,神经元的轴突自中枢发出后不直达效应器,兴奋从中枢到效应器之间的传递,是由两个神经元完成的,两者之间有一个神经节。一个节前神经元可和多个节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在脑干和脊髓的胸腰段和骶段。由中枢发出的神经纤维叫节前纤维,由神经节内神经元发出的纤 ...
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s)出现在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中。研究人员在8月出版《自然-免疫学》上说,nAChRs能启动一个可关闭免疫细胞发炎机制的程序。这种触发器可用于防止发炎。新工作进一步提供证据表明: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有密切关系。巨噬细胞是免疫细胞,它能产生大量的蛋白质和化学物质从而引起发炎效应。Wouter de Jonge和同事发现,触发巨噬细胞上的nAChRs能启动细胞中名为Jak2和 ...
当雄性龙虾冲突时,失败者会记住打败他的胜利者,当以后相遇时,失败者会主动避开。波士顿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这种记忆的机制。这种机制在于龙虾的对气味敏感的触角上的体毛上的化学感受器觉察到了尿的信息激素。当研究者把触角上的体毛去除后,当以前决斗过的龙虾再次相遇时,前次的失败者仍然会再次向胜利者发起挑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相关文献:J. Exp. Biol. 208 2865−2872 (2005) ...
当神经干细胞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分裂时,会分裂成两个新的干细胞或者一个干细胞和一个神经细胞。任何细胞在分裂之前,细胞骨架都会形成一个纺锤体,哈佛大学的Kamon Sanada 和 Li-Huei Tsai在小鼠实验上证明,纺锤体的取向确定了母细胞是否会分裂成神经细胞。他们也找出了控制纺锤体取向的细胞内的小分子——G蛋白的βγ 亚基和他们的活化剂AGS3。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相关文献:G Protei ...
科学家在安慰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发现来自于痛觉和镇痛(pain and analgesia)研究领域。现在,安慰剂效能的评价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模型,如可以用它来探索大脑-身体的相互关系。由安慰剂启动的神经活动的作用机制与药物产生的效果相类似。这项神经生物学方面的新进展可以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安慰剂作用后引发在脑中的生化过程(假定通道))感兴趣的网友可 ...
General Methods Overview · Electrophysiology Overview ·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 The Electroretinogram ERG by Donnell Creel (University of Utah) ·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 ...
一、名词解释 1. 膜片钳 2. 后负荷 3. 横桥 4. 后电位 5. Chemical-dependent channel 6. 兴奋—收缩耦联 7. 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 8. 钙调蛋白 9. 内环境 10. Channel mediated facilitated diffusion 11. 正反馈及例子 12. 电紧张性扩布 13. ...
用碳酸银浸镀法显示的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小的一种胶质细胞。细胞体呈细长或椭圆,从胞体发出细长而有分支的突起,表面有许多小棘突。常规染色见核细长或三角形,染色较深。电镜下小胶质细胞染色深,核扁平或锯齿状,胞质内溶酶体较多。小胶质细胞数量少,约占全部胶质细胞的5%。此细胞是定居在脑内的吞噬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其抗原性增强,形态伸展,功能活跃。小胶质细胞在脑内各部分均有分布,在灰质中的数量比在白 ...
在银浸染标本中,少突胶质细胞比星状胶质细胞小,其突起也较小而少,呈串珠状,故被称之为少突胶质细胞,但是现在用特异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的少突胶质细胞,其突起并不少,而且还有许多分支。根据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布和位置可分为三种: ①束间少突胶质细胞(interfasicular oligodendrocyte),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的神经纤维束之间,成行排列,在胎儿和新生儿时期含量较多,而在 ...
星形胶质细胞是哺乳动物脑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细胞,也是胶质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用经典的金属浸镀技术(银染色)显示此类胶质细胞呈星形,从胞体发出许多长而分支的突起,伸展充填在神经细胞的胞体及其突起之间,起支持和分隔神经细胞的作用。细胞突起的末端常膨大形成脚板(footplate)或称终足(endfoot),有些脚板贴附在邻近的毛细血管壁上(图1-2),因此这些脚板又被称为血管足或血管周足,靠近脑脊髓 ...
大脑皮层神经元具有生物电活动,因此大脑皮层经常具有持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自发脑电活动。如果在头皮上安置引导电极,通过脑电图仪可记录到皮层自发脑电活动的图形,称为脑电图。在动物中将颅骨打开或在病人进行脑外科手术时(为了诊断需要),也可将电极直接安置在大脑皮层表面,能记录到同样的皮层自发脑电活动,称为皮层电图。在头皮不同部位引导的脑电图,它们的波形和频率基本相似,但也有区域的特点。在不同的条件 ...
抗抑郁剂(antidepressant)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奏效,但是它们在停药后几个月内仍具有药效。Tsankova等人对此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分子机制,就是压力(stress)和抗抑郁剂丙咪嗪(imipramine)可能会或多或少地通过诱导染色质的修饰,来影响基因的表达。 MDD(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编者译:主要抑郁症)是大脑紊乱中最常见的一种,美国统计该国人一生 ...
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如果只有非条件反射是无法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的。可以设想,机体不能只依靠食物掉入口中才引起吃食动作,更不能只在身上遭受伤害时才引起防御动作。实际上,在生命活动中,单纯的非条件反射是不存在的;机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所以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相比,前者的数目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和男性胚胎的发育,以及和睪丸形成关系密切的基因,和脑部发生退化,导致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的发生,有直接相关的证据,而这个结果,足以解释临床上,这类退化性的疾病多发生在男性身上的原因。 根据相关的研究内容显示,早在1990年代,英国的科学家就发现一个活动于睪丸里,称为SRY的基因,会辅助男性性别的决定与胚胎的发育, ...
人身上一个狂耗能量的器官就是人脑。这个耗葡萄糖量大的器官尽管仅约占全身体量(body mass)的2%,但是却在人体静止状态下,消耗总能量的20%。脑对能量的需求很可能羁绊住了它的进化脚步,也阻碍住了科学家们研究布线图案(wiring pattern)、信号编码和神经元突触特性的进度。 在本期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中,Attwell和Gibb探讨了可用能量如 ...
调节内脏功能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内脏器官一般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但少数器官例外,只有交感神经支配。例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和肾上腺髓质就只有交感神经支配。在具有双重神经支配的器官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其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例如,对于心脏,迷走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对于小肠平滑肌,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