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的模型是在动物身上复制临床不同的症候,以不同的证型表现出来。 一、阳虚模型 肌注醋酸氢化考的松,口服地巴唑,羟基脲或手术切除双侧肾上腺。 二、阴虚模型 喂饲甲状腺片、皮下注射L-甲状腺素钠盐,人工高位小肠侧瘘手术。 三、脾虚模型 喂饲含大黄、玄明粉、番泻叶的低蛋白饮食,或皮下注射利血平。 四、寒证模型 三联疫苗腹腔注射,口服寒凉泻。 五、热证模型 口服或注射温热 ...
一、脑瘤模型 可用甲基胆蒽等化学致癌埋于皮层,或用肿瘤移植的方法复制脑肿瘤。 二、脑卒中模型 常用显微手术结扎大鼠、猫、狗的大脑中动脉和将自凝血块注入颈内动脉,引起梗塞。 三、癫痫模型 家兔肌肉注射马桑内酯或噪音刺激大鼠等方法常用作复制癫痫模型。 四、脑水肿模型 于颈内动脉内注入伤寒内毒素制作急性模型或外力作用引起外伤性脑水肿。 ...
一、病毒性肝炎模型 常用方法是注射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复制乙型肝炎模型。胆大部分实验动物对甲型肝炎病毒不易感。我国已有报导红面猕猴、恒河猴、人及野生树鼩种毒后出现人甲型肝炎现象。近年来发现某些鸭肝炎病毒的特征与人肝炎病毒十分相似,故用鸭作为人肝炎模型也开始增多。 二、免疫性肝炎模型 慢性或迁延性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着抗肝细胞成分抗体。1959年国外有人用肝组织悬液加弗氏佐剂免疫豚鼠,成功地诱发了肝细胞变 ...
一、慢性支气管肺炎模型 常选用大鼠、豚鼠或猴吸入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氨水、烟雾等)复制人类慢性气管炎。现发现猪粘膜下腺体与人类相似,且经常发生气管炎及肺炎,故认为是复制人类慢性气管炎较合适的动物。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引起与人类相似的气管腺体肥大。 二、肺气肿模型 给兔等动物气管内或静脉内注射一定量木瓜蛋白酶、菠罗蛋白酶(Bromelin)、败血酶(Alcalas)、胰蛋白酶(Trypsin ...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既可在整体动物身上复制心律失常,也可用离体心脏或心脏某部分组织块体外灌流复制心律失常。常用的复制方法,有下列几种: 1.心房扑动和颤动性心律失常 选用狗、猫等动物,麻醉后开胸,暴露心脏,在人工呼吸下进行实验。可用高频率电直接刺激心房壁,使每次刺激落心房肌复极时R或S波间隔;乌头硷溶液涂抹心房外面局部;挤压动物上下腔静脉间的部位,同时给予电刺激;窦房结动脉内注入乙酰胆硷或甲状腺 ...
复制动物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模型的方法有结扎冠状动脉法,有的结扎左旋冠脉,但多数是结扎左前降冠脉,鉴于结扎冠状动脉主干死亡率高,故亦有使用多处结扎的方法,即同时结扎几处的冠脉分支,以形成一个梗死区域。经验证明,结扎的冠状动脉,因其分布的心肌范围和该区内是否有其他冠状动脉,而决定着心肌梗塞的面积,结扎方法是建立很早而至今还普通使用的方法。此外,还有用油质、石松子孢或汞等作弥散性冠状动脉微栓塞或选择性 ...
急性实验性高血压模型常选用狗、猫、大白鼠、家兔和猴。复制的方法很多,如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反射、外源性儿茶酚胺类或其它体液加压物质注射等。这类模型造成的高血压时间短,不适于长时间的研究。应复制慢性实验性高血压模型。除遗传性高血压动物模型较能模拟人类高血压病的自然过程外,其它各类慢性实验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如神经原型、肾型、内分泌型和饮食型等),大多要经过一定的手术、药物或其他附加因素处理 ...
各种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动物模型的特点:除田鼠和地鼠外,一般温血动物只要用适当的方法,都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 1. 兔 是最早用以制造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的动物,至今仍然多被采用。它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率高,可达75~95%,大白鼠仅为40%,对高血脂的清除能力低,静脉注入胆固醇后脂血症可持续3~4天,大鼠仅为12小时,狗介于两者之间。只要给兔含胆固醇较高的饲料,不必附加其它因素,经 ...
1.高胆固醇、高脂肪饲料喂养法 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特点是死亡率低,可长期观察,但费时久。一般在家兔、鸽、鸡等,经数周喂养就可产生明显的高脂血症,经数月就能形成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大白鼠、小白鼠及犬则较难形成,如果饲料中增加蛋黄、胆酸和猪油等,可用促进作用。为了促进病变的形成,在高脂饲料中还可加入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苯丙胺、维生素D、烟碱或蔗糖等。 具体复制方法:兔诱发模型 ...
复制动物肿瘤的方法很多,如将实验动物用放射线照射或静脉、局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各种化学致癌剂(烷化剂、多环芳香烃类、芳香胺类、氨基偶氮染料、亚硝胺类);使用植物毒素(如苏铁素、黄樟素等);使用金属(如铬、镍、砷、镉等);使用RNA和DNA肿瘤病毒;使用多种致癌性霉菌毒素(其中致癌作用最强者为黄曲霉素)等,均可诱发成各种肿瘤。 诱发性肿瘤模型其数量在诱发性动物模型中占首位。一般是利用致癌物质通 ...
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是用人为的方法,使动物在一定的致病因素(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下,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或各种疾病,通过这种手段来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包括新药物试用)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动物疾病模型主要 ...
1.环境保持安静 2.豚鼠临界温度为低温-15℃,高温32℃,温度中性范围30~31℃,豚鼠适宜温度为18~29℃。因此饲养室温度应控制在18~29℃的范围内,最适为18~22℃,湿度40~70%。 3.较早期的饲养一般采用的方法为池养,即在地面上用水泥或铁丝网、木板等做成围栏,长和宽各为一米,高为0.4米,即可饲养豚鼠。其优点是容易操作,成本低; 带不锈钢笼的冲水笼架,分层饲养可节省空间,便于 ...
1. 脑瘤模型 可用甲基胆蒽等化学致癌埋于皮层,或用肿瘤移植的方法复制脑肿瘤。 2. 脑卒中模型 常用显微手术结扎大鼠、猫、狗的大脑中动脉和将自凝血块注入颈内动脉,引起梗塞。 3. 癫痫模型 家兔肌肉注射马桑内酯或噪音刺激大鼠等方法常用作复制癫痫模型。 4. 脑水肿模型 于颈内动脉内注入伤寒内毒素制作急性模型或外力作用引起外伤性脑水肿。 ...
1. 新生大鼠窒息后实验性脑瘫动物模型: 新生大鼠清醒局麻状态下,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再将动物置于恒温密闭玻璃容器中,通以8 %氧气+92 %氮气的混合气体,2 h后取出,观察幼鼠表现,然后分组断头取脑。 2. 大鼠中枢性痉挛性瘫痪模型: 按手术先后随机将上述上肢痉挛性脑瘫的大鼠分为2组,每组8只大鼠。实验组:切 断C6神经根。 3.大鼠痉挛性脑瘫模型的改进: wister大鼠,雌雄不限,20 ...
SD大鼠200-250克。用3%戊巴比妥钠(35-40mg/kg体重)腹腔麻醉动物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参照大鼠全脑立体定位图谱),以前囟为零点,选出进刀坐标:前后坐标(AP)1.8mm,中线旁开(L)坐标1.0mm,腹侧坐标(v)4. 0mm。首先用牙科钻在上述坐标的钻孔开骨窗,去除颅骨,挑开硬脑膜,用自制双刃不锈钢刀片(宽2mm,厚0.1mm)按上述坐标从脑冠状面插入脑内。然后将刀向外移 ...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5日报道,最近,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萨万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复制天然小肠的组织结构,成功地给一只小鼠造出了组织工程小肠。该技术是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将来有望用于解决人类严重的肠道疾病问题。研究论文发表在7月出版的生物医学杂志《组织工程A辑》上。 领导该研究的是萨万研究所发展生物学与再生医学项目成员、医务部的特蕾西·格里斯切,她的病人主要是新生儿。新生儿尤其是 ...
近日来自洛克菲勒大学和斯克斯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成功地构建出了第一个人源化丙型肝炎遗传工程小鼠模型,这一研究成果将推动研究人员研发出用于人类身上的丙肝疫苗。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6月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由于丙型肝炎病毒仅感染黑猩猩和人类,因此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无法在小型动物模型上开展病毒生命周期及相关治疗性研究。新型小鼠 ...
非人灵长类动物不但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人类发育和老化进程的平行模型,也是一种研究酒精滥用等精神疾病的天然模型,该视频介绍了一种在立体定向空间内实现黑长尾猴完整头颅大脑冠状平面阻断的技术。
6-0H多巴胺损伤会导致大量不可逆转的神经元损耗,并且可以是单向或双边神经元损耗。用立体定向插入的微型注射器针头注射6-0H多巴胺至麻醉小鼠,可生成左侧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损伤。
目前,卫生工作者和住院医师等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练习细针穿刺活检的虚拟模型。因此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病灶制备方法,即取一小节香肠或香蕉,再用硅橡胶填缝。该模型允许类似于实际临床上大多数病灶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