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对虾(Penaeus)

十足目对虾总科对虾科的1属。体侧扁,腹部发达。头胸甲有胃上刺、触角刺和肝刺;有明显的触角脊、额角后脊和侧脊,有些种还有肝脊,额角后脊上有中央沟。额角侧沟向后延至后缘附近,额角长,呈剑形,上缘8~11齿,下缘1~5齿。雄性第3颚足末端2节变形,末端第2节有丛毛。第1~3对步有螯,第4、5步足爪状。腹部发达雄性第1对内肢变形为交接器,呈倒钟形。雌性交接器大多数种呈圆盘状,中央有纵裂口,前端有小圆室;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蝴蝶

蝴蝶是鳞翅目的1亚目。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的鳞翅目昆虫。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蝶类白天活动。在鳞翅目158科中蝶类有18科。蝶类成虫取食花粉、花蜜;幼虫为植食性,为害林木与庄稼。蝶类翅色绚丽多彩,人们往往作为观赏昆虫。中国蝴蝶种类丰富,尤其是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科有:凤蝶科 大型蝶类色彩艳丽,后翅一般有尾带更增娉妍。多产于热带、亚热带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疥螨(Sarcoptidae; itch mites)

蜱螨亚纲真螨目。无气门亚目的 1科。体躯不分节,体表具皮纹。足短小而有套叠的哺乳动物皮内寄生螨。本科螨类通称疥螨。是一类永久性的皮内寄生虫,可引起顽固的皮肤病疥疮。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是疥螨属的疥螨,世界性分布。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哺乳动物,如牛、马、骆驼、羊、犬和兔等的体上。体微小。雌螨大(300~500)×(250~400)微米;雄螨小,(200~300)×(150~200)微米,乳黄色,椭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蝗虫(Acridoidea)

直翅目的1总科。触角短产卵器瓣状、听器位于腹部。世界性分布,已知1万余种。中国已知700余种。成虫体中型至大型较粗壮。头短头后部缩入前胸内。复眼发达,通常单眼3个。触角较体短,较前足腿节长丝状、剑状或槌状。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胸背板,近马鞍状。后足腿节特发达,胫节较长,在其两侧缘各具刺1列;跗节3节第1跗节的腹面具有3个内垫。多数种类具有2对发达的翅少数种类为短翅或缺翅。前翅狭长,后翅膜质,常具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家蚕(Bombyx mori)

蚕蛾科昆虫的1种。原产中国驯化在室内饲养。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人民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家蚕分布全国。由于蚕丝柔软、光滑、强韧、洁白,中国很早就用它来织造出质地精美的丝绸,并远销国外,开辟了有名的“丝绸之路”。公元 551年,有两个外国修道士把蚕茧带到欧洲。蛾体中型,雌、雄触角皆为栉齿状,雄性栉齿略长;喙退化,下唇须短小,无单眼,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蜜蜂(Apoidea)

膜翅目的1总科。前胸背板不达翅基片体被分枝或羽状毛,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的蜂类。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全变态。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有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蜜蜂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熊蜂(Bombus; bumble bee)

蜜蜂总科蜜蜂科的1属。似蜜蜂但唇基隆起;颚眼距明显;第1亚缘室被斜脉分割;雌蜂和工蜂后胫具花粉篮,胫节外侧光滑,边缘具长毛;雄蜂阳茎基腹铗和刺缘突突出或明显超过生殖突基节。本属昆虫通称熊蜂。熊蜂与蜜蜂同属于社会性昆虫。职能有分工,分雌蜂、 雄蜂和工蜂。大多数种类一年1代。一个蜂群只有1个雌蜂。以雌蜂越冬。春暖花开时越冬的雌蜂开始活动──寻找建筑蜂房的地点、采粉、繁殖等。工蜂羽化以后,立即清理巢房、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蝉(Cicadidae)

同翅目的 1种。雄虫发音响亮的类群。本科昆虫通称蝉,俗名“知了”。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中国约100余种。体粗壮中大型,头部有 3个单眼,呈三角形排列;触角短小,鬃状;前胸短阔,领状;中胸背板特别发达,后方呈“X”形隆起;翅膜质脉纹粗;前足开掘式;雄虫腹部第1节两侧有发音器。不完全变态;卵产在植物组织内;孵化后若虫钻入土中生活,为害植物根部。若虫蜕皮可入中药称“蝉蜕”。成虫生活在植物上,刺吸汁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小蜂(Chalcidoidea)

膜翅目中一个总科。前胸背板与中胸翅基片间被胸腹侧片所分隔,触角膝状(蚁小蜂科例外),前翅翅脉退化,只具主脉1根,末端具1分枝为痣脉,在某些科属可进一步退化,产卵管自腹部末端前方腹面伸出。形态特征 本总科昆虫体小型长1~5毫米左右最小的仅0.2毫米,翅脉退化在前翅主要为沿翅前缘的亚缘脉(包括缘前脉)、缘脉、后缘脉及痣脉,有的类群在亚缘脉与缘脉之间有一小段翅脉呈弯曲状,末端折而汇入缘脉,称作缘前脉后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土蜂(Scolioidea)

膜翅目的1总科。体壁坚实,长形前胸背板伸达或接近翅基片,第1、2腹节间深缢,足粗短的蜂类。本总科昆虫,体长数毫米至20余毫米为多;多为黑色、具红黄色等斑纹。多被毛,具光泽。头略圆。复眼圆形,或内缘凹入,有单眼。上颚强壮。触角裸露,或具短或长毛;雌蜂触角弯,12节;雄蜂触角直,13节。前胸背板侧面似三角形。前翅第 1盘室比亚中室短,一般前翅有2~3个肘室,翅脉常不达翅端;翅痣清楚或不发达;翅常暗褐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螯虾(crayfish,crawfish)

十足目螯虾次目中淡水种类的通称。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颈沟明显。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3对颚足都具外肢。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称螯虾。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鳃为丝状鳃。腹肢较细小,双枝型,不具内附肢。雄性第 1和第2对腹肢变形为交接器,各种构造不同。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大蚕蛾科(Saturniidae; giant silkworm moths)

鳞翅目昆虫的1科。翅具眼状斑前翅直角三角形的大型蛾类。又称野蚕蛾或天蚕蛾。主要产于热带地区中国已记载40余种。本科蛾类的主要特征:除翅脉外,触角双栉状,胫节无距,无翅缰,体大型,翅色鲜艳,翅中各有一圆形眼斑,后翅肩角发达,某些种的后翅上有燕尾。幼虫粗壮,大多生有许多毛瘤。蛹的触角栉状宽大,下颚须很短,只有翅长的1/3左右,有些有短尾棘。其中若干种也能产丝,如日本的柞蚕和中国的柞蚕都产著名的柞蚕丝,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刺蛾(Limacodidae;slug moths)

鳞翅目的 1科。体粗壮,鳞毛厚密,缺喙;幼虫具枝刺和毒毛的中型蛾类。世界记载有1000种,中国记录约90种。由于这类幼虫体上有枝刺和毒毛,触及皮肤立即发生红肿疼痛异常俗称“痒辣子”、“火辣子”或“刺毛虫”,刺蛾一名也由此而来。刺蛾成虫中等大小身体和前翅密生绒毛和厚鳞大多黄褐色、暗灰色和绿色,间有红色少数底色洁白具斑纹。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口器退化下唇须短小少数较长。雄蛾触角一般为双栉形,翅较短阔。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尺蛾(Geometridae;geometrid)

鳞翅目的 1科。体多细瘦,翅常宽大,停歇时翅平放,具听器。简称尺蠖蛾。幼虫名尺蠖,也叫步曲或造桥虫。分布很广,约有万种以上。中国有1000多种。大都是农林业的害虫。飞翔力不强,少数种的雌蛾翅退化。除少数种外,一般具喙和翅缰。成虫腹基部有听器2位于气门下方。幼虫体形如树枝,一般只在第 6和第10腹节上各有一对腹足。行动时体曲屈如造桥。蛹的下颚须不明显。前足和中足比一般鳞翅目蛹的略长。在疏松丝茧内或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鲎(horseshoe crab)

大形海洋节肢动物肢口纲剑尾目动物的通称。头胸部背面为大而穹圆的马蹄形头胸甲,故称马蹄蟹,其体形巨大,生活在浅海或潮间带沙滩。古生代泥盆纪极盛,现仅存3属4种。美洲大西洋岸为美洲鲎,最大体长可达60厘米,寿命可达14~19年。亚洲太平洋热带海产的中国鲎,分布于中国长江口以南东、南海沿岸至马来半岛海域。东南亚产有大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热带区还有一种圆尾鲎,自孟加拉湾至马来半岛、菲律宾向北分布到北部湾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沙蟹(Ocypodidae)

十足目短尾次目的1科头胸甲形状不一,大都呈方形或横长方形,有的呈圆球形或方圆形。额窄,常弯向下方眼窝深而大。第1触角纵折或斜横卧。口腔大前部较后部稍窄。第 3颚足大都完全覆盖口腔,外肢细长。雄性腹部多呈窄条状。有沙蟹、招潮蟹、大眼蟹、猴面蟹、股窗蟹等属。印度-西太平洋区有170余种,中国有70余种。沙蟹类是温海潮间带和潮上带生活的优势蟹类,穴居沙滩较深的洞中洞一般呈螺旋形洞口形成沙塔,为沙蟹所特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关公蟹(Dorippe;musk crab)

十足目短尾次目关公蟹科的 1属。中型蟹类。头胸甲长大于宽,背面有沟痕和隆起,尤如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关公脸谱,故称关公蟹,俗名鬼脸蟹。关公蟹科是世界海洋广布的一个类群,该科在中国近海约有19种。关公蟹属额窄具2齿。充分发育的雄性螯足一般左右不对称,而雌性的螯足和未充分发育的雄性螯足对称。步足各节扁平,前两对步足长,后两对短小,似钳状,位于背面。最大头胸甲长度约30毫米。关公蟹主要栖息于水深8~120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虾蛄

又名掠虾软甲纲的1亚纲。全为海生。身体窄长筒状略平扁,头胸甲仅复盖头部和胸部的前4节,后4胸节外露并能活动。有1对带柄的腹眼,眼柄着生于眼节上,第1触角自触角节生出,这两个体节在头部前端,能活动,与其他各类甲壳动物都不相同。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3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大多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浅海底穴居,但深虾蛄属最深可达952米。中国沿海均有,南海种类最多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方蟹科(Grapsidae)

十足目短尾次目的 1科。头胸甲略呈方形或方圆形。额缘宽眼柄短口腔方形;第3颚足完全覆盖口腔或有较大的斜方形空隙。印度-西太平洋区发现350余种,中国已知约 100种。常见种有绒毛近方蟹、中华绒螯蟹、平背蜞、天津厚蟹、红螯相手蟹等。方蟹类大多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沿海的潮间带,如岩岸石缝中、沙滩的碎石下或泥涂的洞穴里;少数种生活在江湾、河口的半咸水区甚至进入纯淡水域不少种栖于离海岸有相当距离的潮湿处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十足目短尾次目梭子蟹科青蟹属的 1种。俗名青蟹。广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包括中国东南沿海、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夏威夷、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东南部与红海。锯缘青蟹的头胸甲卵圆形背面隆起而光滑因体色青绿而得名。头胸甲的胃、心区有一个明显的“H”形凹痕,胃区有一细而中断的横行颗粒隆起,前侧缘短于后侧缘具9枚等大的齿。额分4齿内眼窝齿大于额齿。螯足粗壮,稍不对称,长节的前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