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隼形目鹰科的1属大型猛禽体长可达0.7米;多数头部无冠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长度差距超过跗□的长度;爪弯曲度大后爪通常较内爪稍长。有9种。多数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少数见于大洋洲和北美洲。栖息于高山旷野、山麓丘陵、河流、沼泽湿地,或森林附近草原地区。善于随着高空上升的气流,展开宽阔的双翅和扇形尾羽。长时间盘旋翱翔,或沿着山脊乘风作直线的快速滑翔;在高空盘旋时,依赖敏锐的视觉,能清晰窥伺地面猎物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短耳鸮

鸮形目鸱鸮科耳鸮属的1种。又名小长木兔,田猫王,短耳猫头鹰。除澳大利亚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北方繁殖,秋天南迁。体型、大小均似长耳鸮,只是耳短。脸盘发达;眼周黑色,颏、眼先和内侧眉部均白色,余部棕黄,杂以黑色狭细的羽干纹;耳羽短,不甚暴露;皱领近白,羽端有些黑褐色细点;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的表面大都棕黄色,满杂以暗褐色宽阔的羽干纹;两翅的覆羽和飞羽转为黑褐色,散布棕色斑点和横斑;腰和尾上覆羽几为纯棕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隼形目鹰科鸢属的 1种。又名老鹰,老刁,黑耳鹰,老鸢,鸡屎鹰。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东南亚和大洋洲北部。中国仅有1种在各地繁殖。除极北地区冬季南迁外,均为终年居留鸟类。体重700~900克。全身羽毛暗褐色;两翅的初级飞羽黑褐色,飞羽基部内□白色,在高空展翅翱翔时,双翅下方各有 1明显大白斑;尾稍长,尾端呈深叉状,与其他猛禽尾形不同,极易识别。雌雄成鸟羽色类似;幼鸟体羽贯以棕白色宽阔纵纹,飞羽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鹰鸮

鸮形目鸱鸮科鹰鸮属的1种。又名青叶鸮,酱色鹰鸮,乌猫王。分布于自西伯利亚东部向南,经朝鲜、日本至东南亚各地,西至印度和斯里兰卡。中国分布在自乌苏里江流域起,向西南方向经吉林、辽宁、河北一直至四川云南以及此线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福建、广东和台湾。体长约250毫米,翅长约220毫米;上体深褐,下体白而密杂以褐斑。在中国东部地区常见,多在园圃树丛和树林中栖息。常白昼出游,但午夜后才开始鸣叫。飞行力强而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蜂鹰

隼形目鹰科蜂鹰属的 1种。又名八角鹰、雕头鹰、密鹰、花豹。分布于苏联、朝鲜、日本、印度和东南亚等地。有6个亚种,其中在中国有2个亚种,主要在东北地区繁殖,在新疆、云南西北部、四川、华东和华南地区为旅鸟。体型中等,体长约600~650毫米。头侧部、眼先、眼周、前额和下嘴的颏部周围,均被细密的鳞状小羽片;头后枕部有数枚羽稍长,略成短羽冠;嘴较弱,直而细长,上嘴端微钩曲;鼻孔狭长斜向,上缘被鼻膜;翅宽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高山兀鹫

隼形目鹰科兀鹫属的 1种。又名胡子雕。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在中国常见于青海、新疆、甘肃、西藏、四川,也偶见于云南西北部、内蒙古等省(区)。体长 900~1200毫米。头和颈部因羽毛退化而裸露。嘴形高大而侧扁,先端弯曲。额和头顶有淡黄色绒状羽,颏下有一小簇黑羽,形长如须。上体黑而有银灰色光泽,胸、腹和跗□羽毛为淡黄白色2龄幼鸟上体羽缘为桂红色,下体桂红色但有白色条纹,头部的绒羽渐为丝状羽替代,颈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小鸮

鸮形目鸱鸮科的1属。体长约240毫米翅长约160毫米;耳羽小;体羽大都褐色;背羽具白斑;腹部具纵纹;尾较短约为翅长的三分之二。有3种,分布于欧洲、东北非和亚洲。中国只有纵纹腹小鸮1种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广大地区。纵纹腹小鸮的眼先、脸和颏白色;耳羽缀褐,上体暗沙褐色,具棕白色羽轴斑或圆形斑;飞羽褐色;翅上覆羽与背同色;尾羽暗沙褐色;颈侧有1褐带向前至胸部,彼此相连接;下体棕白色,胸和两胁具褐色粗纵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秃鹫

隼形目鹰科秃鹰属的1种,又名狗头鹰、座山雕。分布于南欧、小亚西亚、中央亚细亚和印度北部。在中国,产于西部和北部,偶见于沿海各省。为大型猛禽,体长约1180毫米翅长765毫米。全身主要为黑褐色;头部被以污褐绒羽;颈后有部分裸秃为铅蓝色;皮和颈部有皱领,为淡褐并近于白色。两翅宽大有力。嘴峰强而侧扁,爪黑但不锋利。栖息于高原和山麓,常单独活动,在草原、山地等处的高空翱翔寻觅动物的尸体为食。当食物缺乏时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雀鹰

隼形目鹰科鹰属的1种。又名细胸,鹞子,朵子鹞。分布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有7个亚种。中国已知2个亚种,繁殖于天山山脉、东北、青海、四川北部和西藏南部;在华北地区为旅鸟;黄河和长江以南地区的为旅鸟和冬候鸟。雄鸟体长约350毫米上体几纯青灰色,后颈羽基白色,常裸露;翅通常短于300毫米,飞羽暗褐色内□杂以白斑第6枚初级飞羽外有缺刻;尾羽灰褐色具5条黑褐色横斑;下体白色;喉部密布纤细的褐色纵纹;胸腹部具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海雕

隼形目鹰科的1属。本属体形较大,体长760~1000毫米;跗前缘具盾状鳞,后缘具网状鳞或不规则盾状鳞;是爪的底面具沟。分布几乎遍及全球共8种。中国境内已知有4种: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和白腹海雕。常栖息于水域附近。迁徙期间,在远离水域的草原或高山地区亦可见到它们的踪迹。食物主要是鱼类、各种鸟类、啮齿类动物,有时亦取食腐肉或少量海藻。繁殖期间,多在海岸峭壁顶端的凹处或高大乔木树干的顶端营巢。巢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角鸮

鸮形目鸱鸮科的 1属,翎领不显或缺如,耳羽发达;体形较小,翅长在 250毫米以下。共有36种。除大洋洲、南极洲外,全世界均有分布。中国有黄嘴角鸮、纵纹角鸮、红角鸮和领角鸮等种除青藏高原外,全国都可见到。红角鸮是本属的常见种,体长约 180毫米,翅长约145毫米。全身大都灰褐色呈黑褐色斑杂状;头上有耳突;两腿被羽到趾基。白天藏在多叶的树枝上,不鸣叫。夜间出动觅食叫声洪亮在繁殖期常彻夜鸣叫不休。夜间能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朱鹮

鹳形目鹮科朱鹮属的1种。又名朱鹭、凤头鹮、朱脸鹮、红鹤。是东亚地区的特产种。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及苏联远东地区。体型和大小均似白鹭,但嘴下曲,飞行时长颈伸直向前,而有别于鹭类。雄性:体白,上下体的羽干以及翅、尾等均沾粉红,颈项有若干羽毛延伸为矛状,形成羽冠,耸立时鲜艳夺目;头顶、额、眼周和嘴基均裸露而呈朱红色,嘴黑色,端部朱红;跗和下胫裸露部分呈亮红色。雌鸟在繁殖期背部有鲜蓝色粉状渲染,两翅粉红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蛎鹬

行形目蛎鹬科蛎鹬属的 1种。又名海喜鹊。除南美洲外,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见于沿海一带,夏季在东北、河北、山东等地繁殖,冬季迁至南方。翅长270毫米。头、颈、上体均黑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均白色;尾羽基部白色,其余部分黑色;眼、嘴、腿和脚朱红色。平时栖息在海岸、沼泽、河口三角洲。大多数单个活动,有时结成小群在海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或蠕虫。跑得快,飞翔力强。常站立在海滨低岩的顶部等待退潮。潮退后,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白骨顶

鹤形目秧鸡科骨顶属的 1种。又名骨顶鸡。除中、南美洲以外,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外形似鸡,体长约400~430毫米体重约600~800克。通体近黑色翅与尾羽沾褐,下体暗灰褐色。前额至嘴基有 1块大形白色角质额板,为本种的显著特征。嘴尖灰褐,基部淡红。胫部橙黄,腿和脚暗铅绿色,各趾缘具有分离的黑色瓣状蹼膜,适于游泳时划水以及在泥沼中涉行。雌雄羽色相似,但雌鸟的额板较窄小。栖息于内陆水域的水草茂密地区习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白鹳

鹳形目鹳科鹳属的1种。又名老鹳。分布与黑鹳略同。体形修长,约1200毫米,翅长 600毫米以上;嘴长而直,可达210毫米;颈与腿亦长,雄体跗□长达245毫米。体纯白,但肩羽、两翅的大覆羽、初级覆羽及飞羽等均呈光辉黑色,大部分飞羽的外□为银灰色。雌雄羽色相同。眼周、颊部裸区及腿脚均为红色。性温和而警觉,飞行缓慢,常在高空中翱翔。平时觅食小鱼、蛙、蜥蜴和昆虫等,有时亦吞食田鼠。休息时常以一足站立。受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秧鸡

鹤形目秧鸡科的 1属。本属鸟类的嘴峰与跗等长,或则较长。共有18种,分布几遍及全球。中国有普通秧鸡与蓝胸秧鸡2种。普通秧鸡又称紫面秧鸡,为本属中分布达于古北界的唯一代表。体长约23厘米;体重90~95克。体形略似小鸡但嘴、腿和趾均甚细长,适于涉水;体羽松软上体大致为橄榄褐色并满布褐黑色纵纹;头、颈和前胸发灰色脸侧有栗色过眼纹;下体暗褐色杂以白横纹;嘴暗褐色,基部橙红,嘴长等于腿长甚或更长;腿和脚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红骨顶

鹤形目秧鸡科黑水鸡属的 1种。因前额有一鲜红色角质额板而得名。又名黑水鸡。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区。外形似鸡,但腿和趾较长,中趾和爪的长度超过跗的长度;体长平均311(♀)~325(♂)毫米,体重平均241(♀)~288(♂)克。通体灰黑色,翅和尾染以褐色,下腹部有黑白相间的块状斑;尾下覆羽中央部分为黑色,两侧鲜白;嘴黄绿色;腿、脚和趾灰绿色,趾间无蹼,但各趾侧部微具膜缘。雌雄羽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丘鹬

行形目鹬科丘鹬属的1种。又名大水行山鹬。广布于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大部地区。在中国东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繁殖,迁徙时各地可见,并为长江以南地区的冬候鸟。体羽以淡黄褐色为主。上体具黑色带状横纹;尾羽黑色,并散有锈色红斑,其末端上面黄灰色;下体白色,密布暗色横斑。雌鸟与雄鸟相似。大多栖息在潮湿、阴暗、落叶层厚的稠密的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白天常隐伏林中很少飞出。如果受惊只飞过一段很短的距离,就又隐伏在树丛中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苦恶鸟

鹤形目秧鸡科的1属。体长270~300毫米,体重200~300克。上体近灰黑色,面部和下体纯白尾下覆羽呈栗色;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额甲嘴峰较趾□为短;跗较中趾(连爪)为短;翅短圆,不善长距离飞行。共有5种主要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中国有 2种。本属以白胸苦恶鸟为典型代表。白胸苦恶鸟又名白胸秧鸡或白面鸡,善奔走,在芦苇或水草丛中潜行,亦稍能游泳,偶作短距离飞翔,以昆虫、小型水生动物以及植物种子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水雉

行形目雉行科水雉属的 1种。又名秋咕,莲角。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中国见于云南、广西、广东,有时伸展到河南与河北。体大似雉体长58毫米,翅长280毫米。羽色冬夏不同。夏羽:头顶、面颊、喉和前颈白色,头后黑色;颈后金黄色每侧镶有黑色条纹肩部和背部橄榄色泛紫光;腰羽和尾羽黑色,两翅黑色相间。冬羽:原黑色部分大多换成褐色,尾羽变短。在生殖季节具有长而弯曲的尾羽。翅弯处具有角质的“翼矩”。常出没在莲塘、芦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