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沼螺(Parafossarulus)

  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觿螺科。贝壳圆锥形,高约1厘米,薄而坚硬,具有螺纹或螺棱;厣为钙质薄片。生活于淡水河川、池塘、湖泊中。我国常见种有纹沼螺(Parafossarulusstriatulus),贝壳呈灰色、灰黄色或褐色,螺层5~6个,体螺层膨大,壳口周缘具有黑色框边。在我国湖南、湖北、江苏、江西还分布有中华沼螺(Parafossarulussinensis),贝壳较瘦长,壳面上有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

  软体动物门,腹虫纲,觿螺科。壳较小,高7~10毫米,宽3~4毫米,尖圆锥形,有6~9个螺层。壳面光滑,或有粗壮或细弱的纵肋。壳口卵圆形,具有黑色框边,外唇背侧有1条隆起的唇嵴。厣为黄褐色角质的薄片。脐孔呈缝状。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杂草丛生的河湖、沟渠、池塘、稻田等处。具有水陆两栖习性,幼螺喜生于水中,成螺喜生于陆地潮湿的草丛下;冬季水下螺少,春夏季水下螺多。雌雄异体。是日本血吸虫(S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竖琴螺(Harpaconoidalis)

  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竖琴螺科。贝壳高9.5厘米,宽6.3厘米。螺旋部低小,体螺层膨大。壳顶2层光滑,其余各层有12~14条纵肋,形似竖琴之弦,故称竖琴螺。贝壳表面肉色,有光泽,体螺层有较规则的白色和棕褐色波状花纹。壳口大,内唇及壳轴外侧为棕褐色。无厣。肉可食,贝壳美丽,可供玩赏。生活于砂质底浅海,我国台湾、广东沿海都有分布。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无脊椎动物的1个门。体长,圆柱形或扁平,左右对称,身体分为许多体节。一部分种类具有不分节的附肢,即疣足;另一部分无附肢,而只有刚毛,用以辅助动物运动。真体腔多数种类发达明显。开始出现闭管式血液循环系统。分布于海洋、淡水和土壤中,少数营寄生生活。淡水和陆上生活的种类多为雌雄同体,直接发育;海水生活的种类,多为雌雄异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变态。本门动物约有8700种,形态、结构、功能都有明显差异,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榧螺(Oliva)

  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榧螺科。最常见的代表动物为伶鼬榧螺(Oli-vamustellina)。贝壳呈筒状,高3.3厘米,宽1.7厘米。螺旋部低,体螺层非常发达,高约为螺旋部的20倍。贝壳表面光滑,有瓷光,淡黄色或灰黄色,并有锯齿状褐色花纹。壳口内为淡紫色,壳轴具有肋状褶襞。无厣。生活于潮间带至40余米水深的沙质海底,退潮后可潜入沙内。肉可食,贝壳可供药用及玩赏。我国黄海南部至海南省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尾叉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腹部最后1节的后缘,左右两侧具有的叉状突起,称为尾叉。尾叉上着生尾刚毛。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尾节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腹部最后的1节,形状与其他腹节不同,特称尾节,或称肛节。虾类的尾节常与末对腹肢共同构成尾扇。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书肺

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动物所特有的一种呼吸器官,又称“肺囊”。在腹部前方的两侧,有1对或多对囊状气室,各室内有15~20个薄片(肺叶),片与片之间相互分离,都是由体壁折皱重叠而成,呈书页状,故称书肺。当血液流经书肺时,同气门引入的空气相接触,进行气体交换。书肺数目不尽一致,蜘蛛为1~2对(二肺蜘蛛或四肺蜘蛛);蝎有4对。书肺和书鳃(见“书鳃”条)是同源的,是书鳃适应空气呼吸内陷而成的结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腔

节肢动物的动脉末端直接开口于体腔,因此,体腔充满了血液,故称为血腔。软体动物的动脉也直接开口于体腔,但体腔中有许多实质组织,血液所占的空隙较小,特称为“血窦”。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螯肢

蛛形纲动物头胸部的第1对附肢,多呈钳状,特称螯肢。为摄食器官。蜘蛛的螯肢端部尖细为螯牙,螯牙顶端有毒腺的开口,毒液由此注入捕获物的体内,可将其麻醉杀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书鳃

水生节肢动物鲎所特有的一种呼吸器官,位于腹部6对附肢中后5对的后面,由多数小叶组成,呈书页状,故称书鳃。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螯足

节肢动物变形的步足。其倒数第2节的突起与末节形成钳,特称螯足。用来取食或御敌。如蟹类的第1对步足,虾类的第1、2对或第3对步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颚足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自动物胸部的前3对分节附肢,特称为颚足。颚足位于口旁,不仅可以触辨食物,并有将食物送入口内的功能。对虾的3对颚足都有发达的外肢,其边缘密布长的羽状刚毛,又是游泳活动的辅助器官;多足纲蜈蚣躯干部的第1对附肢也是颚足,其基部愈合,末节呈钩爪状,与体内的毒腺相通,故又称“毒爪”或“毒颚”。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步足

一般将节肢动物,甲壳类如虾、蟹等胸部的后5对附肢,称为步足。其中第1对或第1~2或第1~3对变形而为螯足。步足除有步行功能外,还有跳跃、捕食等功能。又如棘皮动物的管足,原为水管系统的一部分,但兼作步行之用,有时也称步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游泳足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的头胸部或腹部,具有游泳功能的成对附肢,称为游泳足。如沼虾的腹部具有5对呈叶片状的游泳足;又如三疣梭子蟹的第5对足呈浆状,也是游泳足。有的游泳足兼有辅助交配或孵育的功能。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长线

一般指软体动物如螺、蚌等的贝壳或厣顺次生长留下的线纹状痕迹。有时依据生长线的多少和排列方式,可以推测动物的年龄,如鱼鳞和耳石上的生长线。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贝壳

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称为贝壳。贝壳的数量、形状和结构变异极大,有的种类具有1个呈螺旋形的贝壳(如蜗牛、螺、鲍);有的种类具有2片瓣状壳(如蚌、蚶);有的种类具有8片板状贝壳,呈覆瓦状排列(如石鳖);有的种类的1块贝壳被包入体内(如乌贼、枪乌贼);有的种类的贝壳甚至完全退化(如船蛆)。贝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一般可分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外套膜

软体动物、腕足动物以及尾索动物覆盖体外的膜状物。外套膜与身体间形成外套腔,便于水流进出,有辅助摄食、呼吸、生殖和游泳等功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珍珠

某些海产贝类(如马氏珠母贝等)或淡水贝类(如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在某些外物(如沙粒)的刺激下,外套膜能不断分泌珍珠质包围它,从而形成的固体粒状物,称为珍珠。珍珠具有明亮艳丽的光泽,可作装饰品或药材用。由海产贝类形成的称“海产珍珠”;由淡水贝类形成的称“淡水珍珠”。将珍珠磨成粉末,即“珍珠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有泻热定惊、防腐生肌、明目解毒等功效。现有20多种中成药都含有珍珠成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外套腔

软体动物如螺、蚌、乌贼等在外套膜同身体之间的空腔。水流进出外套腔时,可辅助摄食、呼吸和生殖,并有排出异物和游泳等功能。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