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啄木鸟

  脊椎动物,鸟纲,啄木鸟科中各种类的通称。全世界共有212种,我国有27种,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树栖攀禽,体型小到中等,具有对趾型足,即第2和第3两趾向前,第1和第4趾向后,都具有钩爪。尾羽的羽轴粗硬而有弹性,可支持身体。嘴强直尖锐,可用以啄开树皮和树洞。舌细长,能自由伸缩,上有粘液,尖端生有刺状短倒钩,适于钩食洞内隐藏深处的蛀虫。能围绕树干上移,边走边凿挖,旋转攀登,行动自如。在我国分布较广的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犀鸟

  脊椎动物,鸟纲,犀鸟科各种类的通称。因嘴呈象牙色,外形又像犀的角,故称为犀鸟。我国有4种:白喉小盔犀鸟(Ptilolaemus tickelli)、双角犀鸟(Buceros bicornis)、棕颈无盔犀鸟(Aceros nipalensis)和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coronatus)。冠斑犀鸟最为常见,体长约75~80厘米。背面羽毛纯黑,具有绿色金属光泽。翼缘、飞羽和尾羽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戴胜(Upupaepops)

  脊椎动物,鸟纲,戴胜科。体长约30厘米。有明显的棕栗色羽冠,上有黑喙。颈和胸部与羽冠同色而较淡,下背和肩羽黑褐色而杂有棕、白色横斑。尾羽黑色,中部也有白色横斑。尾脂腺发达,能分泌臭液。每年5~6月间繁殖,于树洞、岩隙、堤岸、柴堆下或墙窟窿里营巢。以昆虫为食,嗜食蝼蛄、金针虫、行军虫等为害禾本科植物的地下害虫,为农业的益鸟。常见于园地或郊野。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蜂鸟(Trochilidae)

  脊椎动物,鸟纲,蜂鸟科各种类的通称。体型大的像燕子,小的如短尾翠蜂鸟(Chlorostibon poortmanni)比黄蜂还小。羽色极其艳丽。嘴细长呈管状,舌能自由伸缩。翅膀扇动极为迅速,每秒钟约80次。常飞行于花间,取食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有传粉作用。在树枝上营巢。每窝产卵2个。约600种,当今主要分布于南美洲;我国于1985年7月31日在福建武夷山首次发现一种大小似蜜蜂的蜂鸟,为我国鸟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楼燕(Apusapus)

  脊椎动物,鸟纲,雨燕科。体长约18厘米。体形近似家燕而稍大,两翅特别狭长,飞行时向后弯曲如镰刀状。全身除颈和喉为污白色外,几乎纯为黑色。背部羽毛浓黑色,并具有光泽,前额较淡。腹部羽毛大多具有白色狭缘。眼暗褐色。嘴短阔,纯黑色。脚和趾暗紫褐色,4趾向前,不能直立走动。夏时晨昏常结群在城楼、古旧塔寺附近,能长时间持续飞翔,有时也在旷野田圃间或湖沼水面上空回旋疾飞。以昆虫为食,有益农林。鸣叫声尖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猫头鹰

  鸟纲,鸱鸮科鸟类的俗称。通称鸮或枭(xiāo)。种类较多,约136种。我国约有23种,常见的种类有小型的普通角鸮(Otusscopu)体比鸽略小,上体褐色,有黑色和黄褐色斑,下体淡褐色,有暗色小纵纹。嘴短而钩曲,眼圆,向前直看,头顶有2撮直立耳羽,好似两个耳朵,面部羽毛排列成“面盘”状,头部像猫,脚上具有钩爪,似鹰爪,故称“猫头鹰”。夜间活动,以鼠类为食,也吃昆虫;大鵰鸮(Bubovirgin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脊椎动物,鸟纲,鸱鸮(chīxiāo)科各种类的通称。嘴和爪弯曲锐利,嘴基具有蜡膜。两眼较大,位于正前方,眼周的羽毛形成“面盘”。听、视觉灵敏。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多在夜间或黄昏活动,肉食性,主食鼠类,也捕食小鸟或大型昆虫,为农林益鸟。代表动物有如耳鸮,鵰鸮,角鸮等。鸮又称“猫头鹰”,俗称“夜猫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鸮形目(Strigiformes)

  脊椎动物,鸟纲的1个目。晚间活动的肉食性猛禽。羽毛既稠密又柔软,飞行时无声。嘴钩形,尖利,嘴基具有蜡膜。钩爪极为发达,第4趾能随意向前后转动。听觉极其灵敏,眼周围的羽毛较长,呈放射状排列,形成“面盘”。两眼极大,位于头的前方,夜间能视物,视觉敏锐。雏鸟属晚成性。例如,耳鸮、鸺鹠、角鸮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四声杜鹃(Cuculusmicropterus)

  脊椎动物,鸟纲,鹃形目,杜鹃科。体长30~33厘米。雄鸟头顶和后颈均为暗灰色,头侧淡灰。背部及两翼表面纯深褐色。中央尾羽与背部同色,但具有1条宽的横斑。雄鸟下体自胸部均为乳白色,杂以黑色粗而稀的横斑。雌鸟头顶稍带褐色,胸部沾有棕色。常在山地或平原的森林枝叶深处,鸣声响亮,四声一度,故称“四声杜鹃”。主食昆虫,多捕食大量松毛虫,为著名农林益鸟。不自营巢,常产卵于苇莺或黑卷尾的巢中,由巢主代为孵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大杜鹃(Cuculuscanorus)

  脊椎动物,鸟纲,杜鹃科。体长33~35厘米。雄鸟上体羽色呈纯暗灰色,两翼表面呈暗褐。尾羽沿羽干两侧及内缘有白色细点,其余部分呈黑色。颏、喉、上胸以及头、颈的两侧呈淡灰色,下体其余部分呈白色,但杂有黑褐色横斑。雌鸟上体呈灰色沾褐,胸呈棕色。有的雌鸟上体及下体前部,满布栗红、黑褐白色相间的横斑。栖于开阔林地。雌雄鸟常不营巢,卵产于苇莺等小鸟巢中。喜食松毛虫,夏时几遍布全国,为林中益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鹦鹉(Psittacula)

  脊椎动物,鸟纲,鹦鹉科。种类甚多,属攀禽类。头圆,嘴强大,上嘴弯曲,基部具有蜡膜。羽毛色彩华丽,有白、红、黄、绿等色。足部的外趾可以向前转动,适于攀缘。舌肉质而柔软,有些种类经人反复调教训练,能模仿人说话的声音。主食果实。寿命颇长。多栖息热带森林中,营巢于岩洞或树穴内。我国有6种鹦鹉,分布较广的如绯胸鹦鹉(Psittaculaalexandri),体长约30厘米,羽色鲜艳,上体羽色为绿色,俗称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杜鹃(Cuculus)

  脊椎动物,鸟纲,鹃形目,杜鹃科。一般专指杜鹃属各种。树栖攀禽。体形、羽色多样,足为对趾型(即第2、3两趾向前,第1、4两趾向后)。一般不筑巢,将卵产在多种雀形目小鸟(画眉、芦莺、鸫)的巢中,或先产于地面再以嘴衔入,由巢主代为孵卵育雏。雏出壳后,当巢主的雏鸟或卵碰及它背上的触觉小体时,杜鹃雏本能地将其挤出巢外摔死或摔碎后而独受哺育。各种杜鹃主食昆虫,多捕捉大量松毛虫、蝗虫、金龟子等害虫,故为益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家鸽(Columbaliviadomestica)

  鸟纲,鸠鸽科的家禽。由原鸽驯化而成。体呈纺锤形。嘴短,基部被以蜡膜。眼有眼睑和瞬膜,外耳孔由羽毛遮盖,视觉、听觉都很灵敏。翼长大,善飞。羽毛颜色多样。以青灰色较普遍,也有纯白色、茶褐色和黑白交杂等。足短,外有角质鳞片,足有4趾,3前1后。雌雄双栖,喜群飞。孵化期约17~18天,雌雄交替孵蛋。晚成雏,双亲均能由嗉囊中吐出“鸽乳”哺雏。品种极多,按用途可分传书鸽、肉用鸽和玩赏鸽3类。传书鸽具有强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原鸽(Columbalivia)

  鸟纲,鸽形目,鸠鸽科。又称野鸽,为家鸽的祖先,体型大小似家鸽。羽毛多呈灰色,颈羽紫绿色并有光泽。翼端和尾尖具有黑色带纹。以谷类和蔬菜种子为食。分布于欧洲、亚洲大陆,我国也产。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缝叶莺(Orthotomus)

  脊椎动物,鸟纲,鹟科,莺亚科,缝叶莺属各种的通称。如长尾缝叶莺(Orthoto-mussutorius),体长约11厘米,尾长约占一半。上体的羽毛呈橄榄绿色,头顶红褐色。眼周和眉纹为淡黄色,喉部白色。其余部分大都为暗褐色而稍沾黄色。多于芭蕉或其它大型叶上筑巢,将叶卷合,于叶缘处穿孔,用棉丝穿联起来,内部用绒羽、苔藓等填成圆形袋状巢。为食虫益鸟。我国南方贵州、广西、湖南南部、广东、福建等省终年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岩鸽(Columbarupestris)

  脊椎动物,鸟纲,鸽形目,鸠鸽科。体羽似家鸽,但于腰部和近尾端处各具有1道白斑。雄鸟体长可达32~35厘米。雌鸟较小,长达23~34厘米。头和颈呈灰蓝色,肩和上胸、颈基以及喉、胸等部分都带有铜绿色的金属光泽,形成显著颈环。尾羽呈灰黑色,先端黑色。嘴黑色,脚朱红色。两翅折合时有2条明显的黑色横翅斑带。雌鸟羽色略暗,不如雄鸟鲜丽。常结小群到山谷和平原地带农田地上觅食杂草种子、高粱等谷类为食。繁殖期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画眉(Garrulax canorus)

  脊椎动物,鸟纲,鹟科,画眉亚科。为最常见的鸣禽。鸟的鸣声洪亮,婉转动听,并能仿效多种鸟的叫声。善斗。体长约24厘米。背羽绿褐色,下体黄褐色,腹部中央灰色,头色较深而有黑斑。具有明显的白色眼圈,向后延伸呈蛾眉状的眉纹,故称画眉。留居我国长江以南的山林中,喜在灌木丛中穿飞和栖息,常在林下草丛中觅食,以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不善作远距离飞翔,为留鸟。在繁殖季节,雄鸟鸣声更为悦耳,食量加大,多以蝗虫、蝽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喜鹊(Pica pica)

  脊椎动物,鸟纲,鸦科。体长约46厘米。上体羽毛黑褐,具有紫色光泽,其余部分为白色。尾羽稍大,中宽端尖,静止时常上下翘动。杂食性,多在高大树上筑巢,早春繁殖。为我国分布极广的留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

  脊椎动物,鸟纲,椋鸟科。为华南常见的一种鸟,体长约28厘米,全身羽毛墨黑色而有光泽,仅翼羽上有白斑,在飞翔时显露出“八”字形,故称为“八哥”。嘴和足为黄色,鼻后有额羽1小簇,呈冠状。白天喜群息大树上,或落在屋脊、牛背上。夜间多在竹林、大树上或苇丛中过夜。雄鸟的鸣叫声响亮,在笼中饲养幼鸟时,可修剔它的舌尖3~5次,能训练它模仿发出简单的人话声。喜翻食土壤中遗落的果实和种子,以及地下的蚯蚓和害虫。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黄鹂(Oriolus)

  鸟纲,黄鹂科。在我国常见的为黑枕黄鹂(Orioluschinensis),又称“黄莺”、“黄鸟”。体长约25厘米。雄鸟全身羽色金黄而有光泽,头部有通过眼周直达枕部的宽道黑纹。翼和尾羽的中央为明显黑色。善鸣,声音响亮,终日不辍。雌鸟羽色黄中带绿,也有光泽,头部也具有浅色黑纹。树栖,在高树枝端筑巢。以林中多种有害昆虫为食,属于益鸟。夏末也吃部分果实。夏季在我国分布较广,冬季南迁,但在云南东南部、海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