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膀胱术回肠膀胱术的基本优点是:①回肠膀胱分流能很快将尿液由肾脏和输尿管引入承接袋,因分流肠道短,使尿与该肠道接触的时间短暂。②与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相比,电解质紊乱轻微,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较少。因此,回肠膀胱分流术已成为公认的优选手术方法。 ⑴下腹横切口 ⑵游离右侧盲肠和回肠末段并游离左侧 ...
膀胱镜检查术膀胱镜是内窥镜的一种,外形与尿道探子相似,电镜鞘、检查窥镜、处置和输尿管插管窥镜以及镜芯四部分构成一套,并附有电灼器、剪开器和活组织检查钳等附件。近年来膀胱镜的照明系统有了改变,备有冷光源箱,经反向的强冷光通过光学纤维导光束,传送到膀胱内部,替代膀胱镜鞘前端的灯泡照明,具有照明良好,景象清晰,调光随意等优点。 ⑴镜鞘 ...
右侧全肺切除术 1-1 切开纵隔胸膜,切断结扎迷走神经分支,显露右肺动脉上叶及右上肺静脉各支 1-2 分别结扎 、切断右上肺静脉各支 1-3 分别结扎 、切断右肺动脉上叶尖前段各分支及主干 ...
1-1 塑料管一端插入胃管,以线结扎后,经鼻孔送进食管 1-2 手术中将塑料管送入十二指肠,以备术后滴液,胃管留在胃内减压 图1 安放胃管及十二指肠滴液管 2-1 切开纵隔胸膜 2-2 探查食管周围 ...
胸膜外胸廓成形术是在骨膜下切除一组肋骨,使局部胸壁塌陷,以缩小该部位胸腔的手术。术后6~8周从骨膜新生的肋骨将保持局部胸壁塌陷,使胸腔永远缩小。 切除肋骨的数目和长度应根据病变范围而定,一般需要切除5~6条肋骨。如需切除5条以上肋骨时,应根据病人体质分两期或三期完成。一般多作两期手术:第1期切除第1~3(或第4)肋骨;第2期切至第7或第8肋骨。每一肋骨切除的长度,也因肋骨的斜行走向而不同。肋骨后 ...
食管贲门肌层切开术是在食管下端及贲门部纵行切开肌层,使粘膜膨出,以解除食管及贲门的痉挛性梗阻,效果良好。其他如食管胃捷径手术等弊大于利,现已废除。 1-1 开胸后剪开肺下韧带,显露扩张的食管 1-2 用软胶管拉出食管后,切开其纵行肌层 ...
图1 食管胃底侧侧吻合术 图2 食管胃体侧侧吻合术 图3 食管腔内塑料导管 4-1 切开食管,置入扩张器 4-2 扩张食管腔 ...
胸膜内胸廓成形术是将一组肋骨连同局部增厚的胸膜切除,使胸壁软组织更好地塌陷。根据脓胸腔的部位和大小,可以选用不同的手术切口。 1-1 切除脓腔低位肋骨,切开胸膜,吸尽积脓,刮除肉芽,堵塞纱布 1-2 切除脓腔外肋骨 1-3 切除增厚壁 ...
胸壁结核是全身性结核感染的一种局部表现,因此必须首先进行全身抗痨治疗,在全身及局部病情稳定,血沉稳定以后,再进行局部病灶清除,缝合伤口。如冷脓肿有继发化脓性感染,应先作切开引流,待继发感染控制后,再作病灶清除术。 1-1 切除浅层脓肿 1-2 探查脓腔 ...
肋骨的良性肿瘤有肋软骨瘤和骨软骨瘤等,治疗只需将局部肋骨切除。 常见的胸壁恶性肿瘤有纤维肉瘤、软骨肉瘤,或从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肋骨的恶性肿瘤。单发的胸壁恶性肿瘤,只要没有远距离转移,应作彻底切降。肋骨的原发或转移瘤,除需将肿瘤前后5cm以内的肋骨切除外,还需切除肋间肌;如已累及肺脏,也应作部分肺切除术。 1-1 剥离骨膜 ...
骨折不愈合、骨缺损骨移植术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常因骨折治疗不当,或因骨折后感染所致。两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骨移植,但由于骨折不愈合、骨缺损的局部有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如骨折端硬化、骨髓腔闭合、皮肤缺损、软组织瘢痕多、血运不好等);使治疗比较困难。如以前曾多次手术或广泛反复感染,则治疗更为困难。近几十年来,由于技术的改进,骨移植术的成功率已有所提高,但仍有一部分病例失败,其原因与治疗上的缺点(如软组织瘢痕 ...
嵌入骨移植术嵌入骨移植术是在病骨的两端切除一定的长度和宽度的一条皮质骨片,然后取同样大小的一整块骨片嵌入骨槽,用螺钉将骨板固定于病骨上,达到刺激成骨作用和内固定作用,促进骨愈合。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植骨后病骨的直径不增粗。其缺点是需要有一定的设备(如双锯片电锯),内固定作用不如骨上骨移植术可靠,有骨缺损者应用此手术则更不牢靠,因此,多用于无骨质缺损的骨折不愈合及各种关节融合术。 ...
骨上骨移植术骨上骨移植术(即上盖骨移植或外置骨移植)是取皮质骨板固定于两段病骨上,促使骨愈合的手术。皮质骨板坚硬,临床多用以治疗长管骨骨干的骨折不愈合,骨干缺损以及关节融合手术时的关节外植骨。这种植骨术除有刺激成骨作用外,主要利用其内固定作用。实际应用时常并用松质骨移植,以填充空隙及加强刺激成骨作用。骨上骨移植术的缺点是骨移植后承受骨的直径要增粗,伤口缝合困难,同时,皮质骨抗感染的能力弱,有潜在感 ...
松质骨移植术松质骨移植的优点是刺激成骨作用大,爬行代替过程快,抗感染力较强,且可形成碎片,填充于骨端间的任何裂隙。因此,它应用的范围较广。它的缺点是质地较软,内固定作用较弱。故临床上常需与皮质骨移植或金属内固定合用,一般,松质骨移植多用于骨肿瘤或炎症刮除后形成的骨腔的填充、关节融合、骨折不愈合、骨缺损等。此外,在血供不良的骨折行切开复位(如胫骨下1/3骨折时)也可用松质骨碎片移植,以促进骨折愈合。 ...
胫骨取骨术胫骨位置表浅,其前内侧面平而宽,适合采取骨板作骨上骨移植或嵌入骨移植。但治疗胫骨骨不连结时,最好不要从对侧健康的下肢取骨,以免因术后并发症,而影响健肢。可以从病骨上直接取骨。胫骨骨板的优点是质地坚硬,具有较好的内固定作用,最适用于治疗骨干缺损及骨折不愈合等。缺点是爬行代替过程较慢,术后固定时间较长。为缩短愈合时间,可同时行松质骨移植。需要少量松质骨时,可在采取胫骨骨板的同时,在胫骨髁中刮 ...
髓腔内骨移植术髓腔内骨移植术是从自体胫骨或病骨的一端取一块长条骨,修整后能刚好插入两骨折端的髓腔内,用以稳定骨折端和刺激成骨。但因其置入髓腔的长度有限和植骨直径较小,内固定作用不大,容易断裂,因此很少单独使用。一般仅用来作为其他骨移植的辅助手术,以加速骨内膜的成骨作用,或用来治疗手,足短管骨的骨折不愈合。 ⑴在骨折端凿槽,植骨嵌入骨槽及髓腔后,加 ...
腓骨取骨术腓骨除外踝上5cm一段为稳定踝关节所必需之外,其余部分均可供移植。由于腓骨位置比较浅表,平直、无弧度,而且腓骨头与桡骨下端相似。因此,自体腓骨移植除在长管骨骨干骨折不愈合时用作骨上移植外,还可于长管骨骨缺损和桡骨下端缺损,用腓骨全骨移植或带腓骨头的全骨移植以代替缺损的长管骨和桡骨下端。 ⑴腓骨中段取骨,环行钻孔后,骨刀切取 ...
髂骨切骨术髂骨的位置表浅,显露和取骨比较方便,而且髂骨的功能不太重要,可提供大量的松质骨和皮质骨。除皮质骨的硬度较差,内固定不够坚强外,松质骨有优良的成骨作用,愈合较快。髂骨还可以取各种大小、长短的骨块,以满足某些手术的特殊需要。此外,不论病人取何种体位手术,都可以从髂骨取得供移植的骨块。因此,髂骨是骨移植术最常用的供骨部位。 ⑴皮肤切口 ...
吻合血管的髂骨切取术髂骨的血供丰富,主要的营养动脉有髂腰动脉的髂支、臀上动脉的深支、旋髂深动脉、旋髂浅动脉及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由于旋髂深动脉的蒂长,可达6~8cm,外径较大,可达1.5~3.0mm,显露较易;此外,旋髂深动脉主要供应髂嵴前部,并有肌皮动脉供应髂骨嵴浅面的皮肤;因此临床上常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蒂,行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或髂骨皮瓣移植。一般移植骨块大小平均可达10×3.5cm2;移植皮肤 ...
吻合血管的肋骨切取术肋骨亦有独立的血供系统,即肋间动、静脉。肋间动脉起自主动脉背侧,在脊椎旁分为前支与后支。后支供应椎旁肌肉、脊膜及脊髓,前支即肋间动脉 ⑴。肋间动脉穿过胸膜和肋骨下缘,进入肋间内肌和最内肌之间,分为上、下两支。上支斜向肋骨角,进入上一肋的肋骨沟;下肢沿下一肋骨的上缘前行。上、下两支的行程中都与胸廓内动脉的肋间支吻合 ⑵。此外,肋间动脉还有许多肌皮动脉供应骨膜、肋间肌及其上的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