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原核表达,包涵体。以前也做过,但经验不多。从园子里也学到不少。一点失败的教训以及纯化过程中的体会,贴出来与大家共享,同时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正:)1. 首先介绍一下背景。载体是novagen公司的pET22b,Amp抗性。菌株是Invitrogen的BL21 star DE3,是一个蛋白降解酶突变菌株,也就是说是一种优化表达菌株。2. 第一次失败。第一次做诱导的时候,重复了很多次,但总是诱导不出来。PCR,酶切都正确。但没等测序 ...
开始做酵母双杂交了,计划用一个膜蛋白去筛库,已经做好了工作量大,而预期结果要靠点小运气的心理准备,面前真是一条很长的路要走!在丁香园学习了很久,希望能将我这次试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思索记录下来,跟大家一同讨论,共同学习。今天先说说实验之前的试剂准备,为了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我选择了clontech的matchmaker gold系统,订购了人脑cDNA文库(标准化的),还有培养基也是订的商品化的,再有一个提酵母质粒的 ...
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作 者: 周庭银出版社:上海科技日 期:2007年6月开 本:16 版 次:1页 数:491页装 帧:精装ISBN :7532388514【作者简介】:周庭银 1951年12月出生,江苏省阜宁县人。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实验诊断科主任技师。 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临床微生物鉴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疑难菌、少见菌株鉴定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在国内首次发现卫星状链球菌(软弱乏养菌)、星座链球菌、霍利斯弧菌、拟态 ...
最近做了四次电转化,两次成功转化率大于10的9次方,效果非常好 ;另从两次失败转化率吸取了教训;现将试验方案及操作与大家共享:1.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方案由李芃同学提供,lzf继承补充)1)由-70度冰箱中保存得菌种划单菌落,过夜培养16-20hr。晚上将将新鲜的菌落接种于2ml-5mlSOB培养基的试管中,37℃振荡培养过夜,转速控制在180rpm。2)第二天,取过夜培养物250uL转接入含50ml SOB培养基(1 ...
把这个小结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请大家发帖多多交流,共同进步!1.应该在细胞状态最好的时候,进行病毒接种或复苏;2.接种前头天,进行细胞传代,细胞数量应以能让细胞在第二天内达到覆盖满90%的培养瓶为准,并且一定要在细胞传代后48h内接种病毒;3.第二天细胞长为单层且状态较好时,开始接种病毒;4.先移弃培养瓶中的生长液,用undefinedPBS轻轻洗细胞面3次,最后用移液管吸干净培养瓶中残留的undefinedPBS.为保持培养 ...
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又名白假丝酵母菌(Saccharomycesalbicans)属假丝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在SDA上培养2日后涂片镜检,呈革兰阳性(如图1),但着色不均,菌体呈卵圆形(2.5~4μm)、薄壁;而在玉米粉一吐温80培养基上培养3日后涂片,可见顶端圆形的厚壁抱子(如图2)。白色念珠菌以出芽方式繁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有芽生孢子及假菌丝生长,在假菌丝间其末端形成厚膜孢 ...
目前,国内正规的制药行业均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进行工厂管理,生产环境的要求及其严格。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安全,GMP中对不同类型药品的生产环境洁净度都进行了限定,因此,生产环境监测就成为了把关药品生产安全的重要一环。最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1:无菌药品中,第十一条指出:“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 ...
采用一系列方法将病毒工程化开发用于疾病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应用,该应用广泛的定义为病毒疗法,包括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Figure 1)和具有溶瘤细胞功能的病毒(Figure 2)。虽然这些产品大部分都处在临床开发阶段,但是药物作用靶点的多样性以及未来创造财富的机会都是令人鼓舞的。病毒疗法是一门以病毒为基础的技术,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在任何的时间点包括早期的研发,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包装上市都能清楚地了解样品的质量和性能 ...
侵袭性曲霉菌检测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美国Bio-Rad公司研发的PlateliaTM曲霉菌抗原检测试剂盒是一款集众多优势于一体的独特的诊断工具。检测成份是曲霉菌细胞壁特有的多糖成份-半乳甘露聚糖,结合无创的手段,经典的ELISA方法曲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一种腐生菌及正常人体皮肤粘膜的常驻真菌。由于曲霉菌孢子较小,在空气中漂浮,通常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所以曲霉菌感染的首要部位是肺部。根据发病部位、菌落定植或侵袭, ...
(1)流行特点:动物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属的曲霉菌引起动物的一种以呼吸系统机能紊乱为特征的霉菌性传染病。病原主要侵害呼吸系统,有时在全身各处也形成病灶。通常是因健康动物接触污染的发霉饲料或垫料而感染。各年龄动物均易感,幼动物易感性最高。(2)临床症状:①急性型:l月龄内的暗忖呈急性经过。潜伏期一般2~7天。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频频饮水,羽毛蓬乱,两翅下垂,呆立一角,闭目无神。呼吸气喘、频数,呈腹式呼吸,两翼扇动。冠部及口 ...
曲霉菌属是一种丝状真菌,通过孢子形式进行繁殖。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土壤,水,食物,腐烂的植被等,主要经空气传播。大多数健康人群的免疫系统能够抵抗曲霉菌的侵袭,而免疫受损或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个体则易致病。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简称IA)是致病的最严重的一种形式:曲霉菌孢子首先通过呼吸道入侵体内,随血液循环侵犯其它器官和部位,如鼻窦,眼睛,皮肤,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目前临床中常见 ...
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 IA)是曲霉菌感染人体致病最严重的一种形式。对于ICU的危重患者,有报道的IA的发病率高达10%,1 这个数字要高于以往其他疾病人群所报道的数字0.33-6.9%。2 事实上, 在ICU患者中,IA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不仅仅限于由EORTC/MSG指南中提到的单一的宿主因素。比如,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 ...
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 IA)现已成为免疫力减弱的的儿童病人重要的发病和死亡因素,其预后状况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以及病人本身的抵抗能力。但因为儿童病人的特殊性,成人的一些诊断方法可能并不适合儿童。例如影像学诊断,对于成人的血液病患者而言,高分辨CT是一种对肺曲霉菌感染的敏感筛查方法,但根据目前积累的数据来看,这些特征性的CT表现可能并不适用于儿童,(1)在一个多中心的 ...
肺部的真菌感染,特别是支气管肺部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近年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并且尤其在支气管癌的病人中,总是会有曲霉菌感染的报道。有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支气管癌的病人中,曲霉菌是出现最多的定植菌,这项研究的报告称,在这些病人中,培养分离出曲霉菌和血清学检查的阳性比例高达14.2%和21.4%(1)。然而,针对呼吸道样本的传统的真菌培养方法和细胞病理学检查 ...
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IA)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HSCT)后最常见的致命性感染,在血液病肿瘤的患者当中,发生曲霉菌感染的比例可高达12%,而IA的死亡率可高达58%。1IA的诊断金标准是活组织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和微生物的培养鉴定,但是往往对于怀疑IA的患者而言,由于其身体状况很难获得组织样本。血清中的半乳甘露聚糖(gal ...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是接受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其中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 IA)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且发生率逐年上升,1在血液病和HSCT患者中病死率高达50%-90%。2造成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是IA 早期诊断困难,使得治疗延迟。3以往常用的诊断 ...
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由于细菌特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特性,这种差异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故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类、脂肪类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不同,它们对物质的代谢谱和分解产物也就不同,利用这种特点建立细菌生化反应,在菌株的分类鉴定中具有主要意义。 【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反应原理。 2. 掌握测定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的技术和方法。 【实验原理】 各种细菌由于具有不同的酶系统,致使它 ...
血清学反应是指相应的抗原与抗体在体外一定条件下作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或凝集现象。在微生物检验中,常用血清学反应来鉴定分离到的细菌,以最终确认检测结果,是临床细菌性疾病诊断和病原菌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血清学试验可分为血清学鉴定和血清学诊断两部分。用已知抗体(即含特异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单克隆抗体等)检测标本中或分离培养物中未知细菌的种、型或细菌抗原,称为血清学鉴定;而用已知细菌或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 ...
细菌形态学是研究细菌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对研究细菌的生理活动、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鉴别细菌、诊断疾病和防治细菌性感染等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由于细菌个体微小,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后才能观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可分别选择普通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另外,由于细菌呈半透明状,要想更清楚地观察其大小和形态,需要 ...
2.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常见病,属于祖国医不的“胃脘痛”“心胃气痛”“痞证”等范畴。长期以来,尽管采用了中药、西药等多种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这些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始终未能阐明,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反复发作,行延不愈,因此,直接影响症这些疾病的根治。 自从1983的由Warren和Marshall首次从胃粘膜活检标本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