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相关专题   生物芯片是指包被在硅片、尼龙膜等固相支持物上的高密度的组织、细胞、蛋白质、核酸、糖类以及其它生物组分的微点阵。芯片与标 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即可实现对生物样品的分析。目前常见的生物芯片主要有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组织芯片等。基因 芯片也可以叫做 reverse northern - dot blots。目前主要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芯片——生物信息精灵

相关专题 基因芯片,也叫DNA芯片,是在90年代中期发展出来的高科技产物。基因芯片大小如指甲盖一般,其基质一般是经过处理后的玻璃片。每个芯片的基面上都可划分出数万至数百万个小区。在指定的小区内,可固定大量具有特定功能、长约20个碱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也叫分子探针)。  由于被固定的分子探针在基质上形成不同的探针阵列,利用分子杂交及平行处理原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概述

相关专题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1961年Hall开拓了液相核酸杂交技术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的形成,出现稳定的双链区,形成杂交的双链。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质粒和噬菌体DNA的构建成功,核酸自动合成仪的诞生,大大丰富了核酸探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类神经的微芯片

相关专题 使用以人脑的神经系统为基础研制出的高能效集成电子元件,能制成可植入眼内的硅视网膜以恢复视力,也可用作机器人眼和其他智能传感器。 在这张美术图里显示的可植入眼内的硅视网膜,能模仿眼睛的天然功能,从而帮助某些类型的眼盲病人恢复视力。 1997年,IBM超级电脑“深蓝”在那场举世闻名的比赛中险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Garr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三:抗体芯片

相关专题 蛋白组学研究是即基因组学研究后的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之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直接影响着生命活动的变化,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因表达产物的变化,而真正发挥功能的蛋白要经过转录后加工、翻译调控以及翻译后加工等许多步骤和调控才能形成,因而对蛋白质的直接研究才能真实的解释各种生命现象。但是目前研究蛋白质的手段和方法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技术成为人类新救星

相关专题 过去30年中,大量的生物学新发现和对人类基因组的深入了解,致使很多生物技术新药开发出来,目前已上市的有230种。仅去年一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就批准了20种生物技术新药,其中包括治疗失眠、多种硬化症、剧痛、慢性肾病、失禁、口腔疼痛和治癌等药物。现在,正处于后期临床试验的250种生物技术药中,至少有50种将会获得FDA的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Sepharose CL

相关专题 (一) 原理   葡萄球菌A蛋白(SPA)具有与多种哺乳动物IgG分子Fc段结合的能力,并与不同IgG亚类的结合力有所差别。利用改变PH及离子强度可洗脱结合于SPA-Sepharose CL-4B柱上的IgG或不同的IgG亚类,可直接纯化血清或小鼠腹水中的IgG抗体。   (二) 操作步骤   用0.1M PH8.0 磷酸缓冲液浸泡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核酸凝胶电泳观察法

相关专题 【1】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原理:琼脂糖是海藻中提取的线状高聚物,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密度不同,一般PCR产物使用2%浓度,0.5Kb-10Kb的DNA使用1%浓度,基因组DNA使用0.3%-0.7%浓度;不同大小的核酸在同一浓度的凝胶中迁移率不同,因为分子越大其受琼脂糖的阻力越大,迁移率与碱基对的对数值成反比;同分子量不同构象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调亡细胞

相关专题 1.用不同方法诱导细胞调亡后,取106调亡细胞,置1.5ml离心管中,用PBS洗涤一次。在微量离心机上全速离心5秒钟,去上清液。加入100μl含5mol/L异硫氰酸胍,100mmol/L 2-巯基乙醇的25mmol/L枸橼酸钠缓冲液pH7.0,在旋涡混悬器上混悬20秒钟,破坏细胞,变性蛋白质。 2.加入50μl含7.5mol/L醋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相关专题 实验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等电聚焦[IEF]电泳技术

相关专题   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是60年代中期问世的一种利用有pH梯度的介质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电泳技术。由于其分辨率可达0.01pH单位,因此特别适合于分离分子量相近而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组分。  ⒈IEF的基本原理 在IEF的电泳中,具有pH梯度的介质其分布是从阳极到阴极,pH值逐渐增大。如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色谱分析技术:吸附色谱法

相关专题 吸附色谱法常叫做液-固色谱法(Liquid-Solid Chromatography,简称LSC),它是基于在溶质和用作固定固体吸附剂上的固定活性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将吸附剂装填于柱中、覆盖于板上、或浸渍于多孔滤纸中。吸附剂是具有大表面积的活性多孔固体,例如硅胶、氧化铝和活性炭等。活性点位例如硅胶的表面硅烷醇,一般与待分离化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电泳技术简介

相关专题 电泳法,是指带电荷的供试品(蛋白质、核苷酸等)在惰性支持介质(如纸、醋酸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中,于电场的作用下,向其对应的电极方向按各自的速度进行泳动,使组分分离成狭窄的区带,用适宜的检测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谱或计算其百分含量的方法。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在电场中,推动带电质点运动的力(F)等于质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相关专题   醋酸纤维素是提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成的纤维素醋酸酯。由该物质制成的薄膜称为醋酸纤维素薄膜。这种薄膜对蛋白质样品吸附性小,几乎能完全消除纸电泳中出现的“拖尾”现象,又因为膜的亲水性比较小,它所容纳的缓冲液也少,电泳时电流的大部分由样品传导,所以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少,5μg的蛋白质可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因此特别适合于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

相关专题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电泳方法。在这种支持介质上可根据被分离物质分子大小和分子电荷多少来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有以下优点: ①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和N,N"甲叉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凝胶有 格子是带有酰胺侧链的碳-碳聚合物,没有或很少带有离子的侧基,因而电渗作用比较小,不易和样品相互作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色谱分析技术:高压液相色谱

相关专题 Martin 和 Synge在1941年就提出高效相色谱的设想,然而直到六十年代后期,由于各种技术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才付诸实现。这种色谱技术曾被称为高速液相色谱(High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压液相色谱(High Parss-ure Lipuid Chromatography),目前使用最多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红蛋白凝胶柱层析

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凝胶柱层析的原理及应用; 2.掌握凝胶柱层析的基本操作技术,为进一步掌握离子交换柱层析、亲和层析及吸附层析等其它分离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实验原理 凝胶层析:原理与应用 凝胶层析又称凝凝胶过滤,是一种按分子量大小分离物质的层析方法。该方法是把样品加到充满着凝胶颗粒的层析柱中,然后用缓冲液洗脱。大分子无法进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酶切及凝胶电泳

相关专题 第一节 概 述一. DNA 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酶识别序列的DNA 序列之内或其附近的特异位点上并切割双链DNA。它可分为三类:Ⅰ类和Ⅲ类酶在同一蛋白质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饰(甲基化)作用且依赖于ATP 的存在。Ⅰ类酶结合于识别位点并随机的切割识别位点不远处的DNA,而Ⅲ类酶在识别位点上切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色谱分析技术:亲和色谱法

相关专题 一、基本理论(一)原理:在生物体内,许多大分子AKSJDHFKLSDFHKLSDJ具有与某些相对应的专一分子可逆结合的特性。例如抗原和抗体、酶和底物及辅酶、激素和受体、RNA和其互补的DNA等,都具有这种特性。生物分子之间这种特异的结合能力称为亲和力,根据生物分子间亲和吸附和解离的原理,建立起来的色谱法称亲色谱法。亲和色谱中两个进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芯片综述

相关专题 生物芯片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是由微电子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综合的高科技。 生物芯片可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和芯片实验室等几种。 蛋白芯片是将大量蛋白质分子按预先设置的排列固定于一种载体表面行成微阵列,根据蛋白质分子间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构建微流体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