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钼来自含钼矿物,而主要含钼矿物是辉钼矿。含钼矿物经过风化后,钼则以钼酸离子(MoO42-或HMoO4-)的形态进入溶液。土壤中的钼从目前资料可区分成四部分: (1)水溶态钼。包括可溶态的钼酸盐。其含量甚微,一般不容易测定出来。(2)代换态钼。MoO4-2离子被粘土矿物或铁锰的氧化物所吸附。以上两部分称为有效态钼是植物能够吸收的。(3)难溶态钼。包括原生矿物、次生矿物、铁锰结核中所包被的钼 ...
棉花严重缺硼时,顶芽萎缩,芽腋丛生形成多头棉,或是顶部心叶变小,叶的边缘和主脉失绿,叶片绉缩向上反卷,但无红蜘蛛、蓟马等虫害;下部老叶较大、肥厚、色深、易脆,叶脉突出,严重时木栓化坏死,叶柄出现明暗相间的环带,在颜色较深的环带处的组织发生膨胀,向外突出,使整个叶柄呈节状,不平滑。剖视可见与环带相应髓部变白,严重时变褐坏死,好似有虫咬食,不久则脱落,花小而少,花冠缩短不易伸出,并向中心包裹不张开,花 ...
缺硼的柑橘开花量并不少,但幼果白色层变黑而大量脱落,甚至全树掉光。缺硼的成熟果实皮厚而硬,称为“石头果”,汁少渣多,种子多败育,果皮及中心核常流胶,果实产量低,品质差。缺硼的幼叶有不透明的水渍状斑点,老叶叶脉木栓化破裂,常反卷,无光泽,易脆裂,树梢增多,生长不良。据试验,柑橘盛花期施硼对防治落果和提高产量效果较大,盛花期可能是喷硼的临界期;花期和开花后亦可喷硼。由于硼在柑橘体内利用率低,故多次喷硼 ...
苹果典型的缺硼症状是患缩果病。果实发病的表现有三种症状,即果皮软木型、果心软木型和锈果型。果皮软木型症状,一般在谢花后半月内发生,以果顶处发病最重,成长果实以绿色部分发病较重。病果初期表皮出现圆形水渍状斑块,皮下果肉细胞脱水,变成棕褐色,坏死呈海绵状,病斑干缩凹陷,果小而畸形,常造成幼果大量脱落。果心软木型症状,自苹果谢花后半月到采收前均会发生。果心软木型病果内部由萼洼开始至果心线内外的细胞木栓化 ...
葡萄若缺硼素会抑制花粉发育与发芽,花蕾不能正常开放,花冠干枯不能正常脱落。严重缺硼时大量落蕾,新梢顶端卷须干枯,节间变短,组织硬而脆;叶脉间出现黄化,叶面凹凸不平,或向背面翻卷。葡萄缺硼时,亩施0.75~1.5公斤硼砂,篱架每株用30~60克为宜。在开花前叶面喷布0.1~0.2%的硼砂溶液有明显效果。 ...
桃树缺硼时幼叶小而扭曲,变厚呈革质;叶主脉变黄呈木栓状;新梢有枯顶现象,出现帚状枝;枝干流胶,冬季易死亡;树皮粗糙;萌芽不正常,随后常变褐枯死;果实蚕豆大小时发生畸形,由暗绿色转为深绿色,开始脱毛,逐渐呈木栓状斑块,畸形果直到成熟不脱落;种子枯萎。桃树缺硼可在萌芽前、花前或盛花期喷布0.1~0.2%硼砂,也可在幼果期喷施,每隔半月喷一次,连续2~3次。硼肥也可与波尔多液或尿素(0.5%浓度)配合成 ...
硼是蔬菜作物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各种蔬菜缺硼时表现的症状差异较大,但共同的特点是花发育不全、根系不发达、生长点死亡。根茎类蔬菜对硼的需求量最大,缺硼其表现,初期是在根部最粗部位出现深色斑点。生长缓慢,叶片少而且小。例如,萝卜等若缺硼,常常会表现出植株叶子卷曲、叶片中脉也随之迅速卷曲而退绿,植株生长点腐烂而死亡,根部达不到正常植株大小,肉质根表面不平滑,呈灰色。芹菜缺硼会引起茎部开裂:缺硼初期,叶部 ...
在作物发生了病症或生长不正常的时候,要进行纵的(即历史的)、横的(即地域的)调查,排除大量不可能的因素,把“可能性”尽量缩小到某一特定的原因上,然后进行化学分析或生物试验,以求得正确结论。微量元素缺素症很容易与大、中量元素缺乏症和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真正病害相混淆,应认真排除。调查内容包括:(1)发病历史和土壤类型。大面积的发生微量元素缺乏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应不足。因此,缺素症经常在固定区域、固定土 ...
将含有微量元素盐类,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向植物注射,观察缺乏症状消失与否来证实缺乏哪种元素。这里讲的注射与喷施,包括将溶液涂抹到植物上,或将植物浸入溶液中。在发病现场喷施时,喷与不喷的小区一定要用塑料布隔开,以免肥液飞溅到对照区,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叶片灌注或浸渍就是将待测的微量元素制成0.05~0.1%的溶液,设法引入发病植物的体内,注意观察植物色泽的变化。引入渠道有叶脉间、叶尖、枝条和根尖。脉 ...
在距离地球表面15~50公里的平流层中,含有大量的臭氧,能有选择地吸收短波太阳辐射能。由于这种吸收作用,使得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和X射线等短波辐射能在到达地面前大部分被吸收,从而使人类免受其伤害。近年来,由于氟利昂的大量使用,使臭氧层的平衡受干扰,其反应过程为:CFCl3 紫外线→自由氯原子(Cl)Cl O3→ClO O2 ClO O→Cl O2 氟利昂到达大气上层后, ...
大规模、集约化畜牧场的出现,大量的畜禽粪、尿和污水导致环境污染,国外曾有“畜产公害”之称。目前,我国的“畜产公害”十分严重。对畜禽粪尿污染的治理方法很多,如沼气发酵,还有快速烘干等,还可利用某些微生物对废弃物的分解,将自然界的生物循环引导到更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方向。近年来各国微生物专家研制出一批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和治理污水的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如用于养猪业的环境清洁剂——木糠床微生态菌剂,在许多国 ...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系指农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在自然界,所有生物都表现自身的遗传现象,它是生命延结和种族繁延的保证。农谚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就是对遗传现象生动的描述。豆和瓜的繁衍就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在生物细胞里,有许多称之为染色体的双螺旋长链,它 ...
现代文明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大规模工业生产向大众提供廉价而性能优异的工业产品。亨利·福特在汽车生产中首先使用了这个概念。这种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只是为了能够经济的养活人口的农业社会相比较当然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创造出了一个富裕的工业社会。但另一方面,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无疑是造成人类社会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人类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劣,这不仅包括自然的报复,还包括人类自身在生活环境之内 ...
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 简单通俗地讲,所谓环境,即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我们面对的空间提供给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江河湖泊或地下水,成为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我们吃的瓜菜果粮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仔细想想每天从早到晚的生活,从起床、洗漱 ...
大气中的HC和NOx等为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衍生种种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NOx是这种烟雾的主要成分,又因其1946年首次出现在美国洛杉矶,因此又叫洛杉矶型烟雾,以区别于煤烟烟雾(伦敦型烟雾)。NO2光分解成NO和氧原子时,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就开始了。原子氧会和氧分子反应生成臭氧(O3),O3是 ...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 ...
大气污染的化学原理比较复杂,它除了与一般的化学反应规律有关外,更多的由于大气中物质吸收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光子)发生了光化学反应,使污染物成为毒性更大的物质(叫做二次污染物)。光化学反应是由物质的分子吸收光子后所引发的反应。分子吸收光子后,内部的电子发生能级跃迁,形成不稳定的激发态,然后进一步发生离解或其它反应。一般的光化学过程如下:(1)引发反应产生激发态分子(undefined)A(分子) hv→undefined(2 ...
有毒有机污染物 主要包括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高分子聚合物(塑料、人造纤维、合成橡胶)、染料等类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大多数为难降解有机物,或持久性有机物。它们在水中的含量虽不高,但因在水体中残留时间长,有蓄积性,可造成人体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生理危害。随着现代化石油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很多原来自然界没有的、难分解的、有剧毒的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合成洗涤剂、有机 ...
当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又严重缺水时,注意力不可避免地要落到海水和某些有咸味的地下水上。海洋是如此巨大的未开发的水源。遗憾的是海水中含盐量的质量分数大约为3.5%(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氯化镁及硫酸钙)。地下钻井水含盐浓度较小些。从这些含盐的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称为脱盐,或海(咸)水淡化。脱盐的方法较多,如有蒸馏法(多级急骤蒸馏)、冷冻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多种。反渗透法海水 ...
汽车是近代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汽车数量的激增,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CO,NOx,SO2,HC,颗粒物和臭氧等。CO是汽油燃烧不完全的产物,其数量占尾气成分的首位。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高温下存在的2CO O2 2CO2的平衡,使得CO存在于所有实际燃烧器的尾气之中。CO无色、无臭、无味,当被吸入人体后,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其亲合力比O2约大200~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