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DNA碱基对(钠盐)的平均分子量 = 650 道尔顿1.0 A260 unit ds DNA = 50 µg/ml = 0.15 mM (in nucleotides)1.0 A260 unit ss DNA = 33 µg/ml = 0.10 mM (in nucleotides)1.0 A260 unit ss RNA = 40 µg/ml = 0.11 mM (in nucleotide ...
选择材料及预处理 以蛋白质和结构与功能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蛋白质,首先要得到高度纯化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物质。蛋白质的制备工作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方面知识,但基本原理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得用混合物中几个组分分配率的差别,把它们分配到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个物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提取,层析和结晶等;二是将混合物置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 ...
(一)、仪器设备 英国Thermo Hybaid原位PCR仪。 (二)、操作流程 1、原位PCR步骤 1)预处理: (1)切片常规脱蜡; (2)0.2mol/L HCl处理10min; (3)5μg/ml蛋白酶K消化组织37℃10min; (4)Nase消化组织37℃ 30min; (5)梯度酒精脱水,室温干燥。 2)原 ...
学习和掌握限制性内切酶的特性、酶解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方法,理解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的关键工具,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鉴定DNA片段的有效方法。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特异性核酸序列的DNA水解酶。是体外剪切基因片段的重要工具,所以常常与核酸聚合酶、连接酶以及末端修饰酶等一起称为工具酶。 琼脂糖凝胶电泳: 是利用琼脂糖溶化再凝固后能形成 ...
关键词:蛋白质复性;环糊精;分子伴侣 重组DNA技术为大规模生产目标蛋白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但人们在分离纯化基因工程表达产物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利用大肠杆菌为宿主细胞的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如尿激酶、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白介素-6、人γ-干扰素等,不仅不能分泌到细胞外,反而在细胞内聚集成没有生物活性的直径约0.1~3.0μm的固体颗粒棗包含体[1]。这些基因表达产物的一级结构(即氨基酸序列 ...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及探针(probe)待测核酸序列可以是克隆的基因征段,也可以是未克隆化的基因组D ...
本文对蛋白质折叠这一古老的领域的最新发展,尤其是分子伴侣的机理作了一番探讨,对一些新观点和新的实验事实作了介绍,并对一些实验实事作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时预测了结构生物学及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 生物大分子 分子伴侣 蛋白质的折叠 识别 结合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了解分子水平的先象的基础。没有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就没有分子生物学。正如没有DNA双螺旋结 ...
摘要 基因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由于表达量高,往往形成无生物活性的包涵体。包涵体必须经过变性和复性的过程才能获得有活性的重组蛋白。如何提高基因重组蛋白质的复性率,是生物工程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对近年来的重组蛋白质的复性方法做一评述,为研究蛋白质折叠以及复性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重组蛋白 包涵体 复性 二硫键 到目前为止,人们表达的重组蛋白质已有4000多种,其中用E.col ...
摘要 许多不相关的蛋白质含有相同的短肽序列却形成不同的空间构象. 结构转换广泛存在于蛋白质折叠和功能过程中 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综述了Serpin和EF-Tu的失活、血细胞凝集素的激活、蛋白酶成熟、亚基装配和蛋白质淀粉样化等过程中肽链同源肽段的结构转换模式 并讨论了它在理解蛋白质折叠机理和“构象病”病因中的应用.关键词 蛋白质折叠 结构转换 α/β转换 淀粉样化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体现生物功 ...
摘要 综述了包涵体形成、包涵体分离和溶解、包涵体折叠复性的方法、复性产率低下的主要因素以及通过分子伴侣、低分子量添加物等的应用而提高了蛋白质复性产率。关键词 包涵体 蛋白质 复性Abstract Strategies for decreasing the formation of inclusion bodies isolation and resolution of inclusion ...
一、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 众所周知,放射性同位素(radiosotlope)是不稳定的,它会“变”。放射性同位 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会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直至变成另一种稳定同位 素,这就是所谓“核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可放射出α射线、 β射线、γ射线和电子俘获等,但是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同 时放射出这几种射线。核衰变的速度不受温度、压力、电磁场等外界条 ...
放射性的来源扔天然的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两类。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经常受到这两种放射性的照射,天然放射性即木底照射是不可避免的,而人工放射性的应用产生了放射性危害,因而引起放射性防护问题。一、放射性的危害必及防护的必要性 随着放射同位素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放射性对机体造成的损害随着放射照射量的增加而增大,大剂量的放射性会造成被照射部位的组织损伤,并导致癌变,即使是小剂量的放射性,尤其是长 ...
仪器中文名称 仪器英文名称 英文缩写 原子发射光谱仪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 AES 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 ...
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探测器(probe)。测量射线有各种不同的仪器和方法,正如麦凯在1953年所说:“每当物理学家观察到一种由原子粒子引起的新效应,他都试图利用这种新效应制成一种探测器”。一般将探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 ...
基因组序列的迅速获得推动了一门新兴学科——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这一学科重点关注基因功能的变化。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以及反向遗传学都是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反向遗传学,例如用转座子(transposon)敲除特定基因,虽然可以准确测定表型,但需要进行耗时的转基因或复杂 ...
对未知突变进行分析的方法1.RNA酶A切割(RnaseAcleavage)在一定条件下异源双链核酸分子RNA:RNA或RNA:DNA中的错配碱基可被RNaseA切割切割产物可通过跑变性胶得到分离。RNA探针可通过将相应的DNA片段克隆至含有SP6或T7启动子的载体中得到当RNA探针上错配的碱基为嘌呤时RNaseA在错配处的切割效率很低甚至不切割而当错配碱基为嘧啶时则其切割效率较高。所以如果仅分析被 ...
同位素示踪法(isotopic tracer method)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示踪实验的创建者是Hevesy。Hevesy于1923年首先用天然放射性212Pb研究铅盐在豆科植物内的分布和转移。继后Jolit和Curie于1934年发现了人工放射性,以及其后生产方法的建立(加速器、反应堆等),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更快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有力 ...
当目标蛋白的物理特性如分子量、等电点等都不清楚时,可用PAGE电泳方法或层析方法加以测定。分离范围广阔的Superose HR适合测定未知蛋白的分子量。用少量离子交换介质在多个含不同pH缓冲液的试管中,可简单地测出pI 并确定纯化用缓冲液的最佳pH。选择层析方法 在对目标蛋白的特性或样品成分不太了解,可尝试几种不同的纯化方法:一、使用最通用的凝胶过滤方法,选择分离范围广泛的介质如Supero ...
Southern Blot Flow一 基因组酶切和电泳在200 μl 微量离心管中加入:25 μl DNA样品(约10μg),3μl 限制性内切酶(MBI,10 U/ μl)5 μl 相应的10×buffer,补水到50μl。然后加一滴矿物油覆盖 稍微离心后放于37℃水浴8-12小时。酶切完后,取5μl 酶切DNA样品于0.8%的琼脂糖凝胶上检测酶是否充分。如果酶切充分,灌制0.8%的agros ...
研究RNA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如核酸保护性分析(NPA)、RT-PCR、Northern blots等等。而Northern blots曾经是应用得最广的技术之一,尽管其分辨率和操作简易性都不如前者,但Northern blots依然是检测、定量mRNA大小及在组织中表达水平的标准方法,既是能直接提供有关RNA完整性、不同的剪接信息及mRNA大小等信息的唯一方法,也是在同一张膜上直接比较同一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