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肽抗体的测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肽抗体   1990年,日本学者曾从实验感染HCV的黑猩猩血清中分离克隆子一cDNA基因(GOR47-1),该基因与HCV基因无同源性,可编码一个具有15个氨基酸序列的抗原表位短肽,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肽(GOR),感染动物的血清中与其对应的抗体为抗-GOR。研究发现,GOR与感染的肝细胞核膜蛋白4~20氨基酸残基部分序列有同源性(47%),抗-GOR可广泛存在于有HCV感染背景的患者体内,与HCV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医学病毒学会会议纪要

关键词: 医学病毒学会 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医学病毒学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于1998年9月11日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赵铠,赵锦明,段树学,皮国华,王树蕙,杨佩英,宋燕燕,朱万孚,王佑春,杨晓峰。主任委员杨光林,委员貌盼勇因事请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阮力所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学术会务部钟京梅同志列席了会议并指导工作。会议由学会顾问赵铠院士主持,内容如下:①他首先肯定了第一届委员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室温对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ELISA试验的影响

关键词: 室温 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ELISA试验   丙型肝炎病毒(HCV)能够导致输血后肝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依靠献血员的筛选来预防感染。献血员HCV的诊断主要以抗-CV ELISA、试验方法较为普便。ELIS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但实验中条件不当亦可造成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为了解实验室温度对抗-HCV 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些研究。  血清为卫生部检测中心2NC/ml定值质控血清,批号969,不同温度条件下连续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毒学检测

关键词: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病毒学检测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是一种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是以淋巴细胞浸润胰岛的β细胞为特征的显性糖尿病。临床上新近发病的IDDM患者感染CBV有许多报道。病毒的作用,尤其是肠道病毒在ID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一直是关注热点之一。为观察IDDM病毒感染的情况,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34例新发IDDM患者进行了病毒检测。  IDDM患者共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6~38岁,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成功抢救1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严重感染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感染   患者,男,35岁,病案号209869,因乏力纳差腹胀3个月余进行性加重伴双下肢浮肿腹痛尿少10余天,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于1997年5月12日转至我院。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6年。入院时:T 36.8℃,R 26次/分,P 87次/分,Bp16/10kPa,慢性重病容,面色晦暗,精神萎靡,神志尚清,皮肤多处可见出血点和紫癜,可见肝掌和蜘蛛痣,皮肤和巩膜重度黄染,心肺正常,腹部膨隆,满腹有压痛和反跳痛,腹壁张力高,肝脾肋下触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丙型肝炎肝外组织内病毒抗原的存在及意义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肝外组织内病毒抗原   迄今为止,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肝外组织情况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丙型肝炎肝外组织内3种病毒抗原,旨在探讨HCV感染泛嗜性的存在及其意义。9例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HCV抗原均阳性)尸解肾、心、胰腺和肠(仅5例)等共32份标本为石蜡切片。病理诊断计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6例慢性重型肝炎。均混合慢性HBV感染。主要死亡原因为肝性脑病(4例),消化道大出血(4例),肝肾综合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不同人群血清抗GBV-B的检测及其意义

关键词: 血清抗GBV-B 检测   用GB病毒B型(GBV-B)NS5区合成肽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高危人群的血清抗GBV-B。共检测血清标本1286份,其中379名健康献血员,58例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86例静脉吸毒者及66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炎患者包括急性肝炎174例、慢性肝炎362例、重型肝炎77例及肝炎肝硬化50例。检测结果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献血员、血液透析者及静脉吸毒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病毒衣壳装配和核酸包装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病毒衣壳装配 核酸包装 机制   病毒是目前所知最简单的生命单位,只有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病毒衣壳装配和核酸包装机制的研究对病毒复制、病毒病防治和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成果促进了病毒衣壳装配和核酸包装机制的研究,近几年有关病毒装配和核酸的包装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病毒衣壳的装配途径、装配原理、核酸包装机制和包装信号序列等综述如下。  1 病毒衣壳装配途径  病毒颗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心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电镜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 DNA电镜技术 应用   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在核酸研究中已发挥很大作用并日益受到重视。1859年人们首先发现核酸为活体组织细胞核的主要组成成分,90年后又在电镜下观察到单个核酸分子,而Avery等于1944年发现核酸是遗传的分子基础后,更激起人们了解核酸物理结构的兴趣。1959年Aleinschmedt及Zahn建立了一种新的电镜技术,即细胞色素C展层技术(又称碱性蛋白膜技术及Kleinschmice-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原呈递过程中病毒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抗原呈递   摘要 抗原由抗原呈递细胞(APC)摄取并加工成肽分子,以MHC-肽分子复合体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由T细胞上TCR识别,激活特异的CTL。病毒基因可编码某些蛋白作用于该过程,进而逃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本文综述了这一过程中抗原呈递、逃避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免疫是生物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免疫系统分为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通过一系列免疫应答过程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通常,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小儿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诊治进展

关键词: 分支杆菌 非典型性 淋巴结炎   摘要 随着全世界防治结核、麻风病的成功,小儿结核、麻风感染已逐年减少。但同时非结核分支杆菌(NTM,也称不典型分支杆菌)感染致病逐渐增多。本文主要讨论此病的一般情况及小儿的特殊表现。  19世纪后期即已鉴定出非结核分支杆菌,但直到本世纪50年代才被认为是致病菌,许多情况下这种感染易被误诊为结核杆菌。近年来由NTM引起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可能是因为:(1)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增加;(2)培养方法的改进;(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殖支原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检测方法   自Tully等1981年首次从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患者的尿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出2株生殖原体(Mycoplasma genitalun,Mg)以后,许多学者对Mg的生长特性、免疫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建立了多种Mg的检测方法,本文就Mg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1 分离培养法  1.1 培养基培养 Mg对培养基要求极高且生长缓慢,培养较难,尤其是临床标本中Mg的培养更不容易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据《全国第六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于丹萍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  汉坦病毒可分为两种:一种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另一种引起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前者主要流行于美国,在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以及德国也发现了病例。我国虽未发现,但有发生的可能。主要临床表现为,在4日左右的发热、头痛等前驱期症状后,出现以非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庚型肝炎病毒致病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致病性;研究进展   分类号 R512.6     目前公认的肝炎病毒共有五种,即HAV、HBV、HCV、HDV、HEV。但至少还有20%的病毒性肝炎,其病原不明,称为非A-E肝炎。在第30届欧洲肝脏研究年会上,首次报告了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但近年学者对HGV的致病性提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HGV是一类新的肝炎病毒,其可致病。而另有人则对HGV的致病性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HGV不是肝炎病毒。本文主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治疗进展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但随着致病微生物的变迁,细菌耐药性的改变,感染的治疗仍显棘手,而抗生素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更多治疗方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亦称肺部感染或支气管-肺感染,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等气道感染及肺炎、肺脓肿等肺实质感染,广义上包括胸膜腔和纵隔感染。它是临床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复合制剂临床药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 阿莫西林/药理学;棒酸类/药理学;药物协同作用   中图号 R978.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的最主要的抗感染药物,具有选择性高、毒性低的特点。特别是60年代以来,开发出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西林(Ampicill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哌拉西林(Piperacillin)等,品种多并且临床疗效突出。同时β-内酰胺酶抑制剂亦开发出克拉维酸(Clavulanicacid)、他唑巴坦(Tazobactam)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沙眼衣原体诊断研究进展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诊断    摘要 沙眼衣原体感染在人群中很普遍,但临床上并未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进展,着重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测沙眼衣原体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诊断沙眼衣原体的新的扩大的金标准。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是发展中国家可预防的致盲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西方工业化国家最常见的性病。CT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胎儿感染CT可致新生儿结膜炎、新生儿和小婴儿肺炎,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利用基因诱捕技术进行小鼠基因剔除的初步研究

关键词: 基因诱捕 小鼠 基因剔除 摘要 对利用基因诱捕技术进行小鼠基因剔除做了初步的探索,为进一步应用该技术进行小鼠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基因诱捕载体转染小鼠ES细胞,获得了36株neo基因单拷贝整合的诱捕ES细胞,其中14株细胞表达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将3株诱捕ES细胞分别经显微注射引入到受体囊胚中,再植入假孕母鼠的子宫中使其发育成小鼠.两株细胞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嵌合体小鼠,其中一株诱捕ES细胞整合至生殖系.利用质粒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神经tau聚集物诱导乳酸脱氢酶的失活与构象变化

关键词: tau 自聚集 微管蛋白 组装 乳酸脱氢酶 老年性痴呆 摘要 在37℃,pH 7.2条件下,人类神经tau经过保温形成自聚集物,从而丧失对微管蛋白组装的功能.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天然tau具有促进乳酸脱氢酶活性的作用,而tau聚集物却诱导乳酸脱氢酶活性的降低. 上一篇:利用基因诱捕技术进行小鼠基因剔除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神经元突触前可塑性的结构及分子基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朊病毒研究进展和朊病毒病实验室诊断学术会议纪要

关键词: 朊病毒 朊病毒病 进展 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朊病毒学术会议”于1999年3月26日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举行。来自北京医院、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301医院、北医大附属一院、三院、人民医院、友谊医院、宣武医院、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铁路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院以及病毒学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学研究所的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