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蛛网膜下腔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鞘内合成理论,近年来成为神经免疫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鞘内Ig的来源,说法不一,但各种观点的证据均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感染或炎症等病理情况下获得的。本研究将灭活嗜水气单胞菌经蛛网膜下腔与肌肉两种途径接种健康犬,定期检测血清与脑脊液中的特异性抗体,旨在通过分析抗体出现的时间及抗体水平的高低来评定鞘内抗体的产生规律。 12只2月龄土种幼犬,分成 ...
关键词: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免疫抑制 感染 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病人中常可引起活动性感染,导致各种临床综合征甚至致命性疾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是HCMV疾病的易患人群之一,本综述主要涉及HCMV感染的特点,SLE免疫抑制治疗的特性以及该人群中HCMV感染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 19世纪末,人们发现在胃粘膜中存在一种螺旋形的微生物,以后虽有不少 类似的报道,但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告了从 人胃粘膜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当时称之谓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认为该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 我国于1984年开展Hp的研究工作,近15年来,通过我国医学 ...
关键词: 川崎病 P53基因 检测 为探讨急性期川崎病(K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延迟的机理,我们采用斑点杂交(Dot-blot)和流式细胞仪(FCM)分别检测KD患者淋巴细胞P53基因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 P53质粒为美国华盛顿大学Dr.Riddle赠送,以14例住院KD病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设4组:①正常儿童对照组;②治疗前KD病人组;③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组;④体外IL-6 McAb刺激组。结果表明:1) ...
关键词: 卵巢癌独特型抗体疫苗接种 疫应答 近年来,肿瘤独特型抗体疫苗的研究较多,但对其免疫接种方案各家报道各异,诱导的免疫应答相差较大。本研究用卵巢癌COC166-9抗体再制成独特型抗体―6B11。用6B11免疫BCF1小鼠,动态观察不同的免疫剂量、间隔时间、免疫次数及途径所诱导的免疫应答特征。 结果发现,用6B11 100μg偶联等量钥孔虹 戚虫血蓝素并辅以完全弗氏佐剂免疫BCF1小鼠,体液免疫应答高峰在免疫后第2~3周,抗体效价达 ...
关键词: 肝再生 血清 免疫抑制 为验证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过程血清的免疫抑制作用。采用BUF大白鼠在接种7316A肝癌细胞同时行70%肝切除,单剖腹手术为对照,术后5~20天测量肿瘤的体积。提取70%肝切除及单剖腹术后5天的血清,分别加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之中,测定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在BUF大白鼠接受Lewis大白鼠心脏移植术当日至术后4日,分别用上述两种血清静脉注射治疗(1ml/天)。结果发现70%肝部分切除组大 ...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直接溶血毒素基因原核表达载体 构建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能引起食物中毒和旅游者腹泻的嗜盐性细菌。直接溶血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是其主要的致病因子。本研究通过构建tdh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表达,以获得与天然抗原结构接近的重组抗原。 构建重组质粒tdh/Trc99A经酶切及PCR鉴定。转化大肠杆菌JM109后得到重 ...
关键词: 鼠抗内毒素单链噬菌体抗体 制备 近几十年来,G-菌的感染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个主要难题。以前统计,美国每年有约40万的脓毒症患者,并发休克患者的死亡率高于50%。内毒素(LPS)作为G-菌的毒性成分,在启动体内免疫系统反应、介导炎性介质因子的释放、导致脓毒症和中毒性休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旨在制备出一株对内毒素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单链抗体。首先用内毒素腹腔注射免疫雌性BALB/c小鼠共4周,从小鼠脾脏中提取总RNA, ...
关键词: 双歧杆菌粘附素 提纯 双歧杆菌存在于人体肠道,对宿主发挥生物屏障、营养、免疫、控制内毒素血症、延缓衰老、抗肿瘤等生理作用,已广泛应用于益生菌制剂(Probiotics)。由于双歧杆菌粘附于肠粘膜上皮细胞是其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开展对其粘附机制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对双歧杆菌的粘附素进行分离纯化。 双歧杆菌粘附活性检测采用已建立的Gram染色法。收集双歧杆菌1 027株培养上清2 500ml,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至终浓度为30%, ...
关键词: TNF-受体同源物 自身免疫病 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成员是免疫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并且在淋巴结形成、炎症反应和淋巴细胞的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目前认为TNF的低表达或处于不正常水平,与其一些相关分子可以导致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 zTNF4(即BAFF、BLyS、TALL-1和THANK)是最新的TNF家族成员,在最近的研究中,Gross等人描述了转基因小鼠淋巴样细胞中zTNF4的过度表达,致使小鼠发展为一种类 ...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准种特性 研究进展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疾病,是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变、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之一,而这些病变形成与其病原丙型肝炎病毒(HCV)某些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有关〔1〕。与其他RNA病毒类似,HCV基因组的易变异性可产生不同的型或亚型,而且在HCV感染者体内可同时存在具有多种序列组成不同但却有很高同源性(同源性≥95%)的HCV变异株病毒群体,即称为HCV准种(Quasis ...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肝炎病毒 检测 肝炎病毒和酒精为肝实质损伤的两大主要原因。为了解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ALD)重复肝炎病毒感染的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巢式PCR法分别检测HBV DNA,HCV RNA;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G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试剂均为卫生部批准的合格产品。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判定依据分别为:抗-HAV IgM阳性;HBeAg和/或HBV DNA阳性 ...
关键词: IgM类HBsAg免疫复合物 乙型肝炎细胞损害 为了观察IgM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与不同类型乙型肝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我们采用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M类HBsAg免疫复合物,并用动力学方法测定丙氨酸转氨酸(ALT),分别对不同类型乙型肝炎HBsAg携带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ALT正常的104例中IgM类HBsAg免疫复合物阳性34例(32.7%)阳性,ALT异常的132例中IgM类HBs ...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病原不明;肝炎病毒 【摘要】 目的 探讨TTV病毒在不明原因肝炎中的意义及其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TTV病毒DNA并对TTV病毒阳性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病原不明肝炎中TTV病毒感染率为38.6%;均为散发病例,多见于青壮年,男女无差别;症状明显,黄疸常见,血清转氨酶中度升高;肝组织呈汇管区炎症;一般病例预后良好,但合并症易加重病情。结论 TTV病毒可以解释病原不明肝炎中的部分病因。An inqu ...
关键词: 虎杖 金银花 抗Ⅱ型疱疹病毒 药效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是外阴疱疹及宫颈癌等多种疾病的病因之一。阿昔洛韦(acyclovir, ACV)治疗HSV-2感染易产生耐药毒株;cidofovir肾毒性很大;HSV疫苗效果不佳。因此,研制抗病毒新药是相当重要的任务。 据报道,10%虎杖水煎液对HSV-1、HSV-2、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等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金银花能延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CPE。为了获得虎杖 ...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亚急性重型 预后 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亚急性重型是一种临床经过凶险、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可以由多种嗜肝病毒致病。为了探讨不同型别的嗜肝病毒与所致的亚急性重型肝炎的预后之关系,我们采集39例经肝穿病理确诊的亚急性重型肝炎进行分析。39例亚急性重型肝炎均为我院1992~1997年的住院病人(筛除了重叠感染者)。所有病例均经肝穿病理确诊,其中活体肝穿28例,死亡后立即肝穿11例。诊断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 ...
关键词: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乙型肝炎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对致病或清除HBV均有重要意义,其中以T淋巴细胞对HBsAg的敏感性最为重要。我们利用高纯化的HBsAg和PHA(植物血凝素)为刺激因子,对我院住院的107例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3H-TdR 病毒研究中心掺入法,进行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以探讨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临床价值。 107例患者均排除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其中,男84例,女23例 ...
关键词: 重型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检测 预后 影响重型肝炎病死率高的因素较多,为探讨肝炎病毒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73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及HCV RNA的存在状况。血清标本取自黑龙江省鸡西市传染病医院1996年1月~1998年5月住院患者。其中急重型肝炎1例、亚重型肝炎32例,慢性重型肝炎40例,全部病例 HBV IgM阳性,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防治会议制定的方案。检 ...
关键词: 乳鼠;肾综合征出血热;软腭粘膜;出血点;聚合酶链式反应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机理。方法 2~3天的近交系Balb/C乳鼠,脑内接种早期HFRS重症患者软腭粘膜出血点组织悬液,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乳鼠脑、肺及肾组织中的HFRS病毒RNA。结果 接种乳鼠发病死亡,剖检显示,发病乳鼠各器官呈现明显微血管系统和实质组织病变,乳鼠脑、肺及肾组织中HFRS病毒RNA阳性。结论 早期HFRS患者软腭粘膜出血点组织 ...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清 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 采用中国预防医科学院研制的HGV IgG ELISA试剂盒(抗原为HGV结构区和非结构区重组蛋白),检测1996-1997年北京地坛医院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GV抗体情况。各型肝炎抗-HG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甲肝3.4%(3/90),乙肝16.3%(13/80),丙肝27.7%(25/90),丁肝28.6%(6/21),戊肝2.0%(2/100),非甲非戊型为6%(6/100)。甲肝、戊肝抗HGV抗体阳性率明显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