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可溶性抗原最常用的方法,要求待检测抗原是大分子抗原,且具备多个不同的或者相同的抗原表位,能分别被双抗体识别和结合。
常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癌胚抗原(CEA)、细胞因子及Ig同种型检测等。
原理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的基本原理是将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apture antibody)包被在固相载体表面,与受检标本中的抗原结合。
再加酶标单克隆抗体(detectionantibody),形成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酶催化底物出现有色产物。结合标准品测定可对受检标本中的抗原进行定量分析。
材料与仪器
步骤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A抗体包被(capture Ab) 用包被液(0.05 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5或pH7.2 PBS,根据蛋白活性选择包被液)将抗体稀释至0.2~10 μg/ml,100 μl/孔,4 ℃过夜。
B洗板 弃去孔内溶液,吸水纸拍干,洗涤液洗3次,每孔大于250 μl,每次静置1分钟。
C封闭 加封闭液250 μl/孔,室温,静置1小时。
D洗板 重复步骤2。
E加样 用样本稀释液梯度稀释待检样品和标准品,100 μl/孔,室温,静置2小时;或4 ℃过夜(增加敏感性)。
F洗板 重复步骤2。
G加酶标抗体(detection Ab) 用样本稀释液稀释酶标抗体(使用前),100 μl/孔,室温,静置2小时。
H洗板 重复步骤2,洗板次数可增加至5次。
I加底物显色 加TMB底物溶液100 μl/孔,室温避光,静置5~15分钟。
J终止反应 加入1 mol/L H2SO4,50 μl/孔,振荡数秒混匀。
K结果判定
(1)定性: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TMB经HRP催化后变为蓝色,加酸后转为黄色。反应孔内颜色越深,阳性程度越强,阴性反应为无色或极浅。
(2)定量:用酶标仪测定每孔在450 nm处的光吸收值。
(A450 mm),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标准品孔A450 mm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从而求出待检样品中抗原浓度。
来源:丁香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