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Feulgen反应由Feulgen在1924年发明,是一种传统的、也是最为经典的通过化学染色来特异性显示细胞中DNA的方法。
原理
Feulgen反应显示细胞中DNA的基本原理是首先采用稀酸作用于DNA,使其脱去嘌呤碱,暴露出游离醛基,该醛基与Schiff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细胞中存在有DNA的部位即呈现紫红色阳性反应。如图3-1中所示,碱性品红是红色物质,能与产生SO2的试剂作用形成无色产物,即Schiff试剂,它可以与DNA水解释放出的醛基结合而氧化为紫红色化合物。
用途
Feulgen 反应显示细胞中 DNA 既可检测细胞或组织中 DNA 的存在部位及分布,也可利用其显色强度与 DNA 含量成正比的特性,用于对细胞或组织中的 DNA 含量进行测定。由于反应对含有 DNA 的核结构显示细致、清晰,染色稳定,有利于鉴别不同核结构和分化程度的细胞,如白血病细胞等。
材料与仪器
步骤
Feulgen 反应显示细胞中 DNA 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A.将培养的 HeLa 细胞接种于盖片,24~48 h 后生长为单层。
B.取细胞盖片1 张 ,用 Hanks 液(pH 7.2~7.4)漂洗3 次 ,吸水滤纸吸干液体。
C.放入 Carnoy 固定液中固定30 min 。
D.蒸馏水洗3 次 。
E.将盖片置于1 mol /L 盐酸中,60 ℃ 水浴水解10 min 。
F.蒸馏水洗1 次 。
G.将盖片移入 Schiff 试剂中,暗处反应30 min 。
H.流水冲洗5 min 。
I.蒸馏水洗3 次 。
J.0.5%亮绿复染1~3 min 。
K.70%乙醇→8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梯度脱水。
L.盖片浸入二甲苯中透明5 min 。
M.滴1 滴 中性树胶于载玻片上,将盖片细胞面朝下封片。
N.镜下观察。
注意事项
1.本实验的关键步骤是有效地控制DNA水解的程度,包括稀酸的浓度,水解的时间、温度等。水解不足,会使游离醛基的暴露不完全,反应变弱;水解过度,会导致 DNA 异常降解,也同样使反应变弱,染色深度下降,严重时出现阴性反应。一般的水解时间应控制在10~15 min ,同时应考虑不同标本材料的影响。
2. Schiff 试剂的质量也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试剂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成红色,使试剂失效。操作及保存中不宜过多暴露于空气,并应注意避光。
3.本实验采用盖片培养细胞,因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注明盖片的正反面,防止破坏细胞面,尤其在进行流水冲洗步骤时,应避免水流直接接触细胞面。
来源:丁香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