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搜索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
>
实验库
>
临床检验
蛋白质实验
PCR 技术
细胞实验
实验动物
免疫学实验
DNA 实验
RNA 实验
微生物实验
遗传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生物信息学实验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其转化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仪器使用
形态学与生理生化
药学
临床检验
统计学
其他实验
新生提问
分类:
蛋白质实验
PCR 技术
细胞实验
实验动物
免疫学实验
DNA 实验
RNA 实验
微生物实验
遗传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生物信息学实验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其转化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仪器使用
形态学与生理生化
药学
临床检验
统计学
其他实验
新生提问
筛选出
200+
条实验概况及操作方法
醋酸钠乙醇沉淀法核酸纯化实验
核酸是多聚阴离子的水溶性化合物,可以与许多1价、2价离子结合形成盐类,后者在有机溶剂中不溶解也不变性.在较低温度下形成沉淀.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溶血、黄疸对酶活性测定的影响实验
考察在干扰物质存在时,酶活性测定的准确性,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酶学标准曲线的制作实验
掌握酶学标准曲线的制作、酶学固定时间法的测定及半自动化分析仪的使用。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膜电泳检测试验
带电质在电场中向与其极性相反的方向流动的现象称为电泳.血清中各蛋白质都有不同的等电点,当将其置于比其等电点高的PH缓冲液中时,他们都将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由于各蛋白质等电点及所带电荷量和分子量大小都有所不同,因而在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利用这个特点将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分开.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无蛋白血滤液制备实验
无蛋白血滤液制备实验可以用于:(1)蛋白质沉淀剂沉淀蛋白;(2)用过滤法或离心法除去沉淀的蛋白。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恶性组织细胞病检测试验
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现,贫血进行性加重,严重者血红蛋白可低于20g/L,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白细胞计数早期高低不一,中晚期有减少,甚至低于1.0×109/L,血小板多数减少,白细胞分类中少数病例可见中、晚幼粒细胞,部分病例可在涂片尾部找到异常组织细胞和不典型的单核细胞,浓缩白细胞涂片,可提高异常组织细胞检出率,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和积分明显低于正常或完全阳性,少数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多发性骨髓瘤检测实验
血象:绝大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贫血的严重性随病情的进展而加重贫血多属正细胞正色素性,少数呈低色素性,也有大细胞性者,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血沉也明显增快白细胞数正常或伯低,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与骨髓受损有关,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可占40一55%.外用血片可见到骨髓瘤细胞,多为2%- 3%,若瘤细胞超过 20%绝对值超过 2 ×109/L,即可考虑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血小板数正常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浆细胞白血病检测实验
血象:大多数病例有中度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型,也可以是低色素型,白细胞总数多升高,可达(10-90)×109/L,血片内可见大量浆细胞,大于20%或绝对值大于、等于2×109/L,包括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数减少,血沉明显增快。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嗜碱粒细胞白血病检测试验
血象: 1、急性型:白细胞数正常,增高或减低,嗜碱性粒细胞占明显优势,可达30-80%,伴有一定数量的幼稚型嗜碱性粒细胞,有时可见幼红细胞. 2、慢性急变型: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异常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且可见到幼稚型嗜碱性粒细胞,胞体较大,嗜碱性颗粒明显. 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检测实验
血象: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可达(500-20O)×109/L,各阶段嗜硬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而且持续增多,多数高达60%(20-90%)以上,绝对值大于1.5×109/L,细胞内常有空泡形成,颗粒少而粗大,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少见,常有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减低,血小板减少.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试验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 cbronic lymphvcytic leukemia cll)是淋巴系统中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应用单克隆抗体对慢淋进行免疫分型,85%属B细胞型,其他为非T非B型及T细胞型,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检测试验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粗细胞系统的白血病性恶性增生性疾病,根据自然病程,慢粒可分为慢性期和急变期.慢性期起病缓慢,早期无症状,数月后出现低热,乏力盗汗,脓肿消瘦等,后期呈进行性贫血,有面色苍白、无力、心悸,气急等.晚期会出现瘀斑,鼻衄、月经过多及消化道出血等.1-4年内有7O%的病例转变为急性白血病此时进入急变期。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检测试验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呈轻度到中度减少,部分病例为重度减少,白细胞计数大多病例在15×109/L以下,但也有正常或明显增高或减少.减少者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分类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可高达90%可见少数原粒及其它阶段的粒细胞Auer小体易见.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检测实验
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亚急粒)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1962)提出的一种急粒亚型,本型的临床特征不同于急粒和慢粒,大多数病例逐渐起病,以贫血或感染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以发热起病,出血发生率较低,程度也较轻,瘀点及鼻衄为主,感染常见于皮肤疖肿,肝、脾和淋巴结一般不肿大,若有肿大者,程度也轻. 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实验
血象:贫血显著,白细胞中度升高与M1相似,以原始粒及早幼粒细胞为主,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骨髓象: 1. 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30-89%)中幼以下占10% 2. 骨髓中原始粒+早幼粒>50%,并可见到中幼粒、晚幼粒和成熟粒细胞约50%病例的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s小体. 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实验
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AM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急性白血病的30.80%,平均约为50%,按FAB和我国分类的意见分为两个亚型,即为未分化型(M1)和部分分化型(M2),临床上除有急性白血病的共同表现外尚有以下特点..... 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急性淋巴白血病骨髓象分析及各亚型特征实验
l.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低比急粒轻,幼红细胞罕见. 2. 白细胞计数多数病例增高,可达10—30×109/L以上,但也有正常或减少者. 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析实验
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骨髓造血组织减少,红骨髓被脂肪组织代替,血液全血细胞减少.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分析实验
血色:轻症者贫血不明显,重症者明显贫血,为大细胞正色素性.MCV增高与贫血程度平行,重者达110—16Ofl,MCH增高,重者达33—56pg,MCHC正常MCD(平均直径)和MCT(平均厚度)大于正常.血片上红细胞大小不匀,以椭圆形大红细胞居多染色较深,重症者可见多染性和嗜碱点彩红细胞偶见(cabot环和Haved—Jolly)小体及有核红细胞(巨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常减少,亦有正常或稍高者。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分析实验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unemia)是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耗尽时所发生的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尤在育龄期妇女和婴儿多见.本实验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 本科 5 年制检验专业实验指导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跳至
页
意见反馈
合作咨询
提问
扫一扫
实验小助手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