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预后治疗与 IFN-α免疫疗法
在肝癌中,生物标记物的变化对于治疗预后以及 IFN-α等免疫疗法的效果的判断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院士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利用 TMA 的方法对大量肝癌组织样本进行 RIG 免疫组化染色,并利用 HistoFAXS 系统进行单细胞 RIG 表达水平定量分析发现 RIG-Ⅰ(可以促进 IFN-α表达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人的肝癌组织中显著降低。RIG-表达水平降低的病人存活期短,同时对 IFN-α免疫疗法的反应也弱,这就说明 RIG 在肝癌病人的预后以及 IFN-α的治疗作用的判断上具有应用价值。另外,他们发现 RIG 基因缺陷能够促进肝癌的发生, 男性 RIG 的表达水平要高于女性。因此 RIG 可能是肝癌的的一个抑制因子以及造成肝癌性别差异性的原因之一。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cancer cell 上。
FIG.1 RIG-I 在 HCC 中表达水平降低,低水平 RIG-I 与 HCC 患者较低的预后密切相关。
其中图 (B) 对 cohort 3 组 HCC 患者的肝脏肿瘤组织及非肿瘤组织 RIG-I 表达水平利用 HistoQuest 进行单细胞定量后并统计后发现非肿瘤组织中 RIG-I 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