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生物医药与智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

杨焕明院士:华大基因发展及如何实现产业化

   2013-12-03
字体大小:
杨焕明院士(中)
 
丁香园:杨院士,您好,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采访!您带领的华大基因团队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炎黄一号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为中国和世界基因组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您怎么看华大基因未来的发展?
杨焕明院士:华大基因未来的发展也可能是中国未来的一个缩影,当然不管华大基因未来发展如何,中国也会变得越来越好。我说华大基因是中国的缩影,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好,人的素质也有待提高。但是发展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我们从过去承担人类基因组学研究任务的1%到现在的10%-50%,这就是逐渐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丁香园:目前大家非常关注华大基因,对华大的期望很高,您觉得这是对华大基因的一个机遇还是挑战?
杨焕明院士: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面临的挑战也越多,走错了一步,造成的损失会更大,而且非常容易前功尽弃。现在华大人员变多,投入变大,所处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所以我们要进行改革和学习,结交更多的朋友,使得企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丁香园:目前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是要实现产业化是不容易的,华大基因在这块做的很好,您在快速实现产业化方面有什么经验呢?
杨焕明院士: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两个方面,因为有的人只负责花钱,而有的人只负责挣钱。挣钱的人去了解市场,花钱的人来了解科学,两者分开是不合理的。麻省理工大学的模式很好,做科学研究的人会考虑将发明写成文章发表或者转化成产业挣钱。这两方面分开就不容易搞好,比如专利转让。现在有的企业也在搞自己的研究,而搞基础研究的人为了养活自己就会想到市场。这么多年来实验室研究和产业化没有很好的联系和发展是因为中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很不好办。以前有很多中介公司来评价专利,但是很多都不可行,从科研到应用比较困难。我们提倡企业自己要搞科技、做研究,比如华大基因。仅仅将研究成果发表成文章,不能应用到实际是没有用的。要想将实验室研究实现产业化,就需要自己搞研究,不要去转让、买卖研究成果,支离破碎的东西买来也没有用,一定要自己去投入、去研究,将投入本身变成生产成本,而发表文章只是相当于广告。
 
丁香园:能否请您谈谈对本界生物医药与智慧健康高峰论坛的感受及您对本届论坛的期待。
杨焕明院士:本次大会符合上级的要求,适应社会的需求,在程序上的安排也很合理,观众非常热情,作报告的人讲得也非常好。尽量将会议变成品牌化的会议,并且成为每年固定时间召开的会议。世界上有很多品牌会议,比如国际基因组学会议,大家知道每年都有这样的会议,并且固定在同一月份召开。所以我建议将会议举办成品牌会议。
 
丁香园:好的,再次感谢杨院士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工作顺利!

编辑: 吴姸    来源:丁香园

科畅科技联合《环球科学》杂志社、百华协会、美华药协(CABS)、旅美科协、华大基因、泰格药业、华邦投资、丁香园等多家国际知名机构筹备举办。

  • 2013生物医药与智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胜利开幕

    2013生物医药与智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于2013年11月16日在杭州滨江歌山品悦大酒店胜利开幕。论坛以国际化、专业化、高层次、跨领域、跨平台为特色,面向海内外专业机构与高层次观众,同期举行论坛会议、专业展览、交易拍卖、人才交流、参观考察等系列活动。 本次会议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大会报告,其中包括:杨焕明院士、沈寅初院士(郑裕国教授代发言),夏放博士为开幕式暨生物医药与智慧健康主题报告会演讲嘉宾,同时举办了主题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寻梦之旅”的圆桌会议,参与者有百华协会、美华药协、海高会、崔景荣博士、苗振伟博士等;主题为“创业导师助力成长”的圆桌会议,参与者有上市公司、高新企业创始人代表,泰格医药、迪安诊断、银江股份、聚光科技、丁香园,并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战略管理和创新管理知名学者吴晓波教授担任会议主持。大会另设主题为“创新药物开发与知识产权战略”、“生命科学海外成果引进与资本对接”、“体外诊断与个体化医疗论坛”的三场分论坛。   开幕式暨生物医药与智慧健康主题报告会现场   查看更多

  • 会议邀请专家名单

    2013中国杭州 生物医药与智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诚征参会嘉宾及下述几类合作伙伴: 1、商务合作(赞助商)   2、推广合作(渠道商)   3、嘉宾合作(观众邀请)   4、媒体合作(资源置换)   5、信息合作(提供技术成果、项目、融资、招商、投资信息)   0571-8665 8120,  13958010890,  bio4p@qq.com QQ:166107279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