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 | 关于新冠诊断,这两点你需要知道

   2020-02-21
字体大小:

2 月 19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在第五版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对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细化。其中关于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的修改内容,是我们今天聚焦的重点。

确诊仍要靠核酸检测

在此次发布的第六版诊疗方案中,诊断标准不再分湖北和湖北以外,诊断标准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取消了专门针对湖北省可以靠 CT 影像确诊的「临床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是第五版诊疗方案中新增的诊断标准:

640.jpg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需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而此前湖北有大量具有流行病学史、接触史,同时临床症状也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由于未能进行核酸检测而得不到确诊。

因此,第五版诊疗方案针对湖北省增设了「临床诊断病例」这一分类,医生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表现,将患者归为临床确诊,以便此类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第五版诊疗方案推出不久,2 月 12 日湖北省的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就达到了 14840 例,其中含临床诊断病例 13332 例,可见开设这一诊断标准的必要性。

640 (1).jpg

如今第六版诊疗方案中,取消了湖北省可以根据影像学进行的「临床确诊」,并非是诊疗方案的「倒退」,更多的是该分类的患者已经得到了与确诊患者相同的治疗、隔离等措施,这一分类已经暂时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目前作为确诊依据的病毒核酸检测,其窗口期短,可以更早期地发现病毒感染,是疾病诊断的直接证据。针对此前出现过多起「假阴性」事件,第六版诊疗方案在「实验室检查」的部分特意增加了规范送样流程的内容:

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以确保检测结果不受影响。

目前,核酸检测仍然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是抗体/抗原检测的发力点?

第六版诊疗方案中另一个重点关注的改动,就是增加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表现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以及强调了「对疑似病例要尽可能采取包括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 PCR 核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

冬季和初春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这些疾病的症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症状十分相似,如果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等快速、精准的诊断方法,很难将这些患者区分开来,同时也容易造成院内的交叉感染。

640 (2).jpg

在 2 月 18 日广东省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一定要加强试剂盒研究」,尽快推出分辨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的检测。

可以预见,接下来疫情攻克的重点很可能会在早期筛查、快速区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并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第六版诊疗方案目前仅在鉴别诊断的部分提到了「快速抗原检测」,而确诊疾病仍然需要依靠病毒核酸检测。

在 2003 年「非典」疫情时,抗体/抗原检测凭借其快速、便捷的优势,在疫情中后期已经可以作为疾病确诊的依据,而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抗体/抗原检测仍然无法代替核酸检测。不过如何将抗体/抗原检测方法与核酸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发挥各自优势,仍然是可以深挖的课题。

正如每一版《诊疗方案》开头写到的,随着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诊疗方案》将会不断修正。而每一次的更新,都意味着我们离这场战「疫」的胜利,更近了一步。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药明奥测」  

*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邮箱:wj.hbd@dxy.cn),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编辑: zhuq    来源:药明奥测

联系我们

为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治需要,丁香通诚邀您提供相关信息,不限于:可供应产品信息、捐赠意向、技术资料等内容,请通过邮件 biomart@dxy.cn 联系我们!

直击抗疫科研前线,丁香通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