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假阴性问题,新冠病毒检测却非越快越好

   2020-02-18
字体大小:

疫情爆发以来,如何快速准确地确诊病情,是防控的关键一环。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推出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然而,在这关键环节,冠状病毒检测盒也面临着不少难题。

从最早的 2 小时到号称半小时,再到 22 分钟,甚至有些厂家已经宣传 15 分钟即可得到检测结果。疫情肇始,不少新冠病毒检测盒生产商便以缩短检测时间为噱头,吸引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在核酸检测被确定为诊断标准之后,核酸检测的普及率和接受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得地步,但被这些营销行为频繁冲击之后,疫情当前,如今已无人置身局外的国人不免对核酸检测起疑虑:为什么不见检测准确率的报道?为什么会出现最近媒体报道的核酸检测假阴性问题?有的病例重复检测多次阴性后出现阳性结果?为何这么多厂家研发生产出如此多的试剂盒,医院和有关机构检测速度还是如此慢?更有甚者,前几日有关临床医生在朋友圈发文建议核酸检测不能作为诊断确诊的金标准。

有关上述种种疑虑和争议,相信大家最近也看到了各路专家、学者或各类公众号进行大量的分析的报道。小编根据网上资料总结分析后提出以下六个观点:

1、样本采集、运输及保存不够规范

首先,核酸采样存在局限性,通常采取的是口咽或鼻咽部的分泌物。而患者肺泡的病毒载量和上升到上呼吸道的病毒载量是有可能存在差异的;第二,采样的准确性与操作者个人有一定关系,每个人采样时操作不一样,也可能导致采样误差,咽拭子采集样本直接影响病毒采集量。样本采集方法不当,有可能造成无法采集到足够数量的口、咽部细胞,从而采集不到足够的病毒,导致病毒核酸拷贝数低,因此可能出现检测结果呈阴性。第三、新型冠状病毒是 RNA 病毒,容易被外源性或细胞破坏后所释放的 RNA 酶降解,而影响最后的检测效率。严格来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到实验室(疾控中心、医院检验科、第三方实验室),尽快完成检测。标本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过长也可能是造成最后检测结果假阴性的原因。

image1.png
咽拭子及保存液

2、样本核酸提取效果差

目前临床检测实验室所用方法有手工提取和机器自动或半自动提取,通常情况下机器自动提取方法的效率和纯度要优于手工提取,而不同厂家的提取试剂和设备的流程不尽相同、质量参差不齐,得到的核酸数量和质量也不一样,而核酸对于下一步扩增来说又至关重要。

因此核酸提取过程要求的精细操作,对操作人员技术有较高要求。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病毒核酸降解,最终导致检测结果呈阴性。新冠病毒为单链 RNA 病毒,相对于 DNA,RNA 极易降解。细胞内源性 RNA 酶或者实验室空间气溶胶里所携带的 RNA 酶都可能导致降解。

image2.jpeg
样本核酸提取设备:自动化核酸提取纯化仪 LunAmple-X48

image3.jpeg
配套试剂:病毒 DNA/RNA 提取试剂——预封板试剂

3、检测试剂盒灵敏度不够

试剂盒灵敏度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包括引物探针设计、mix 配方、逆转录酶活性、DNA 聚合酶活性、试剂中酶、金属离子等成分与质量的差异,都可能影响扩增效率和最后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目前,核酸试剂盒研发的时间特别短,时间太仓促,生产厂家不同,生产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的质量层次不齐,产品稳定性不高,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

image4.png
检测试剂:新型冠状病毒双重核酸检测试剂盒

4、荧光定量 PCR 仪检测器灵敏度有关

目前不同实验室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仪器(PCR 仪或核酸扩增仪)种类有所不同,价格上从几万、十几万、数十上百万不等,不同的设备对检测过程中不同温度的控制精度、对荧光信号检测敏感度等不同,从而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

image5.jpeg
检测设备:实时荧光定量 PCR 仪

5、与患者的病程和病情有关

患者的发病都会经历一个从感染后无症状,到轻度症状出现,再到严重症状出现的过程。不同病程、不同病情患者机体中的病毒存在量可能不同(已有病毒感染,但由于在相关部位采集不到病毒或采集到的病毒量太少,以致于现有方法检测不到,也称窗口期)。

image6.jpeg

6、与使用检测产品来自不同厂家有关

除以上原因外,小编还认为,由于前期或现阶段,各检测实验室使用的核酸提取仪器、提取试剂、扩增仪器、检测试剂盒、甚至耗材等都是使用的不同的厂家,由于每个厂家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套检测逻辑,当这些产品组合到一起使用没有经过很好的磨合,让检测人员摸清楚每个产品的最佳使用性能,难免会出现检测中出现问题,造成假阴性的出现。因此,最好在检测过程中每个步骤都能使用同一家的产品,避免出现试剂与仪器不配套的情况,尤其是在样本检测的源头——核酸提取的过程中,更应该使用有仪器和试剂的厂家的产品。

再回到文章开始有国人对核酸检测提出的部分疑虑,小编认为:整个检测检测流程所花时间并非越短越好。目前从核酸检测这一方法学来讲,并不是时间越短越好,该有的实验步骤、反应程序都必不可少。资料显示,当下针对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有三类: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以及病毒抗体检测。其中,基于 PCR 仪的核酸检测目前使用最为普遍,属于分子诊断,其他两种应方法学不同,暂不做分析。正常而言,整个检测的流程大概需要 2 个小时左右,将时间压缩在半小时内甚至更短,必定要省去一些步骤,检测结果的准确率自然会有所下降,因此推测(因不了解具体检测流程)才会出现有如媒体报道显示,在浙江一所医院,有的病人测了 6 次核酸试剂都为阴性,直到第 7 次才测出阳性的情况。

在实际临床应用的时候,除了高质量的试剂盒以外这已检测关键一环外,样本的类型,样品的收集运输和储存方法,核酸(RNA)提取方法,检测设备(PCR 仪器或 real-time PCR 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操作人员的技术,都会是影响到实际的检测效果的因素。因此毫不客气的说不是每一个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厂家都具备核酸检测的综合实力。


作者:小德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德诺杰亿 denogen」 

*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邮箱:biomart@dxy.cn),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编辑: z翟某某    来源:德诺杰亿denogen

联系我们

为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治需要,丁香通诚邀您提供相关信息,不限于:可供应产品信息、捐赠意向、技术资料等内容,请通过邮件 biomart@dxy.cn 联系我们!

直击抗疫科研前线,丁香通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