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新冠病毒获正式名称,和 SARS 同属一家

   2020-02-14
字体大小:

2 月 12 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从「2019-nCov」更名为「SARS-CoV-2」,而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由该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CSG 表示,根据系统发育学、分类学和惯例,研究人员认为 SARS-CoV-2 与 SARS 并不是同一种病毒,但他们属于同一类型[1]

image1.jpeg

那么 SARS-CoV-2 和 SARS-CoV 究竟有哪些异同?本文整理了相关的研究和报道,让我们一起从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感染机制三个方面来看看两者的对比。

临床特征对比 

2 月 9 日,钟南山院士团队一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研究论文在 medRxiv 上在线刊登,在该论文中,钟南山院士团队详细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潜伏期、诊断准确率、预后相关因素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在文章最后,还对比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ARS 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和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临床特征[2]

image2.jpeg

在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到,SARS-CoV 的潜伏期中位数(Median of incubation period)为 4.6 天,而 SARS-CoV-2 的潜伏期中位数为 5.2 天,相比而言本次新冠病毒潜伏期更长。根据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公布的信息,无症状感染者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3],可见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能力比 SARS-CoV 更强。

此外,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比例,都比 SARS-CoV 感染的患者要低;同时有超过 20% 的患者胸片并无异常,而 SARS-CoV 感染的患者胸片异常的比例达到 94-100%。这也意味着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临床症状更隐蔽,更难以确诊。

诊断方法对比 

根据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4],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SARS 的确诊主要依据分泌物 SARS-CoV RNA 检测和血清 SARS-CoV 抗体检测。

SARS-CoV RNA 检测使用 PCR 方法,由于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需要两个部位的临床标本检测都呈阳性,或收集至少间隔两天的同一临床标本检测呈阳性才可确诊;针对血清 SARS-CoV 抗体检测,WHO 推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免疫荧光试验(IFA)作为检测方法。此外,在鉴别诊断方面可以使用酶免疫分析(EIA)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病原体的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操作简便、快速。

对于 SARS-CoV-2 的确诊,则需要临床标本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3]。不难看出,针对 SARS-CoV 的诊断和检测方法都已较为成熟,其临床症状也相对明显,而 SARS-CoV-2 感染确诊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核酸检测。不过随着对于疾病认知的不断深入,针对 SARS-CoV-2 的诊断标准也将不断更新。

感染机制对比 

据此前中国科学报报道,新型冠状病毒与 SARS 病毒结合受体方式十分相似[5]。SARS-CoV 通过其 S-蛋白与人体 ACE2 蛋白互作结合,借助內吞作用进入体内,而 SARS-CoV-2 的 S-蛋白在氨基酸的组成上虽然与 SARS-CoV 不一样,但在结构构象上和 SARS-CoV 是非常相似的。因此 SARS-CoV-2 非常有可能也是通过 S-蛋白与人 ACE2 互作的分子机制,通过内吞作用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的。

了解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就可能找到针对其感染机制的有效药物。一项发表于 Lancet 的通讯文章称,目前已知的内吞调节因子之一是与 AP2 相关的蛋白激酶 1(AAK1)。因此,AAK1 抑制剂 Baricitinib 有可能对 2019-nCoV 有效[6]。当然,这一推测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和验证。

参考文献

[1]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7.937862v1
[2]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6.20020974v1
[3] 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002/d4b895337e19445f8d728fcaf1e3e13a.shtml
[4] 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2598/22902.shtml
[5] http://guoqing.china.com.cn/2020-01/22/content_75639005.htm
[6] https://www.thelancet.com/action/showPdf?pii = S0140-6736(20)30304-4.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药明奥测」

*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邮箱:biomart@dxy.cn),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编辑: z翟某某    来源:药明奥测

联系我们

为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治需要,丁香通诚邀您提供相关信息,不限于:可供应产品信息、捐赠意向、技术资料等内容,请通过邮件 biomart@dxy.cn 联系我们!

直击抗疫科研前线,丁香通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