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Science 发文:质疑 NEJM 新冠病毒「无症传染」论文存在事实性错误!

   2020-02-07
字体大小:

1 月 30 日发表在 NEJM 的一篇论文引发了大范围的公众担忧。论文作者称,在德国已经出现了本次新冠病毒的无症状传播者。

这让小编虎躯一震,也让小编觉得新冠疫情控制将会十分困难。

image1.jpeg
图片来源:NEJM

文中称,2020 年 1 月 25 日,一名 33 岁德国商人(患者 1)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随后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并感染了另外 3 人。

患者 1 曾于 1 月 20 日与一名来自中国的女性商业伙伴会面,该女性在德期间身体一直 OK,没有感染的迹象或症状。但她于 1 月 22 在回国途中发病,并随后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由于这名中国女商在德期间并没出现发病症状,所以文章作者认为,患者 1 是在中国女商潜伏期内感染的,也就是说无症状患者也是新冠疫情的传播者。

然而,2 月 3 日,在 Science 上发表一篇文章犀利地指出,发表在 NEJM 上的论文结论存在证据不足甚至错误的情况!理由:

1. NEJM 文章作者只是听四位患者说中国女性商人似乎没有任何症状。在发表论文之前,作者甚至没有和这位中国女商进行过沟通。

2. Robert Koch 研究所(RKI)和巴伐利亚州健康与食品安全局还特意通过电话和这位中国女商进行交谈,确认她在德国期间曾经感到疲倦和肌肉疼痛,并服用了扑热息痛。

也就是说,该女士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症状传播者。

image2.jpeg
图片来源:Science

目前,PKI 已经向 Science 证实了该中国女士存在过患病症状,并向 NEJM 提交了一封关于论文错误的信函。RKI 还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洲的伙伴机构通报了这一信息。

对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传染病学家 Isaac Bogoch 说:「即使是患者的患病症状不明显,也不能说明是无症状。因为无症状的定义就是没有症状、零症状,我们说话要谨慎!」

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家 Marc Lipsitch 说:「在没有与患者交谈的情况下,将该病例称为无症状病例是有问题的,这听起来是个糟糕的选择。

另外,NEJM 论文作者 Hoelscher 也认为,论文本应更清楚地说明中国女商的健康状况,「如果我今天再写这篇文章,我会用不同的措辞」。

敲黑板!!!

虽然 NEJM 论文缺乏严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症状的人不会传播。反而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新冠病毒无症传播的风险很大,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参考资料:

[1] https://www.nejm.org/doi/full/ 10.1056 /NEJMc2001468[2]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 2020 / 02 /paper-non-symptomatic-patient-transmitting-coronavirus-wrong


作者:David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丁香学术」
 *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邮箱:biomart@dxy.cn),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编辑: z翟某某    来源:丁香学术

联系我们

为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治需要,丁香通诚邀您提供相关信息,不限于:可供应产品信息、捐赠意向、技术资料等内容,请通过邮件 biomart@dxy.cn 联系我们!

直击抗疫科研前线,丁香通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