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 2020-01-29,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人数已升至 6076 例,疑似 9239 例,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在医护人员战斗在一线,与病魔争分夺秒、殊死搏斗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在加紧科学研究攻关。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全球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蔓延产生重要影响。
来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陈福和博士(Jasper Fuk-Woo Chan)、袁国勇院士及其同事在 Taylor & Francis Group 旗下期刊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新发病原体及感染)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分析的文章,对一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将其和相关冠状病毒组比较。本研究结果为将来对这种新病毒的发病机理、诊断优化、抗病毒策略和疫苗开发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文章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2221751.2020.1719902
文章摘要
一种神秘的非典型肺炎于 2019 年末爆发,源头可以追踪到中国武汉一家海鲜批发市场。几周之内,WHO 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暂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我们对一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将其和相关冠状病毒组比较,该病毒基因组来自一名感染了 2019-nCoV 的患者。
总体来看,2019-nCov 的病毒基因组与蝙蝠 SARS 样冠状病毒 CoVZXC21 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89%,与人 SARS 冠状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82%。其 orf1a/b, 刺突糖蛋白 (S), 小包膜蛋白 (E), 膜糖蛋白 (M) 和核蛋白 (NP) 的系统发生树也与蝙蝠、麝猫以及人 SARS 冠状病毒的系统发生树高度吻合。但 2019-nCoV 的 S 蛋白受体结合区外部子区和其他 SARS 相关冠状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 40%。引人注意的是其 orf3b 编码了一种全新的短蛋白,其 orf8 有可能通过α螺旋和六链β折叠编码了一种分泌性蛋白。
根据麝猫在 SARS 以及骆驼在 MERS 传播中的作用,追溯 2019n-CoV 的动物源及其历史形态十分重要,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新型谱系 B 冠状病毒的起源和演化。本研究结果为将来对这种新病毒的发病机理、诊断优化、抗病毒策略和疫苗开发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冠状病毒,武汉,SARS,新兴,基因组,呼吸病,病毒,生物信息学
作者简介
CHAN, Fuk-Woo(陈福和)
临床微生物及感染学医生,香港大学医学博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英国皇家病理科医学院荣授院士,香港病理学专科学院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 (病理科)
YUEN, Kwok-Yung(袁国勇)
医学微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大学霍英东基金教授(传染病学)、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香港玛丽医院微生物学系主管、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领域集中在新发传染病的新型病原体,他带领团队发现了人类冠状病毒 HKU1、蝙蝠类似 SARS 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 HKU2-24 和多种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
关于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Rank: 26/155 (Immunology) 15/125 (Microbiology)
本刊由复旦大学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闻玉梅院士牵头发起创建,闻玉梅院士和麻省大学医学院 Shan Lu 教授共同担任主编。本刊编委会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是一本根植于中国并覆盖全球的英文期刊,覆盖了病原微生物及感染的病原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疫苗学、临床与实验医学及抗微生物制剂及耐药性等内容。
Taylor & Francis Group 是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集团之一,致力于为当地的编辑、学协会和作者提供专业支持,为图书馆提供量身定制的高效服务。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TandF学术」
*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邮箱:biomart@dxy.cn),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为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治需要,丁香通诚邀您提供相关信息,不限于:可供应产品信息、捐赠意向、技术资料等内容,请通过邮件 biomart@dxy.cn 联系我们!
直击抗疫科研前线,丁香通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