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酶联免疫吸附即 ELISA 实验,是最基础最常用的实验之一。很多科研汪经常在实验结束时才发现结果背景太高、全不显色或全显色、加样孔颜色过深或过浅、花板等问题。 实验前准备 首先选择一款质量优良的合适的试剂盒是很重要哒,新进实验室的小鲜肉注意了!试剂盒应选择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的。 样本的收集与保存 ELISA 能否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样本的收集与保存! 样本溶血、细菌污染、保存不当、样本凝集不全都会造成外源性干扰物质,即使是再优秀的试剂盒,也难跑出你想要的结果。 下面,小派重点分享一下 ELISA 中最常用的样本类型——血清的收集与保存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血清样本的采集方法 • 收集新鲜血液,加入无菌试管中; • 采血后室温静置 1 小时; • 血清自然析出后,4 ℃、2500-3000 rpm 离心约 10 min(转速和时间可进行调整)后取上清。 血清样本的保存 浪费了经费事小,主要还浪费了珍贵的时间和样本,想想真的是能郁闷一整天了。 今天,小派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提高ELISA的成功率。这篇文章满满的干货呦,还不快拿小本本记下来。 • 2-8 ℃ 可保存 24-48 小时; • -20 ℃ 可保存 1 个月(Note:避免反复冻融); • -70 ℃ 可保存 6 个月。 其他注意事项 • 样本的采集及血清分离中要尽量避免细菌污染; • 要注意避免出现严重溶血; • 标本在保存中如出现细菌污染所致的混浊或絮状物时,应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检测。 实验步骤解析 ELISA 实验看似简单,只需加样、洗涤、孵育、显色、读板几个步骤即可完成,但是,想要得到完美的实验数据,一定要仔细又仔细,认真再认真。 预实验 为什么小派第一个就要说预实验呢?因为太多的同学不进行预实验,而是一次性用完一整个试剂盒,拿到数据的时候才傻了眼,为什么和预期差这么多! 所以大家在进行正式的ELISA前,尤其是新手党,一定要进行预实验。熟悉实验操作、摸索样本稀释倍数等等,都是实验成功的好习惯哦~ 复孔 标准品、质控一定要做复孔!一定要做复孔!!一定要做复孔!!! 千万不要觉得做二重复又浪费了几个孔,这是可靠的实验数据和能够即时发现实验问题的重要依据!如果预实验数据完美,正式实验中样本就可以不再做复孔了。 加样 吸取每个样品和标准品使用独立枪头,不能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加样器是否校正?手动加样的话,手残党赶紧练起来,记得避免气泡And不要溅出哦! 孵育 记得封板,避免蒸发。控制好孵育时间与温度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洗板 几乎伴随整个 ELISA 实验的一个步骤,但是很多同学都没有重视,举手,有没有你? 不就是洗个板吗,有什么重要的?No!No!No!小派就和你们讲一讲洗板的重要性。 ELISA 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洗板 先来说说洗板究竟是洗什么? ELISA 通过洗板以清除残留在板孔中没能与固相抗原或抗体结合的物质,以及在反应过程中非特异性地吸附于固相载体的干扰物质。 因此,洗板是 ELISA 实验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并且贯穿实验始终。 但是听说很多小伙伴还在手工洗板!一次洗涤要反复洗好几遍,还要甩干、拍板、想想手都疼。 关键稍不注意就串孔,引起交叉污染。如果洗不干净还会造成背景高、假阳性,过度洗涤又可能造成抗原抗体被洗脱。耗费人力和时间不说,如果实验失败,真的会绝望。 洗板可选用合适的洗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