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分析过程中,使用标准物质对分析方法进行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基础。标准物质又称参考物质,是一类充分均匀,并具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用以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给其他物质赋值。 一级标准物质:稳定、均一。采用高度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可用于校准决定性方法及为二级标准物质定值。在我国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如血清无机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和血清胆固醇标准物质。二级标准物质:用一级标准 ...
美国的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制定一系列评价临床方法的文件。目前NCCLS公布的与方法学评价有关的文件有:EP5-A:临床化学设备操作精密度评价:批准指南。用于临床化学设备进行精密度评价的实验设计及如何与生产厂声明的精密度进行比较。EP6-A:定量分析方法的线性评价:统计方法 提议指南 第二版,用于在评价方法过程中检查检测方法的线性,也可作为常规质量保证的一部分,进行线性检查链及验证厂家声 ...
目前的化验内容有相当一部分采用了自动化仪器检测,以应付大量的标本,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测定速度。传统的手工化验方法,如生化实验和血液细胞计数等,由于受到操作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变异较大,不易标准化;自动化仪器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使得标本加样、试剂用量、反应时间、测定温度和条件、各项步骤和技术均实现标准化,在有合格的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在有责任心、受过专门培训、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操作下,确实 ...
在检测过程中,反映测定结果的数据分布有两个规律:1.波动即重复某一检测,测定结果总是上下波动的,即是说测定的数据是在平均值上、下波动的,这是由于测定过程中一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而这些变化又难以予先知道的。波动的大小取决于检测条件完善程度和对影响因素影响量的认识程度;2.分布即测定的数据都是按一定规律分布的,例如定量测定中,常呈正态分布,数据常在均值上、下分布,其离散的程度常用标准差来表示,因此均值及标准差就成为这 ...
血液粘度对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均有重要意义。依我科室血流变仪的操作程序和经验,现提出有关血液粘度测定规范化和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1、仪器的选择与标准血液是含有各种微粒的液体,是非牛顿流体,它的表观粘度与切变率有密切关系,因此,测定血液的粘度计应有较宽的切变率范围,可以选择旋转式粘度计或切变率可凋的毛细管粘度计。旋转式粘度计可以给出确定的切变率,而切变率可调的毛细管式粘度计反映的是平均切变率。选择粘度计要进行 ...
众所周知,目前定量检测室内质控的主要工具为质量控制图。工作中经常遇到对质量控制图的理解和应用问题,下面谈一些基本认识,供同道们参考。一、“事后检查”与“予防为主” 日常工作中,当每批检验结果出来后,都会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核,检查有无漏项、填错结果等等,并对一些异常结果的可信度进行评估,显然这对保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无误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否认,这种复核制度有许多局限性,例如患者间的结果各不相同,检测结果出来前,无法知道每一患 ...
管理者是指在一定组织中担负着对整个组织及其成员的工作进行决策筹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责的人。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管理者的素质如何,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否科学,管理职能的确定和运用是否合理等,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实验室管理者要在管理活动中有效的发挥作用必须要有一定的权利和能力,实验室管理者的权利通常是通过医院领导任命和授权取得的,但我们不应忽略实验室管理者本人的威信和声望所获得的影响力也是权利的一个 ...
实验室必须建立纠正措施的政策,以维护实验室有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下列情况时,实验室必须将纠正措施进行记录并写成文件。1实验室的一起或检测系统没有达到所规定的操作性能要求,包括但不只限于下述情况。未达到仪器,检测系统所建立的性能规格的要求;检验结果在实验室可报告范围以外;所提供的某一方法的参考区间对实验室的检验对象不合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质控和校准的结果超出实验室确立的控制限,此时应对不能接受的那次操作 ...
实验室应该按本章中规定要求记录的项目进行记录,并形成文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识别、收集、索引、存取、存档、存放、维护和清理质控记录的程序。所有记录应清晰明了,并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环境的设施中。应规定各种记录的保存期。所有记录应予安全保护和保密。实验室应有程序对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进行保护和备份,并应防止未经授权的侵入或修改。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工作时予 ...
计划是指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评估未来可能的发展,从而决定未来应进行的行动的过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讲要“计划自己的未来”,这说明计划和未来有密切的联系。从实验室的角度来说,确定实验室未来的方向,从而考虑怎样利用资源达到实验室的目标,便是实验室的计划。管理的首要活动是计划,计划将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一个实验室没有计划,其活动必将是凌乱无章,很难取得良好的结果。实验室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 ...
临床实验室提供的信息是非常广泛的,在不同情况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诊断方面:重要的是早期诊断及确诊。临床实验室提供的诸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细胞学(含血液细胞学)、一些确认实验(如抗HIV的确认试验等),公认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在某些疾病的综合诊断标准中,许多检验结果是其关键性的指标,如血糖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即是如此;当然,有相当多的检验项目只是参考性指标,但它们在修正临床医师诊断思路时提 ...
【标本采集】 一般寄生虫卵检查留新鲜粪便2—3克,蛲虫卵检查彩和肛门拭子于清晨在肛门和会阴皱褶处涂抹后置于试管内。 【正常值范围】 无。 【临床意义】 直接涂片或浓集法找到虫卵,即可确疹。常见虫卵有: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血吸虫卵,蛲虫卵和姜片虫成虫或虫卵,中华枝睾吸虫卵,绦虫节片或虫卵等。
【标本采集】留取新鲜大便,并注意保温。 【正常值范围】无或有少许非致病性的结肠阿米巴,微小阿粘巴,嗜碘阿米巴,双核阿米巴。 【临床意义】粪中发现有溶组织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即可确诊为阿米巴痢疾。阿米巴滋养体也可侵入其他器官,引起肝脓肿,肺脓肿,脑膜炎等。
此型多见于蠕虫感染。蠕虫的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抗体,IgE有亲细胞性,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与IgE抗体结合,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脱颗粒变化,从颗粒中释放出许多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肝素、类胰蛋白酶等。各种介质随血流散布全身,作用于皮肤、粘膜、呼吸道等效应器官,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分别引起荨麻疹、血管 ...
细胞毒型寄生虫性变态反应多见于蠕虫感染。蠕虫的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抗体,IgE有亲细胞性,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与IgE抗体结合,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脱颗粒变化,从颗粒中释放出许多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肝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类胰蛋白酶等。各种介质随血流散布全身,作用于皮肤、粘膜、呼吸道等效应器官,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分别引起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哮喘等临床症状。重者可因全身小血管扩张而引起过敏性休克。例如血吸虫尾蚴引起的尾蚴性皮炎属于局部过敏反应;包虫囊壁破裂,囊液吸收入血而产生过敏性休克属全身性过敏性反应。
1.细菌的化学组成主要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和核酸等,其中水占细胞总重量的75%~90%.细菌尚含有一些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所特有的化学成分,如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吡啶二羧酸等。 2.细菌的物理性状表现为:带电现象,革兰阳性菌等电点(pI)为2~3,革兰阴性菌为4~5,故在近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细菌均带负电荷;细菌为半透明体,菌悬液呈混浊状态,菌数越多浊度越大;细菌体积微小,相对表面积大,新陈代谢旺盛,繁殖迅速;细菌体内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渗透压高,一般革兰阳性菌的渗透压高达20~25个大气压,革兰阴性菌为5~6个大气压,细菌所处一般环境相对低渗,但有坚韧细胞壁保护不致崩裂;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均具有半渗透性,有利于吸收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
假单胞菌普遍存在,而在潮湿环境尤甚。铜绿假单胞菌是存在于人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假单胞菌,它偶尔可在腋下和肛门生殖道周围的正常皮肤,但除非给服抗生素,在粪中甚为罕见。该菌通常伴随毒力较强的细菌存在于病灶中,但偶尔也可单独引起暴露于外部的组织感染。假单胞菌感染通常发生于医院内。洗涤槽,防腐溶液和贮尿容器中常可发现这种细菌。通过医护人员可将病菌传给病人,特别在灼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重要的医院内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很多感染发生在衰弱或免疫受损的住院病人,它是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换气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原因。除医院内获得感染外,HIV感染者很容易在社区获得该菌的感染,而且一旦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可出现晚期HIV感染的体征。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发生于很多解剖部位,包括皮肤,皮下组织,骨,耳,眼,尿路和心脏瓣膜。感染部位与细菌的入口及病人的易感性有关。烧伤时,焦痂下区域可成为大量细菌侵犯的场所,进而成为引起菌血症的病灶,而菌血症常是烧伤的致死性并发症。 本菌所致感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部位。在住院病人中,若口咽部有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同繁殖,则气管插管
真菌检验的临床重要性日益增加。传统的真菌培养和鉴定技术需时较长,且深圳特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常不易培养成功,成为实验诊断的难点。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快速实验诊断技术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一、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自临床标本中检出真菌DNA;二、应用单抗和免疫学技术自临床标本中快速检出真菌抗原;三、利用真菌的特异性酶快速诊断真菌;四、常规培养与鉴定技术的进步,现分述如下。 一、常规分离、鉴定技术的进步 利用酵母样真菌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酶,作用于培养基中的色原底物,使菌落呈现不同的颜色,此种CHROMOAGAR的应用,利于快速分离与初步鉴定酵母样真菌。 酵母菌的常用鉴定系统已有以AP120C为代表的手工法,以ATB32C为代表的半自动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AMS为代表的自动代法借助于AMS的YBC卡的生化反应,应用人工双歧层次分析鉴定法可使鉴定正确率提高。 利用酵母菌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予成酶作用于合成的色原底物而制成的成套微量鉴定系统Rap ID Yeastplus System,可于4小时完成酵母菌的快速鉴定,与应用API20C的一致率达97.3%. 平滑念株菌可利用其快速
诺卡菌属细胞壁含分枝菌酸,是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需氧性放线菌。多数为腐物寄生性的非病原,不属于人体正常菌群,故不呈内源性感染。分为星形诺卡菌、短链诺卡菌、鼻疽诺卡菌、肉色诺卡菌、巴西诺卡菌、越橘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南非诺卡菌、苦味诺卡菌等9种。对人致病的主要有3种:星形诺卡菌、豚鼠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引起人类疾病 主要为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在我国最常见的为星形诺苄菌。 奴卡菌病多为外源性感染,可因吸入肺部或侵入创口引起化脓感染。如星形诺卡菌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人的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可出现肺结核的症状如咳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热,寒战,胸痛,衰弱,纳差和体重减轻,但这些症状都是非特异性的,并且与肺结核或化脓性肺炎相似。胸腔积液也可发生。约1/3病例可发生转移性脑脓肿,通常可有严重头痛和局灶性神经系统异常。肺部病灶可转移到皮下组织,形成脓肿、溃疡和多发性瘘管,也可扩散到其他器官,如引起脑脓肿、腹膜炎等。表现为化脓性肉芽肿样改变,在感染的组织内及脓汁内也有类似“硫磺样颗粒”,呈淡黄色、红色或黑色,称色素颗粒。巴西诺卡菌可因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表现
由星形诺卡菌引起的诺卡放线菌病,若不治疗常致死。用适宜抗生素治疗的病人中死亡率最高的(>50%)是有弥漫性感染伴免疫受损的病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最低的(15%死亡率)是免疫功能正常并且病变局限于肺部的病人。因为大多数病例对治疗反应缓慢,氨苯磺胺的剂量应维持血浓度12~15mg/dl(如磺胺嘧啶4~6g/d口服)连续数月。TMP-SMZ或单独大剂量氨苯磺胺(磺胺嘧啶或磺胺异�唑)也可应用。若对磺胺类过敏或出现难治性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