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制胶、电泳、转印速度大革命-见证奇迹

电泳技术发展简史

   2013-10-17
字体大小:

早期的电泳技术是由瑞典Uppsala大学物理化学系Svedberg教授提出了荷电的胶体颗粒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称其为电泳(electrophoresis)。于1937年,收Arne Tiselius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利用些电泳现象,发明了最早期的界面电泳(moving boundary),用于蛋白质分离的研究,开创了电泳技术的新纪元。此后,各种电泳技术及仪器相继问世,先进的电泳仪和电泳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它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中占重要地位。

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技术在1967年由Shapiro建立,1970年,Laemmli完善了不连续电泳技术,用于分离大分子蛋白,1978年,Lambin采用了梯度凝胶电泳的方式,使蛋白质电泳实现了更好的分辨率,1987年,发展了Tricine-SDS-PAGE电泳用于分离小分子蛋白。

蛋白质电泳技术目前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一项常用的实验技术。

蛋白电泳技术开始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时间,但在实验方法上并无重大突破,蛋白制胶、电泳及转印仍存在耗时长,步骤繁琐的缺点。2013年,加拿大科学家突破常规电泳缓冲液的限制,迎来了蛋白分析实验的速度大革命,快速蛋白制胶、电泳及转印试剂可将繁琐的实验过程从2个小时缩短至15min,节约了大量实验时间,且易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这一系列的电泳产品已申请并获得专利,这系列的产品必将为电泳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编辑: snail    来源:丁香园

生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台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达1500万,台湾总部及各地分公司共占地数十亩,主营研究、开发、代理及进口分子生物学药品试剂,并结盟研产多种实验室仪器,另外投产于苏州,专精生产高端实验室灭菌耗材。。。

电话:4000-855-868
电子邮件:mdbio@mdbio.com.c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