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首个潜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获批上市,浙江学会了抢答

   2020-02-18
字体大小:

自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以来,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一直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近日《Nature》刊登一篇有关本次新冠肺炎的最新报道称,中国正在有计划的开展近 80 项针对新冠肺炎的医疗实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

image2.jpeg
图片来源:Nature

1.  首个潜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获批上市——法维拉韦

2 月 16 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法维拉韦」(原名「法匹拉韦」)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并且已正式投产。

这是疫情期间,我国第一个批准上市的对新冠肺炎具有潜在疗效的药物,将在未来的疫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image3.jpeg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另外,常用口服药「甘草酸+维 C」治疗新冠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2 月 13 日,甘草酸二铵联用维生素 C 的临床方案已经在国家药监局备案,目前已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开始正式临床试验。

2.「托珠单抗+常规治疗」治疗方案初见奇效 

近日在安徽省卫健委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大附一院采用「托珠单抗+常规治疗」的新治疗方案治疗 14 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 9 例、危重 2 例)。

其中 11 例发热患者体温全部降至正常,最长已经持续一周;呼吸功能氧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 例患者肺部 CT 病灶吸收好转等。

中国科大附一院目前正联合安徽省 10 个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加速推进「托珠单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该项研究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登记(注册号:ChiCTR2000029765)。

3.「卡瑞利珠单抗」作为 PD-1 治疗组开展新冠肺炎临床试验

2 月 14 日,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再增 1 项多中心、随机对照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登记(注册号:ChiCTR2000029806),目的是探究 PD-1 和胸腺肽用于伴随淋巴细胞减少的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

「卡瑞利珠单抗」是人源化抗 PD-1 单克隆抗体,可与人 PD-1 受体结合并阻断 PD-1/PD-L1 通路,恢复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从而形成癌症免疫治疗基础。

image4.jpeg
图片来源:医药魔方

4.  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临床初试效果明显

2 月 8 日,首期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 3 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浆治疗,目前连同后续医院治疗的危重病人超过 10 人。

新冠特免血浆制品是由康复者捐献的含高效价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中和抗体、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后制备而成。

患者在接受治疗 12 至 24 小时后,主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血氧饱和度、病毒载量等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明显好转。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SARS 研究过的血浆疗法,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新希望吗?

image5.jpeg
图片来源:中国生物

5.  国产 SCI 期刊领头羊——磷酸氯喹在体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2 月 4 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

文章研究表明以 Vero E6 细胞为例,磷酸氯喹(Chloroquine)对 2019-nCoV 的半数有效浓度 EC50 = 1.13μM, 用于判断药物安全的选择指数 SI 大于 88;

同时证明瑞德西韦(Remdesivir, GS-5734)对 2019-nCoV 的半数有效浓度 EC50 = 0.77 μM,选择指数 SI 大于 129。

说明上述两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 2019-nCoV 的感染,在体内作用有待临床验证。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武汉病毒研究所又一次重磅发现:新冠病毒再增候选药物 

image6.jpeg
图片来源:Cell Research

image7.jpeg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6.  李兰娟院士团队——处方药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体外试验有奇效

2 月 4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对多种抗病毒药物筛选后,发现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两种药物,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

其中阿比朵尔在 10~30umol 浓度下,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载量达到 60 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 

另一种达芦那韦在 300umol 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高达 280 倍。同时,李院士建议将以上两种药物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六版)》。

来自苏联的阿比朵尔,是战斗民族的「头孢」,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脂膜与宿主细胞的融合而阻断病毒的复制。

此前研究证明,盐酸阿比朵尔能够抑制 RNA 病毒,用于治疗 SARS,而 SARS 和 2019-nCoV 同属 RNA 病毒。

image8.jpeg
图片来源:BioArt

达芦那韦是一种用于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的抗逆转录病毒 HIV-1 蛋白酶抑制剂,是经美国 FDA 批准用于治疗 HIV 感染的处方药。

image9.jpeg
图片来源:BioArt

7.  中成药或大放异彩 

2 月 2 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中推荐使用中药协定方的通知》强调要加强对中医药临床使用的组织实施,对每位患者按照中药协定方辨证用药原则辨证施治。

目前,像法匹拉韦以及中成药中一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上市药物在体外研究中展示出了非常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联合应急攻关团队发现脱氧土大黄苷、山豆根查尔酮、紫草素等中药材提取活性成分可能具有抗 2019 -nCoV 活性;

2 月 4 日湖北省例行发布会上表明,肺炎 1 号和肺炎 2 号药方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分阶段诊治的处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2 月 5 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肺炎一号方」已正式通过广东省药品监管局的紧急审批程序,获准成为可在广东省内应用的院内制剂...... 好消息不断。

image10.jpeg
图片来源:广东省药监局

8. 中山大学团队—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有潜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功效 

中山大学团队通过同源模建,构建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两种蛋白酶——冠状病毒内肽酶 C30 和类木瓜蛋白酶的结构模型,并将利托那韦和洛比那韦分别与蛋白酶模型对接。

结果显示,相比木瓜蛋白酶,在多种拟合模型中,利托那韦和洛比那韦与冠状病毒内肽酶 C30 结合更契合,并挖掘出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机制。

image11.png
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其中克力芝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常用来治疗 HIV 感染,在其作用下复制的病毒失去感染周围健康细胞的能力,目前卫健委正在开展临床试验,不过专家警惕其副作用,须遵医嘱使用。

9.  国际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推荐——Remdesivir(瑞德西韦)

1 月 31 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 刊登的最新研究论文显示,美国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在接受 Remdesivir(瑞德西韦)的抗埃博拉药物后,体温恢复正常,呼吸困难减轻,症状明显好转。

image12.png
图片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由美国吉利德公司研发的 Remdesivir 主要是作为埃博拉病毒的试验药物,可抑制依赖 RNA 的 RNA 合成酶,在体外具有很强的抗丝状病毒效果。

2 月 2 日,Remdesivir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牵头开展 Remdesivir 的 III 期临床研究。

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ritonavir)为代表的艾滋病治疗药物 

2019-nCoV 与 HIV 同属 RNA 病毒有一些相似的功能蛋白,而 Lopinavir/ritonavir 是由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蛋白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主要功能是与 HIV 蛋白酶催化部位结合,干扰病毒的装配过程。

被确诊感染的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王广发主任用药 24 h 后高烧退去,之后几天核酸检测呈阴性,并于 1 月 30 日正式出院。

目前,大多数药物已在申请临床试验或正在临床试验中,这是我们的希望,更是湖北同胞们的希望。

虽多难兴邦,但希望最美,相信在不远处曙光即将来临,撑破黎明驱走黑暗,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钟牧童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科研论文时间」    

*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邮箱:biomart@dxy.cn),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编辑: z翟某某    来源:丁香园

联系我们

为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治需要,丁香通诚邀您提供相关信息,不限于:可供应产品信息、捐赠意向、技术资料等内容,请通过邮件 biomart@dxy.cn 联系我们!

直击抗疫科研前线,丁香通与你同在!